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dy max wrote:
素質低落要從制度面...(恕刪)


該名老師不就是在討論教改一路下來的結果
這不就是在檢討政策嗎?
sandy max wrote:
素質低落要從制度面來檢討為何會低落
如果只是罵學生爛的話從幾十幾百年前就罵到現在了一點意義都沒有


人家打了一堆,您兩行就解決了,可否提出一些意見參考?

我住台北市,在我們那個甲乙丙丁年代,只有20%的國中生可以考上公立高中,這些公立高中生大概只有20%~30%考的上大學(日間部公私立大學),

為什麼我不說私立高中?因為私立高中常常全班沒有一個考上大學,甚至全校沒有一個考上日大的也算正常,

有聽過一個村子有人考上大學會放鞭炮慶祝的往事,這是真實的事啊..

好了,那回到讀書吧,雖然說讀書不一定對人有任何幫助,但那是知識啊...

以30年前的標準來看,現在有80%的大學生考不上大學(日大),連夜大跟三專都不見得考的上...




sgconduty wrote:
以30年前的標準來看,現在有80%的大學生考不上大學(日大),連夜大跟三專都不見得考的上...

事實上不會,聯招也只是比排名,有空缺就補得上.......
學生素質如果像以前聯考時代一樣的話 ,

學生大都會挑學校念 ,

寧可重考也不想念後段大學 ,

那廣設大學就無利可圖還會虧錢 ,

就是要把學生的素質搞低一些 ,

學生就不會挑學校念 ,

後段大學也收得到學生 ,

對提升經濟也算利多 !
jly wrote:
寧可重考也不想念後段大學

當年的後段大學何時招不到學生的???
佔缺辦休學重考多的是.......

cckm wrote:
當年的後段大學何時招不到學生的???
佔缺辦休學重考多的是.......
...(恕刪)


說我嗎?
學生素質低落其實不用看學測結果就可以知道了

說到學測它的精神就是通通都要考,只能說未能尊重術業有專攻,

徒然加重學生不必要的負擔而已,

畢竟通才是少數 偏才才是多數,

偏偏學測要求的是齊頭式平等,不管社會組或自然組,考的科目內容完全一樣,

通通都要念,社會組的也要考理化;自然組也要考史地,

跟當初聯考社會組不考理化(數學只考數乙),自然組不考史地的分類的精神大相逕庭,

學生書包當然越揹越重, 補習班當然大發利市囉,

這種不必要的負擔, 也扼殺了一些偏才,

個人推測這或許是學生素質低落的原因之一,

畢竟樣樣通 也可能表示樣樣不精通(當然超優的學生例外)

很好奇 這種齊頭式平等 當初是誰推的???

那些人真該去補習班參觀一下盛況,

為了彌補自己不擅長的部分 很多學生只好跑補習班,

百年難得的盛況啊!!!

沒有人追究 是誰之過嗎???
廣設大學的最大缺點就是教育預算因學校眾多,每學校的分配數額變少,

直接的結果就是教育品質日漸低下
大學多,學生少
學校要賺錢,教授要吃飯,社會要看文憑
學生考高分要幹嘛,多的是學校有空缺能進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