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教授剖析台灣民主,參考看看,
中國是否是發展中國家的新模式? 丹碧莎.莫尤 中國是新興經濟體的榜樣嗎?(#113 樓提供)
張維為,中國信心
馬丁·雅克:了解中國的崛起 Martin Jacques 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China TED演講集
馬丁雅克 中國將如何改變世界
更新#123樓 網友提供福山教授(Francis Fukuyama)的鏈接,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终结、政治秩序与中国(紐約時報 (上)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终结、政治秩序与中国(紐約時報 (下)
弗朗西斯·福山: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張維為和福山有對話/論戰《优酷鏈接》
#14樓網友提供的鏈接
《中国正在说》 20170120
李世默 兩種制度的傳說(#113樓提供)
中國賢能政治耀眼 反思民主弊端(中國時報)
--------------------------------------------------------------
先自由民主後經濟發展建設
或
先經濟建設發展,然後產生足夠的中產階級來監督政府, (不分是民主或中央集權的制度 )
a. 政局是否穩定
b. 人民是否更加團結
c. 人民生活是否改善
d. 生產力是否能持續發展
也就代表,台灣的民主必須是直接對於以上的標準產生反效果才能支持張教授的觀點。
1. 台灣的政局是不穩定的,但他並沒有提出證據。通常一個國家的政局穩不穩定是看政府容不容易被推翻,還有政府是否能有效治理國家。例如常換政府的日本,還有有內亂的索馬利亞都可以被稱為政局不穩定的國家。台灣以上的情形都沒有,應該叫做政局穩定,而不是不穩定。
還有他說台灣的選舉制度設計有問題。他指出台灣使用簡單多數制的投票方式(First Past the Post),然後泛藍分裂而導致陳水扁在2000年以38%的票當選。若有第二輪投票(例如法國),那泛藍勢力就可能整合然後陳水扁就不會當選。難道只要是泛藍當選就不是問題?分裂選票這缺點在英文叫做spoiler effect。但這也未違反以上任何評論標準。硬要說分裂選票這選舉制度的缺點是台灣民主陷困境的原因之一說不過去。
另外他也說因為行政跟立法院之間互相鬥來鬥去,所以台灣政府很難有效治理。這只是民主分權制度可能會發生的現象而已,不是必然的結果。會不會發生取決於分權的比例還有政府是多數政府,或者少數政府。政府施政困難可能會無法提升人民的生活水準還有生產力,但除非權力集中不然無解。
2. 意識形態高度對抗導(統獨之爭)致無法實事求是的討論公共政策。這會負面影響到b,c,d。但這也不是台灣民主制度的錯。這是台灣國家意識的問題,無關政治制度。
3. 法治權威的困境。民主制度必須有嚴格的法治,但台灣做不到,主要還是黨派之爭。我同意台灣的民主有很大的法治問題。但這是人的問題,不是政治制度的問題。如果台灣不民主了,也不會突然有法治。
4. 公民文化不足。台灣人不尊重對手,也不尊重選舉結果。還是人或者教育政策的問題但不違反以上的評論標準。
5. 美國制度的過度影響。政治高度對抗,為反對而反對。說到底還是統獨意識形態的問題,不是制度問題。美國躺著也中槍,所以不成立。
總結張教授點出了很多台灣的問題,但事實上能歸於台灣民主制度的問題幾乎上是沒有。基本上都是人的問題。制度只是規則而已,而成效是看人怎麼去實踐這些規則。
100年前,中國的國力極度衰落,在這個世界的經濟版圖中只佔有非常小的份額,國家經常處在饑饉、戰亂狀態。但最近這一百年來,中國相繼建立現代國家制度、國家統一、國力和國際地位持續上升。一百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完,中國發現自己作为战胜国也不過是列強之間互相搶奪的肥肉。七十年前打完二戰,中國已經是聯合國五個主要創始國之一。
隨著中國經濟漸漸上升,中國作為單一經濟實體,在全世界佔用更多的資源,供應更多產品,直到中國的資源佔有量和產品銷售量與中國人在世界人口的比例相當。
比如國際市場的小麥和玉米、原油和鐵礦石、各種其他工業原材料,從前中國買不起,現在中國大量大量採購自己不出產或產量不足的漁農林礦業產品,並大量出口工業制品與其他國家搶奪市場。
這個過程對別的國家來說,肯定是很痛苦的感受。因為中國占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經濟發展起來之後就要搶佔世界範圍內六分之一的資源供給和六分之一的國際市場。這個過程會改變世界經濟既有的供需關係,會有某些國家利益受損,要麼是原來廉價的原材料漲價,或者買不到,要麼是原來的產品賣不出去,或者原有的某些經濟優勢喪失,利潤降低。
比如台灣,原來的傳統產業,石油化工、造船、車床、摩托車工業等,甚至包括個人計算機配件、智能手機、太陽能電池、顯示器面板工業,都在中國經濟崛起的過程受損,反過來說,台灣對大陸的資本輸出,以及半導體工業又從中國的经济崛起中得益,獲得巨大發展機會。但也有一些國家是明顯損失大於收益的。
但這是世界歷史上已經重複過無數次的事件,任何國家的崛起或者復興都會改變周邊的政治經濟格局,伴隨而來的是競爭對手的損失。具有先發優勢的國家,在後起之秀成長過程必然會試圖壓制後來者,維持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優勢,因此會有各種衝突,經濟、軍事、政治的衝突。
所以,歐美怎麼看中國,其實和中國的制度是否民主無關,而在於中國這個過去作為經濟殖民地被歐美剝削的窮國,現在開始跟歐美國家在全世界競爭經濟利益。
所以就算現在中國實行的是和美國一模一樣的政治制度,美國照樣要實行遏制中國的政策,並把中國妖魔化成獨裁國家。
反過來說,沙特阿拉伯(你們叫沙烏地阿拉伯的)民主嗎?維護人權嗎?美國還不是照樣把F-15、E-8、AH-64、愛國者導彈和M1坦克賣給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