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煌碩論五論:1樓〈余第11頁的邏輯錯誤〉+70樓〈余第10、11頁的詭異引註〉+102樓〈余多餘的依變項〉+259樓〈檢視林有沒有註,余又註了什麼〉+265樓〈余碩論最致命之處〉

turtlins wrote:
第一,

余的碩論主題就只有林智堅一人欸,

不管他對選舉公報登載規則再怎麼不熟悉,

他不可能完全無視於公報上記載的「研究所」學歷吧?

寫了89頁的論文,通通都在談林智堅,

他不可能完全不去確認林的中華研究所到底是有沒有畢業吧?

哈哈哈~

第二,

對啊,

你都說「他別人的」了,

而林那本的錯法,就是和余的錯法一模一樣啊,

如果是余抄林,

那抄到一模一樣的錯法,

這有什麼「絕對不可能」呢?

哈哈哈~

第三本?

哈哈哈~

那就等你們找出來吧,

哈哈哈~


那個錯有三個人犯了。

林智堅
陳明通
余正煌

林智堅的論文將他本人的學歷也會寫錯,這是最離譜。
陳明通是余的口委,林的指導教授,他沒有糾正論文中最重要的研究依據,這是三流教授。
turtlins
所以,這樣就能證明余是原作、林是抄襲喔?哈哈哈~
chihung1105 wrote:
陳明通是余的口委,林的指導教授,他沒有糾正論文中最重要的研究依據,這是三流教授

他還把林的數據資料拿給余為所用,這是哪招啊!
turtlins
這在學界很常見啊,哈哈哈~
今天看新聞才知道余現在唸台大國發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是陳明通
今天陳明通說余抄了痣奸原稿
還說有法院公證
余可能要吿指導教授了
不然難以善了
相信大家都是支持抄跑堅繼續選,所以請哈哈哥放心,沒人要牠退選
對了,也好奇一個問題,林智堅論文裡的參考文獻是否也有選舉公報呢?樓主認為余的論文寫參考選舉公報,實際上看的是國民黨網站,所以是亂寫;那麽林智堅呢?
turtlins wrote:
寫錯的人,一定都會記得自己為什麼寫錯嗎?



至少余還說得出寫錯的原因
小智先生勒?有說出為什麼嗎?
只有黃帝穎說國民黨網站資料人人都可以查
這是什麼意思啊?
意思是小智也是查國民黨網站所以才寫錯?
如果不是這個意思
小智也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會寫錯啊
如果真的是查國民黨網頁寫錯
為什麼不第一時間就出來解釋
非要等到余先生說出原因才跟著說?
真的是匪夷所思耶

另外更匪夷所思的是
你竟然比小智本人更懂這篇論文耶
小智應該要派你去台大學倫會解釋的
Irvine Orange
好笑的是,連余正煌錯誤的理由都要抄。真拷貝。
turtlins
你都記得你六年前每一個寫錯的地方、為什麼會寫錯喔?哈哈哈~余說的就一定是真相喔?他是嫌疑人之一欸,你把他當成法官喔?哈哈哈~
林智堅的論文 參考文獻 ,都引用了余正煌的論文,還2015年的,表示余正煌2015就寫完了論文

林引用了余的論文,卻不知道內容87像?

余正煌的指導教授是李碧涵

林智堅、余正煌,論文下載點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663478

turtlins
林說過了啊,他參考的是余的結論啊,哈哈哈~
mltr wrote:
另外更匪夷所思的是
你竟然比小智本人更懂這篇論文耶


今天新聞中有些文字提醒了重點:
"
另一位不具名大學教授則說,不管陳明通說了什麼,問題本質就是抄襲,也就是實務上不會有兩本論文如此相似,甚至還沒註明引用出處。他說,「我看到你(陳明通)聲明,我擔心台灣國安;犠牲自己,也救不了小智」,並強調「無論如何就是不能抄,別模糊焦點」。
"

重點是抄襲 不是 誰參考誰,誰是原創,誰做了民調...
(這個就是哈哈哈 跟一堆1450 想要導引錯誤的方向.卻不敢去提現在的問題在於抄襲)

而學術上,後寫的就是抄襲
況且 這個指導老師還當余的 口試委員
都知道他的文字寫成那個樣子
卻讓他的學生 在下一年的畢業論文中也使用了相同的文字
這個老師有沒有問題?
甚至 對於論文的熟悉程度
這個老師 才是論文的"作者"吧

-----
林 現在就是一個候選人
而 陳明通 卻是一個台灣最高國安單位的負責人
他 應該要為這件事情下台
甚至於 應該查他170 幾個學生的論文
到底有多少可能的抄襲發生?
mlee
正確,其實最大問題在陳明通,允許抄襲的人才是敗壞學術倫理。
turtlins
你這話可以拿去對管中閔、陳建良講啊,哈哈哈~
因為遭不同意見者檢舉,被版管將五篇文章合併,

本樓原篇名為:〈律師說余的論文都有註、林沒有,那就來看看林有沒有註、余都註了什麼〉:

余正煌的律師指控林志堅的其中一點是:

余的碩論都有引註,所以是原作,

林沒有,就是抄襲。



余的律師意思大致如下:

林的內文完全沒有引註,

但余的內文有引註,

如果余是抄林的,

那麼,

余怎麼知道林的那一段是參考哪一個學者的那一篇著作,

要怎麼註明出處呢?

