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資登陸設醫院 服貿鋪設「黃泉路」

服貿協議中,中國承諾「開放台資在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獨資設立醫院、療養院」,被政府視為一大利多。然而,一名熟知兩岸醫療產業的人士分析,從現有旺旺、台塑以及明基友達等三財團在中國佈局多年來看,「台資到中國獨資設立醫院,是一條『黃泉路』,廈門長庚跟南京明基都難擺脫虧損;湖南旺旺醫院能賺錢是因為整間醫院只有3個台灣人,幾乎是中國醫院、非台資醫院。」

潛規則沒摸透 門外漢滿頭包

該名人士分析,中國醫療產業有兩項特有結構,一是高達9成的醫院是國營,醫生要升等必須靠縣市衛生局審核,導致好的醫療人才不會到民營醫院工作;其次則是醫師本俸低,主要都靠「業外收入」,而公營醫院默許「業外收入」的灰色地帶,「搞不清楚中國醫療產業的潛規則,也不問問業界的人,政府逕自向中國爭取台資可獨資到中國設醫院,你以為爭取到一條康莊大道?錯!這是一條『黃泉路』。」

該人士指出,目前台資財團到中國設立醫院面臨的問題不外乎缺人才跟缺資金,其中,廈門長庚醫院是缺陸醫人才,而南京明基醫院則是因向中國借貸成本過高,使得營運難以好轉。

陸醫人才難覓 長庚難脫虧損

據了解,投資總額高達人民幣17.8億,開幕迄今6年廈門長庚醫院仍難以擺脫虧損,主要關鍵在於陸醫人才難尋,原因除了醫師以進入國營醫院為第一志願外,另一原因就是廈門大學醫學院的口碑在中國並不出名。

該名人士以「就像當年拿破崙遠征莫斯科」一樣,來形容過去幾年長庚醫院不斷從台北總部這邊輪調醫師到廈門長庚駐診,駐診時間從3個月、半年拉長到2年,輪調的職級也越來越高,「更糟糕的是,這些醫師回到台灣後發現已經『斷根』了,因為病人已流失,所以很多從廈門長庚回台灣的醫師乾脆到外面自行開業,這也是為何長庚醫院近年有好幾波離職潮的原因。」

對此,長庚醫院高層表示,前幾年確實從台灣長庚調了許多醫師到廈門駐診,而隨著培訓的陸醫已經上手且中國今年變更法規,禁止當地醫院聘雇外籍醫師長期駐診,因此今年以來僅剩下有行政職的醫師駐守廈門長庚。至於廈門長庚醫院何時能損益兩平?該名主管表示,在中國設立醫院的難度比當初預期高很多,「現在要說獲利,確實不太容易。」

貸款利率過高 明基負擔沉重

相較於廈門長庚醫院因為醫療人才缺乏導致營運難以好轉,明基友達集團所設立的南京明基醫院則因母集團投資失利,高利率的貸款利息,造成營運上沉重負擔。

明基友達集團早於2005年決定要在南京以及蘇州兩地興建醫院,並以南京明基醫院先行,總投資金額上看人民幣24億元,分三階段打造佔地600畝的首家中外合資的三級甲等醫院(醫療中心),明基友達集團持股7成、其餘3成則由南京市國資和南京市中醫院各半。一期佔地200畝、設置1000床,投資金額為14億人民幣,並於2008年5月12日揭牌開幕。

然而,興建南京明基醫院過程中,明基友達集團的明基電通因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虧損超乎預期,並於2006年9月28日宣布併購失敗,並申請破產重整,虧損高達新台350億元,母集團投資失利,牽動南京明基醫院的布局。

據了解,當時明基有意向台灣金融機構借貸作為解決南京明基醫院的資金缺口,但卻遭到中國「勸說」,最後只能向中國金融機構貸款,高達10%的貸款利率也成了南京明基醫院商轉後沉重負擔,利息費用為營運虧損的主因。在南京明基尚未損益兩平之際,明基友達集團2009年再度斥資9億元人民幣投入蘇州明基興建,使得明基友達集團不得啟動籌資計畫,以借新還舊改善財務結構方式來扭轉營運。

明基友達集團旗下的佳世達2011年10月底公告,透過旗下的BenQ BM Holding Corp.、BenQ Co., Ltd及BenQ Logistic(Shanghai) Co., Ltd等3子公司,將資金貸給南京明基醫院約新台幣23.3億元,超限新台幣17.9億元,以改善負債比,而南京醫院申請人民幣3億元的以債轉股計畫也獲准。2014年2月27日,佳世達公告將透過子公司BenQ BM Holding Corp.貸款新台幣4.5億元給蘇州明基醫院,而累計蘇州明基醫院已虧損新台幣8.14億元。

