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專家,ATP可不可以多加設計一個功能?

系統要做防呆阿

比方說,若關閉ATP系統,則電子限速到只能開到幾公里這樣,速限是85公里,那設個90公里阿,類似這樣

關閉ATP之後,車速表壞掉之後,難道系統就可任由司機任意加速?

系統沒有防呆,安全機制很容易就可以被突破,安全機制本來就要模擬各種被突破的狀況

且司機員竟然只有一個

大貨車都規定要有跟車人員了,整車的火車,司機竟只有一個

真是太扯
ATP關閉時必須手用力一直按壓著按鈕,面板警示燈不斷閃爍和擾人警報聲。
很多機械早就要符合CE安規,火車也要吧!

gray48816 wrote:
趕時間還會管嗶嗶叫...(恕刪)

司機員認「關閉ATP」 忙與調度員通話未再打開
檢方表示,尤男未注意列車進站及過彎時應符合速限規定,將列車加速至時速140公里,導致在新馬站附近無法過彎出軌,造成18死及180人以上輕重傷。尤男明知道關閉ATP依規定須在下一站停靠站再行打開,但卻因一直與調度員通話未再將ATP打開確實有業務過失。
現在列車都很進步有各種偵測器,如果有異常關係到安全就會啟動ATP,
列車就會停止,但是如果經過司機員與行控中心判斷後確認不影響行車,是可以暫時抑制ATP讓列車可以移動,
這個是被允許的,不然沒法解除ATP時列車如果有小故障(如偵測器壞了)但不影響行車,
車子就一直卡在那,等人來救援那要多久,保證被台灣鯛告死。

ATP是可關閉的,重點是有無依照SOP去執行,譬如速度降至多少,觀察哪邊燈號是否還有異常。

Ronniekuo wrote:
比方說,若關閉ATP系統,則電子限速到只能開到幾公里這樣,速限是85公里,那設個90公里阿,類似這樣

不是所有路段都需要低速行駛
大部分路段(直線)是可以高速行駛的
所以才會在需要限速的路段前後設感測器
wstrtc wrote:
車子就一直卡在那,等人來救援那要多久,保證被台灣鯛告死。

可以低速行駛(譬如時速30、40公里)
警鳴聲就不會叫
除了設備本身問題、司機處理的方式
更大要檢討的是台鐵這個體制
大家不覺得台鐵的工作態度就滿隨便的嗎?

今天會這樣
肯定有很多問題慢慢堆積
才導致造成這麼大的悲劇
台鐵才是要負最大責任的人
這個可不是幾個人下台就可以完事解決的

但在公家單位這個體制下
現在看起來 司機會背這個大黑鍋
過幾天後 大家就會淡忘這件事了
台鐵 以後還是一顆定時炸彈
還是會出事的
明天要更好
各位都忘記主因了

主因就是刁民要求台鐵不能誤點,誤點就要賠償,誤點就有人大鬧櫃台,任何要求準點的事件,有誰能保證100分都能準點?你無法早點離開(又不像自己開車騎車可以早點離開家裡去上班),中間設備有問題,就一定延誤(例如這次的ATP限制普悠瑪不能高速行駛),這時司機員一定要在可利用的範圍內加快車速,達到準點的要求。這就跟颱風天,旅客要求飛機一定要起飛降落是一樣的。

準點是誰要求的?當然就是台鐵高層。

那又是誰要求台鐵不能出事,一定得準點?當然是民意代表與民眾囉。

這次事件中車輛維修不力是主因,但遠因我個人認為就是準點的壓力。再來ATP為何要關閉?因為車子偵測有問題,自然不讓你加速,這就是ATP的功能,車子有問題加速會出事,當然ATP就限制車速,但是台鐵準點文化,司機員只能關閉ATP來提高車速啊。因為關掉ATP車子就能提速,只要車子能平安到達台東,關掉ATP其實不是大事,只要車速好好用人工控制即可,但是....只有一個駕駛,又是內勤來代班的駕駛,雖然有證照,但不是天天開的司機,而且只有一位,要如何快速且正確排除故障?

時速表有很多方式,最準確的就是GPS時速表,但天空要是有遮蔽,美中俄將GPS衛星精準度調低...,GPS時速表也會不準,我個人認為,既然車子有問題,但還能開,絕對不能只有一位駕駛,一定要有經驗的至少一位來監督、協助正駕駛,這也是經驗的傳承。

再次說明任何事故的發生都有道理,目的是要將這次經驗化成知識讓以後不再發生,可是.....,現在的氣氛就是找人負責,有人負責以後就會沒事?各種事故只要不發生,但有跡象可循,很多人會用掩蓋的方式不讓別人知道,因為只要知道就要負責就要寫報告,就要自己解決,而且考績就會降低,台灣應該要建立各種事件都要報告,高層要因為基層提出各種報告而獎勵,並找出防範機制來避免再次發生。

火災受信總機只要開關沒在定位,就會有燈號顯示,要將全部開關都正確開啟,燈號警示才會熄滅,我猜這就是樓主想要表達的機制。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ATP 有ATP的速度表, 普悠瑪 有自己數位式速度表頭。
平常只顯示ATP 表。 關ATP才有車表顯示。

兩個表會不會不一致?????

而電車定速電門是自己依照自己表加速 減速。

問題來了,

因為回報動力不足, 所以車子加速會很緩慢, 若定速電門一直加速, 一直到不了預定速度,
但是ATP的速度表卻到了, 車子會煞。

可能就是乘客感到急煞原因。

該如何判斷誰是正常的?

如果動力一直不足, 又要開到花蓮, 又不要急煞, 該如何做?

所以自己轉電門控速。

但是動力不足, 你要怎麼收放? 要馬太快,要馬太慢。

駕駛一路反應, 台鐵做出去花蓮換車決定, 換車前出錯誰負責?

沒錢沒人, 想再多都沒用。





xilats wrote:
不是所有路段都需要...(恕刪)


所以說阿

假設感測器壞掉,ATP又被關閉情形下

只能司機員自行判斷加速與否,這次司機說自己有觀速訓練,自己加速到140公里還自我感覺良好

整車200多個人性命,交給了只有1個有受過觀速訓練的司機員

是直線是彎道,司機自己判斷,我愛開多快就開多快,反正系統壞了

沒有防呆,沒有副司機,儀器故障可手動關閉,沒有任何電子限速或限制

司機員只要出錯,整車人的性命錯咧等

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是這樣的標準

你覺得正確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