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nmaker wrote:
所以您的理論是 "離岸風電在用電高峰的夏天容量因素低,所以是錯誤的政策" 是嗎?
"如果"你的理論成立,那麼德國裝置太陽能就大錯特錯,
德國冬天日照短,要開暖氣的夜間發電量更是零.
你說先驅德國改成競標沒錯,台灣第三階段也依然也是競標.
"前二階段落選8個風場業者仍有機會參與,也會開放水深50米以上的海域作區塊開發,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擬採競價機制,價低者得標
http://technews.tw/2014/08/03/energy-rumor/
(恕刪)
你看不懂我的問題.沒關係.我再問一次..
德國裝不裝置太陽能其實跟我們無關.我們在談的是台灣目前夏季嚴重缺電.風電在台灣的夏天就是效率差發電量小解決不了我們的問題.
為何要用一個解決不了台灣夏天缺電的方案來發電而且要綁20年?德國夏天缺不缺電?夏天溫度幾度?和台灣依樣嗎?德國和台灣經緯度不同人口密度也不同不能拿來相比..更何況德國現在也已改成競標制...
德國是因為冬天需要暖氣.德國夏天不需要啥冷氣跟台灣相反.所以冬天才是用電尖峰.風電在冬天效率較高所以適合德國.但是卻不適合台灣?
樓主很喜歡比德國.你怎不去比德國人民最低薪資跟GDP跟台灣差異有多少?德國最低薪資是台灣的2.5倍?
視若無睹?顧左右而言它?挑你想回答的回答?德國現今都已改成競標制.那為何我們要等到第三階段?台灣人民比較有錢?GDP超越德國人均所得?為何不願意給人民較低廉的電價?不是學德國?德國已經改了?法國?法國也重新議價?
更何況議價跟招標得標者有時為同一廠商?同樣一度電為何要多付1倍多的價格?議價的裝置容量遠大於招標的容量?
法國能源監管委員會(CRE)表示,原項目現已太過昂貴,採用原費率將造成政府的電費補貼金額較預期增加410億歐元之多。 得標這6個離岸風電標案的廠商分別為法國EDF Energies Nouvelles公司、西班牙電力公司Iberdrola,以及法國Engie公司所領導的風電集團。法國政府過去係為推動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扶持法商Areva與Alstom公司生產製造法國設計的離岸風力機,故而給予高於市場平均值的優惠躉購費率。
惟近年Areva與Alstom公司的離岸風電事業皆被外商所併購,法國離岸風力發電國產化政策於焉破滅。 本(107)年3月,法國政府在不排除取消風電計畫的前提下,與廠商重新協商費率.
你只挑你想說的說.卻沒揭露德國法國也都改了.
執意要用沒用效率解決不了台灣夏天缺電的方案至少也要開國際標吧?大家各憑本事.便宜的不用要去用貴1倍多電價來買20年?
什麼才是真相?甚麼才是謠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