對於南京明基以及蘇州明基的營運虧損一事,明基集團旗下佳世達表示:「集團無意對外發表南京明基醫院以及蘇州明基醫院的個別營運狀況。」

營運即將進入第7年,廈門長庚以及南京明基、蘇州明基等台資中國醫院仍難以轉虧為盈,即使有母財團作為靠山的長庚跟明基醫院前進中國都面臨路險難行困境,政府在服貿協議中為台灣企業爭取的「可在中國獨資設立醫院」究竟是條康莊大道或是黃泉路,恐值得深思。


全文網址: 台資登陸設醫院 服貿鋪設「黃泉路」-風傳媒 http://www.stormmediagroup.com/opencms/investigate/detail/15633dc3-c3e1-11e3-896c-ef2804cba5a1/?uuid=15633dc3-c3e1-11e3-896c-ef2804cba5a1#ixzz2yzqYToXn
Power By StormMediaGroup.com



敢跟獨裁政權打交道的下場就是這樣



terrega3234 wrote:
服貿協議中,中國承諾...(恕刪)


沒有服貿,台資就不會登陸設醫院嗎?

你提都是服貿未過的事吧

想証明鎖住台灣對大陸經濟,台灣就能經濟起飛嗎?
老實說

很多公司到中國都是"虧"的

我們公司之前去中國虧了十多年

虧錢繼續做,不停做,一直做..

然後把虧錢的工廠送給接手的國企

然後再開一家更大的廠,當然繼續虧錢

就這樣換了第三家工廠,規模上千人,當然還是虧錢!

真的有人認為老闆都是笨蛋,虧錢的生意一直做?還有錢一直擴廠?
terrega3234 wrote:
服貿協議中,中國承諾...(恕刪)


虧損了卻還要繼續投資,別人都是笨蛋,就你最聰明?

那麼聰明的話,那還需要靠 "據了解" 和 "該名人士" 來寫故事?
fe1icitas wrote:
虧損了卻還要繼續投資...(恕刪)


自由亂報的老闆不也去大陸投資了嗎?

難道會是因為想虧錢?

看起來會相信這種報導的人應該不是聰明人啊

terrega3234 wrote:
服貿協議中,中國承諾...(恕刪)


自由時報?「一名熟知兩岸醫療產業的人士」?





下一位!

這個炒地皮賺錢搞媒體的人是? 媒體名稱叫?



=====================================


王建煊:某人炒地皮賺錢搞媒體 壞透了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11.03.08 03:02 am


監察院長王建煊昨天接受電視專訪時批評,某人因買賣土地賺很多錢,拿去搞媒體,「看你不爽就罵你」。

王建煊昨天接受「新聞面對面」節目訪問,談到炒地皮所帶來的暴利,以「壞透了」形容。

他說,某次搭飛機,聽到有人沒做什麼生意,只買一塊地放著,就大賺十多倍;有人炒地賺了很多錢,就去搞媒體,「看你不爽就罵你」,別的媒體廣告不好就倒了,但搞地皮的虧損也沒關係,反正有錢。

他說,當初在財政部長任內,因主張土地增值稅按市價課稅而下台,但「我到今天還是認為我是對的」,大家都去炒地皮,這麼久以來,沒人敢去提這個問題,他一碰就下台。

王建煊說,靠土地漲價,不必做事就能賺錢的例子太多了,土地飛漲,小老百姓受害,這是「壞透了的事」。

terrega3234 wrote:
服貿協議中,中國承諾...(恕刪)



若不跟大陸做生意

那弘儀的大話就被犧牲得太不明不白了!

terrega3234 wrote:
..該人士指出,目前台資財團到中國設立醫院面臨的問題不外乎缺人才跟缺資金,(恕刪)


做生意都是這樣啊,我在台北開公司也是缺這2樣,
我可以怪台灣是黃泉路??
上面有人提了,有的台资企业在中国的公司,连年亏损,可是公司却一直开着而不关闭。这个其实只要学习过跨国公司投资策略的人都会非常容易的猜想到,两岸的的税率不同,大陆的所得税率高于台湾。这些在大陆的亏损的台资企业,仅仅是运用了利润转移的手法,利润转移到这些台资企业自己控制的境外原料供应商手中,利用两岸所得税的差异,少交了应该在大陆交的所得税。

这种情况,在西方是有可能被国税局查办并重罚的行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