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先來討論一下
到底需不需要一個南部大國際機場(如桃園機場般大)
就我的經驗來看,出國大概可以根據目的地及飛行時間分成兩種:
1.亞洲區 短航程(如 中國日本 泰國等) 航程三四個小時 。所以在台灣通勤時間相對佔比很高,像這種旅行,我絕對會選小港機場出
發,為了四小時航程,多花一個半小時從高雄去桃園,我不是瘋了嗎??
2. 跨洲航線,飛歐洲美洲,飛行時間13或14小時,甚至還要轉機,這種旅行,我會願意多花一個半小時去桃園,好處通車時間佔比較低,可能可以選擇的航空公司及時段較自由(較便宜??)。
綜合以上,我認為只要桃園機場跟小港機場 分工合作,應該可以把自己角色扮演好,我是希望小港機場可以像松山或成田機場一樣,多發揮離市區近的優點,多開短程亞洲航線,至於有宵禁問題,我認為就我個人立場,我飛短程選小港,我也不想坐紅眼班機,所以對我影響不大。
如果真要在彌陀蓋機場大概會遇到成本效益比過低的問題,台灣也決心要蓋,錢絕對不是問題,問題是蓋好後,是不是會淪為蚊子飛機場,台灣高鐵這麼方便,高雄市區也有捷運,說真的在彌陀或桃園搭機,只差30分鐘的距離,為了這30分鐘花這麼多錢,我是認為這個效益大有問題(當然臺南人可能會覺得不錯,畢竟台南沒有小港機場)
所以如果真的要蓋。我建議規模近似小港機場即可,降低建設成本,提高效益比,畢竟小港機場遷場,可以使市區土地利用更具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