參考,大陸學者怎麼看台灣 歐美學者怎麼看中國

nubia998 wrote:
如果把國家看成是一...(恕刪)


在西方經濟文化思想獨霸下的時代,民主不是壞東西

在全球化強調多元競爭的時代,民主相對沒有競爭力.

決策太沒效率,太慢了

全球化佈局上,民主的架構會是個致命傷

呵呵呵
nubia998 wrote:
如果把國家看成是一個企業,各位覺得老板是通過投票產生的真的有競爭力嗎?

與其說是老板,其實CEO更準確些。

中國的做法倒真像經營企業,它招攬全國人才進入政府,由低做起,工作表現優良者獲得升遷,由低級升至高級,由地方遷至中央,甚至進入政治局,成為CEO。
故此中國的CEO有多年任職各級政府機關的豐富經驗,而且一直成績卓越,是千錘百鍊出來的,這就比投票產生的CEO靠譜多了。
Erichuangtw1980 wrote:
張維為教授剖析台灣...(恕刪)


在西方經濟文化思想獨霸下的時代,代議式民主不是壞東西
在全球化強調多元競爭的時代,代議式民主相對沒有競爭力.
決策太沒效率,太慢了
全球化佈局上,代議式民主的架構會是個致命傷
更可怕的是在野黨為反而反的立場,對的是也被硬說成滔天大錯,日子久了,民眾的是非觀念自然也混淆了.
只要是代議式投票的民主制度,遇上了是非混淆的民眾,走向民粹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代議制度只是民主的一種載體,
民主的載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
並不是非代議制不可
事實上,就算是專制還是獨裁,本身也是民主的理想載體,前提是一個有效運作且獨立的監察機構

我不是要支持專制或獨裁,
但是我相信另外一種形式是可能的
而中國應該要發展這個模式

事實上,儘管在我們眼中看來可笑,共產黨政府也是講究民主的
問題就在於共和政體本身的結構和一黨專政不能相容
這個錯誤植基於十九世紀共產主義宣傳與發展時期,他們採用政黨的形式進行鬥爭所致
這是出自於當代視野的侷限,因為共和政體是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被認為最理想的政治體制

在共和政體下,就勢必要以黨監國,否則共產主義只是一種論述,一種理想,隨時會被對立政黨取代.
中國目前的諸多問題,就是在這種黨國不分的前提下產生,其實很類似過去國民黨遇到的問題.
國民黨當時的選擇是開放,成為真正的共和,結果就是深陷代議民主的泥沼
歷年的修憲都是不斷往西方式的共和走,三民主義成為空談.
所以共產黨是絕對不能開放的,開放了就是放空門給人將軍.

目前中國的問題在於監察機制,目前為止都是都由黨員任職,層級也只是省級而已,再怎麼肅貪也是左手搓右手
關鍵是要建立獨立於黨的監察機制,而且必須由憲法保障上升到正國級的地位(相當於西方三權分立的地位),與同等行政地位的司法機構配合行事.
這點倒是可以參考三民主義中五院的監察院
不過台灣的監察院都被修憲搞成盲腸了
孫大砲人品怎樣可以再說,但是這一點絕對是了不起的創舉.
現行的國會亂相,就是因為立法院濫用監察權所致.
台灣的立委當選,總是會說"我會盡力監督政府",壓根兒忘了自己是"立法"委員,不是"監察"委員!!
結果就是忘了立法,只知道用自己的監察權壓迫各級單位,形成了立委關說文化,正事都不做了
另外,香港的廉政公署只是人治下的產物,單就體制本質上是不值得學習的.

立法與行政本來不應該對立,更需要的是互相協商
在這裡又要稱讚一下唐代的三省制,中書起草,門下審核,尚書執行
四處放砲搞對立這種事情,讓監察質單位去搞就好了
如果說民主最大的積極意義就是政權自我糾錯的能力,專制體制下監察權擴大並開放民選便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張維為先生搞錯一點,目前為止還沒有甚麼典型的中國模式,中國目前所有的發展都只是上個世紀初期或十九世紀末西方模式的加強版而已,而這個基礎是中國自身的高人口水量.

