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資登陸設醫院 服貿鋪設「黃泉路」

其實我每次回覆文章都在考慮,
需不需要回覆某特定立場人士的文章,
好吧!!我就是賤.....我還是回覆了。
我覺得很多事情還是需要資訊對等,
讓大家能夠有公平判斷、詳細思考的機會。
而不是像懶人包一樣,
一堆欺騙的手段,來達成某些人的利益。
==============================================
(01)
簽訂任何自由貿易的協議,
裡面提到對方開放給予我方的項目。
是為了保障我國人民有比較寬鬆的條件進入對方市場。
但沒有任何法律規定一定要進入。
就舉開版所提醫院:
先不管已經存在台資醫院了。
政府幫你鋪路談到好的條件,要不要過去是你自己的事。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如果有訂定協議,
反而比較能保障台灣人民的投資。
(02)
如果真的引導一些台灣大醫院獨資過去開設。
沒錯,勢必會影響國內的部分人才被拉過去。
但是,依照目前國內的薪資水準,
難道不是台資開設的醫院,就無法拉走台灣的人才嗎?
況且,當專一行業的人才減少,需求不變的時候,
就是拉高薪資的時候。
(03)
台灣的健保,老實說真的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
我覺得要改善的是,
(A)
人民的醫療消費習慣=.=
(B)
不要再有污健保給付的醫生囉=.=

看完回應都快笑死了,一下說服貿簽了台灣醫療會空洞化? 不簽難道有能力的醫生不會跑?
一下說去大陸開醫院是黃泉路? 那幹麻怕台灣會空洞化? 難到虧錢都會有一堆人去?

你如果真有到大陸就醫過就知道台灣的醫院有多方便多人性化,在大陸光繳費就會跑死人.
而在台灣的醫生也真的很可憐,做到累的要死,錢少事多還要冒被告的風險,倒楣一點的還會被家屬打.

kuoyuan1 wrote:
你真的知道你在說甚麼...(恕刪)


健保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太多醫生a健保,佔了總虧損56%

而且這些a健保的,絕大多數還不是波波喲
garyhg wrote:
你如果真有到大陸就醫過就知道台灣的醫院有多方便多人性化,在大陸光繳費就會跑死人.

你如果到大陸區開過醫院,你就知道台灣人多溫和。再大陸開業的結果常常是被當地人吃掉。

但是餅就是這麼大,台灣的健保就是這麼爛,你要我們這些醫師如何選擇?

所以目前的主流是 "假日飛刀手" ,假日到對岸小撈一票,以補貼家用。

服貿開放醫療,若是院方調動醫師常駐大陸,會是怎樣光景?目前只有少少兩家醫院,將來為了在對岸的營運,會不會增加?你應該心知肚明。

我也會老會退休,到時要在台灣找個可信任的醫師,難度會高上許多。


我是認為現在的年輕醫師太功利取向

健保制度在打壓醫師的高薪結構

造成現在青黃不接的狀況

開放服貿讓有名聲的中醫師來台

或是讓跑去大陸又闖出名號的醫師回來卡位

未嚐不是一件好事,自由競爭咩~~

power-led wrote:
真的有人認為老闆都是笨蛋,虧錢的生意一直做?還有錢一直擴廠?


你以為老闆都只有一個工廠
沒有自己的小金庫?
虧錢的都是表面的
工廠生產所需的零件都外包給誰了
要賺錢不需要靠產品
有看過半澤直樹的就知道了
現在是醫學院限制增開科系,又不是沒學生,只要開放各大學增班,馬上一堆醫生出來!

學生素質也不用擔心,叫唸法律的改去唸醫學系就行,現在律師太多了!


是" 開放 "台資登陸設醫院
又沒人拿著槍叫你一定要去開醫院

大學開放你進去就讀,要不要進去讀、進去讀了可不可以畢業,都要靠自己
難道你退學了還要怪學校、怪政府說開放大學讓你去讀嗎?
凸歸台灣 wrote:
現在是醫學院限制增開科系,又不是沒學生...(恕刪)




二十幾年前醫學院一年只收五六百人 , 現在一年一千三百個 ... 這還不包括在國外讀

醫學院的喔 ~~
1.大陸開放外資設醫院是2000年,台灣有多家財團早進去了,
如長庚在廈門 明基在南京 旺旺在長沙等,是由台資跟中資合作.

2.大陸開放台資獨資是2010年(ecfa之後),已開放在上海市、江蘇省、福建省、廣東省和海南省四省一市可獨資經營醫院
目前可能考慮當地稅金(屬於營利機構的醫院要5%營業稅,30%營利事業所得稅,但當地公立醫院免稅)
人力資源風險,文化差異等因素,也都在觀望.

3.所謂假日飛刀手的問題產生,是2008年大陸開放台灣醫生可以在大陸執業.

4.服貿不開放大陸醫生來台訓練.
服貿只是放寬至全大陸333個地級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