可見余是原作,本來就有自己的引註,

而林沒有,

林這些段落就算不是抄襲余,

也是抄襲別的學者。

然而,

第一,林真的沒有引註嗎?

第二,余有註明出處,就真能代表余是原作嗎?

檢視過兩本碩論的內容之後,

結論是:

第一,

林當然有引註,

而且引註的質、量不輸給余,甚至有過之;

第二,

余的碩論與林雷同的第10、11、12頁這三頁所引用 8 項文獻著作,

有 6 項文獻的主題與余的碩論加註處前後內文並不相關,或是邏輯不合,

有 2 項只是勉強相關。

其中雷同度最高的第10頁年齡變數這一段、第11頁教育程度變數這一段,

請參考本棟70樓,

本篇將繼續分析第11頁的職業變數、第12頁的區位變數這三段。

第一,

律師的說法,乍聽淺顯易懂,

而且乍看之下,

余的碩論真的在內文中都有以括弧()表示的隨文註:








誠如律師所言,

括弧裡有學者姓名、有年份、有頁碼,

很完整啊。

而林的碩論,

從律師提供給記者拍攝的照片來看,

好像還真的一個括弧都沒有欸:



而從先前爆料者的比對圖來看也是:



但真是如此嗎?

拿國圖紙本掃描的林智堅碩論,

來檢視和余雷同的同樣這三頁:









林哪裡沒有引註?

明明就有引註啊。

只不過余是括弧隨文註,

林是隨頁註;

余的註有學者姓名、年份、頁碼,

林的註也有學者姓名、年份、頁碼,

還有完整的期刊名稱、卷期數、出版地、出版社,

有的甚至還有幾行的摘要簡述。

這種隨頁註比括弧隨文註還完整啦。

爆料者的比對圖中,

根本就是故意把林的碩論那一頁右下角的隨頁註給截掉了。

林的整本碩論在數據分析前的31頁共有72個隨頁註,



而且很多註的內文位置和引用的文獻著作,

都和余的碩論不同。

余的內文括弧隨文註共引了82次文獻著作,

林的72個隨頁註則引了75次文獻著作。

所以,

余的律師到底是怎麼讀的?

竟然說得出林完全沒有引註、註明出處、抄襲其他學者?

第二,

第11頁職業變數那一段,

余引用了兩篇論文:



分別是參考文獻中這兩篇:



先看第一篇:



這一篇的主題是兩岸貿易ECFA影響了台灣不同階級選民的投票行為,

作者對選民的分類方式是階級,而不是職業,



而且只針對兩岸貿易的影響,

並非全面性的選民投票取向。

但硬要搭上線的話,

文中確實也談到與階級對應的不同職業類別。

但胡佛1983這篇就離譜了:



這篇文章開宗明義就講了,

他所謂的投票取向,指的是影響選民投票行為的內在感受或價值,

根本和職業毫無關係。

這從通篇的民調數據分析也可清楚看出:











第三,

最後看第12頁區位變數這一段:



這一段引用的是這一篇:



這個引註,首先文獻名稱就錯了:



余多了「台灣」兩字,少了「行為」兩字。

其次,

這段其實重點很清楚,就是區位。

但余引用的何來美2007一文,

探討軸心始終都是族群與政黨取向之間的關係:



但碩論中區位變數這一段完全沒有提到族群,

那麼,

余是如何從何來美2007這篇族群關係論文的引用,

得出「所居住的不同的政治勢力區位,將影響其投票行為」的論文假設呢?

總結:

針對余的律師引以為傲的引註,

所做的種種考究,

其實都是在提出一項質疑:

如果余真的是原作,

那麼這些引註的文獻主題,

理當與他的碩論相關段落有邏輯上、資料上的關聯性。

講白一點,

如果余是根據這些引註論文的內容,

建立起自己的碩論研究前提、假設,

那怎麼會出現這種引註論文與碩論相關段落不相關、彷彿事後植入的怪事呢?
那你不是跟我們說啊
你去跟台大審查會說啊
像你分析得這麼透澈
又加上有引用出處
搞不好也可以用這篇拿個碩士
porsche run
你貼了不就是讓人看的,難不成你是在夜半畫地圖!?[嚇到吃手手]
turtlins
是讓人看啊,但不表示我是要對這位雙a兄說啊,哈哈哈~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