只有共產黨重新意識到,代議式民主與共和體制只是阻礙共產主義理想實現的絆腳石,才是真正中國模式萌芽的起點.換句話說,黨和國必須綁得更緊,更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中國人也必須知道,代議式民主充其量只是民主的載體之一,也將會是被時代淘汰的產物.
中國目前的模式,只是證明這套以黨監國在治理上是有效的,但他們不是獨創,早年台灣發展靠的就是這一套模式
重點在於,中國必須要記取台灣的教訓,開放政權不是走向民主唯一的一條路

至少福山先生說對一件事,民主絕對會是人類政體的最終模式.
但是我也可以肯定的補充一點:代議式的民主絕對不是.
呵呵呵

freud0718 wrote:
在西方經濟文化思想獨...(恕刪)


看了大家對於民主與專制的討論,我也來發表點淺見。

曾有位教育家說過,一個人就是一個字,一家就是一句。所以,一個國家的強勝興衰,就像是寫一篇文章,作文的能力不僅在於架構(制度)的嚴謹,對於用字遣詞(人才),與文意清晰(話語權)等等都需下功夫。然而,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得到大家的共鳴與認同(推廣到世界是否可行,而形成文化)。

目前世界的窘境,與其說是政治與經濟的問題。倒不如說是全球化的文化匱乏所導致的不穩定,而急需建立與發展全球文化的創新與再造。個人認為,創造文化最快的方式便是讓每個國家都交一篇文章(全球治理方案),讓大家評評!只要大家都認為好的,便是共同努力的目標。

這就像是,把一個國家比喻為一個人的能力,有才能的人學高八斗,有的人卻目不識丁。有學問的人向心智未開的人授道解惑,望其在學成之後能夠造福後人。如此生生不息,自然人類昌旺,從國家(人)組成世界村(家庭),才能邁向宇宙(成為受其他星球尊敬的地球人)。

所以,一個強盛的大國是否能夠超越自身國家的侷限,帶領整個地球邁向進步與繁榮?格局的大小決定了世界大同到來的契機。西方世界的衰敗是由於其格局已盡,若中國人只是跟隨其步伐而不能做出文化的創新與再造,不能超越其格局,便不能為全人類謀幸福,而中華文化想要復興,便是遙遙無期了。致於作文的材料?我說句狂語,若中國人說自身沒有文化,地球上就沒有人的存在!

makeinhk wrote:
與其說是老板,其實CEO更準確些。
中國的做法倒真像經營企業,它招攬全國人才進入政府,由低做起,工作表現優良者獲得升遷,由低級升至高級,由地方遷至中央,甚至進入政治局,成為CEO。
故此中國的CEO有多年任職各級政府機關的豐富經驗,而且一直成績卓越,是千錘百鍊出來的,這就比投票產生的CEO靠譜多了。

其實就是早年國民政府抗戰前訓政體制...包含撤退來台灣直到開放黨禁報禁這段時間都是。
此體制如再包含完整的道德教育和獨立的監督機制,便可說是目前為止最好的制度了...

早年真正手握大權的官員,社會責任與(對國家的)知遇之恩想法很重,自己啥都不生產卻手握大權並有極高社會地位,自得鞠躬盡瘁為民興利以報國恩。孫運璿不買房子不與民爭利的小故事只是這種精神的小小反映...


PS:國民政府四大家族貪汙多少多少的假故事,連大陸學界都早早平反了...不扯遠~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RR wrote:
其實就是早年國民政...(恕刪)

基本上也很相似,都是集權制嘛,但也有一點很重大的不同。
就是最高領導人這一層的改革。國民政府中一路晉升,最多也只能升遷至二把手,最高領導人還是世襲,不脫家天下。
這就跟古時的開明專制分別不大,平民最多只可幹到宰相的位置,但皇帝是終身而世襲的,平民無法在制度中晉升為皇帝,只有做反才可能當皇帝。

當然這套制度在歷史長河中也很厲害,否則中國就不可能在古時長期居於世界頂端的位置。而這套制度最大的問題正出在皇帝這一層,因為是世襲的,傳代多了,其中就難免會有庸君昏君的出現。
而現時中國的制度,平民是可以晉升為國家主席的,江澤民與胡錦濤都是平民出身。因為是晉升的,昏庸之人也就不可能成為最高領導人。

古時的皇帝,好的時候可以在幾十個王子中挑一個最好的;壞的時候可能沒有他選,皇帝就一個兒子,就他繼位了。
現時中國的最高領導人,都是從千萬人裏脫穎而出晉升上來的,精英中的精英。這是非常巨大的進步,相去不可以道里計。

兩蔣與李氏新加坡其實都是「一家專政」,只有中國才是真正的「一黨專政」,這就是中國模式。

古時皇帝的權力很難被有效制約,世襲的現代政權也有此問題;但中共領導人的權力是被有效制約住的,他不能為所欲為,明證就是他不能讓兒女當繼位人。

所以你說中國得有一個獨立於黨的監督機構,我是存疑的。
freud0718 wrote:
老兄你搞錯了吧~~...(恕刪)

所謂蔣經國看錯人,其實正正是領導人的產生/傳位方法不夠好,這就是制度問題。
認識到不好繼續世襲下去,但又想不出產生繼位人的好辦法,就搞起民主選舉來了。

我也沒說制約住領導人就是全部。
我的想法是,治貪最難之處,就是領導人帶頭貪,你平民告誰去?那就必須一個獨立於黨的機關。

但若領導人被制約住了,沒法帶頭貪,就可以由領導人制約下面的貪腐,故此未必要一個獨立於黨的機關,或還有更好的做法,例如是直屬中央政治局的肅貪機關,也未嘗不可。

設一個獨立於黨,而又可以制約黨的機關,等於是另設一個權力中心。
中國是一個中心的集權制,另設一個權心中心不是開玩笑的,弄不好會闖下彌天大禍。

香港的ICAC以前直屬英皇,現時直屬特首,治貪的成績有目共睹。
要將ICAC變成不隸屬任何人的獨立存在,我無法想像。

makeinhk wrote:
所謂蔣經國看錯人,...(恕刪)


所以中國諫官制度真的是跨時代啊~~

品階不過六七品,卻有監督百官的職權,到宋代甚至許以風聞

在這樣的體制下,不容易出現第二權力中心的問題

因為所有諫官的最終目的,都是被執政者注意到,然後轉正
呵呵呵
freud0718 wrote:
所以中國諫官制度真...(恕刪)


一個國家對於貪腐的立場,有時候可以從其當代文學著作看到端倪,

大陸山西有位作家張平,追踪研究大陸開發改革後的貪腐現象,寫成多本小說,內容真實描述官商勾結、官員(地方到省級)大規模腐敗的嚴重情況,政府反貪腐的作為。(我閱讀了多篇,故事震撼感人)

其中《兇犯》一書在2006年改編為電影天狗,並在2007年第1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獲得最佳故事片、男主角、導演、編劇等獎。

張平後來當選山西省副省長,


張平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發表各類文學作品600多萬字,主要作品有《天網》、《法撼汾西》、《兇犯》、《抉擇》、《十面埋伏》、《國家幹部》等,先後數十次獲獎,1995年至2007年8次獲中宣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抉擇》被推舉為建國50周年10部獻禮長篇作品之一,並獲2000年度第五屆“茅盾文學獎”。1994年獲國務院專家津貼。先後獲得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先進工作者,山西省勞動模範、宣傳戰線雙先標兵、首批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特級勞動模範等稱號。2000年被中共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稱號,2004年入選中宣部首屆“四個一批”文藝人才,2006年被中組部評選為由中央直接聯繫的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001年被民盟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個人”稱號。

《天狗》是一部由戚健执导,郑宏志编剧,富大龙和朱媛媛主演的剧情片,改编自山西作家张平20世纪九十年代初写的中篇小说《凶犯》。
影片描述了小人物李天狗历经苦难、拼尽全力与黑恶愚昧势力坚决斗争,用生命和鲜血守护国有山林的故事。本片于2006年6月20日上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