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政策總體檢! 韓國瑜為何不宣布終止「三接」與離岸風電?

heinzvon wrote:
沒有執政前,誰知道蔡英文政府對於核四與其他能源的真實狀況

怎會不知道?
核二三都還在工作,核一因燃料棒問題並未實質除役,核四封存中.

這樣還不夠真實?
stunmaker wrote:
既然張善政等顧問團宣...(恕刪)


請問一下S大你有沒有風電懶人包啊(你整理的太長了)

不然你可以幾句話跟我說也等於分享給有疑問的大眾

同樣20%佔比,風電設施比核能便宜嗎?

風電會缺風沒電嗎?如何儲存電?

感謝
stunmaker wrote:
救大潭藻礁 藍委籲中...(恕刪)
覺得執政黨能源政策有問題不監督卻來監督再野黨…嘖嘖嘖
Lightwave18 wrote:
請問一下S大你有沒有風電懶人包啊(你整理的太長了)

我整理的就已經是懶人包了,而且都是最常被問的問題

Lightwave18 wrote:
同樣20%佔比,風電設施比核能便宜嗎?

1.台灣離岸風電只有7%,加上陸上只有8%,沒有20%這種事.
2.離岸風電跟核123或核4的價格比較請見陳立誠著《離岸風電大騙局》全評析

===================================================================
章節:4.2

觀點: 與核電價差
參照: 核能與火力懶人包問題28
評析:

核123平均每度約1元,核4約2元,離岸風電平均每度4.46元,年202億度(5.4*8760*0.428,
假設棄風率零)跟核123相比貴700億,陳立誠的950億不知在算什麼? 可能連審稿都懶?
每個家庭每年多負擔8433元(台灣應為870萬戶,但為求公平用書上的830萬計算).

當然這個莫名其妙算法前提是「價差全由家庭用戶負擔」,工商服務業,機關等全免,
明顯不合常理,雖然陳半仙極力辯解就算讓工商業分攤,最後也是回歸消費者,但是他
大概又忘了...台灣電力生產的貨品,怎麼可能「全由台灣消費者負擔」?

假設民生用電負擔價差一半,平均每月每戶增加電費350元. 如果跟成本較高的核四
相比則每月增加250元(核四的發電量也約200億度).

但台灣不只離岸風電,還有減煤增氣,太陽光電影響電費,經濟部預估電價漲三成.

===================================================================

Lightwave18 wrote:
風電會缺風沒電嗎?如何儲存電?

只要你願意看懶人包,所有問題都有解答.
懶人包已囊括任何你想知道的問題,而且就擺在眼前,
堅持不願意看,那就沒辦法了,神仙難救無命客.

以下摘自離岸風電懶人包問題18
===================================================================

問題18: 臨時無風,又缺乏如歐洲電網調度,會經常停電?

答: 台電系統規劃處工程師公開說明.



經濟部公開說明


綠能發電過小,用燃氣(或水力)補足,過大降載或關閉機組,搭配590MW儲能系統調度.

實例解說1:
若電網無法負荷,或電力供應調配出問題,則採取棄光棄風(剎車),是中國能源業過去幾年
採用的方式. 主因是不太用電的甘肅,寧夏,內蒙古,新疆蓋過多風力跟太陽能,且中國使用
巨量燃煤(66%)發電與超低燃氣比例(3%),無法與綠能搭配.

實例解說2:
德國燃煤35%燃氣13%比例稍優於中國,由於綠能優先併網,當預報綠能發電量高時燃煤
與核電機組無法降載,只好降低電價鼓勵用電,某些時段甚至出現負電價,德國官方報告
點明此問題.

德國聯邦網路局於2017年4月11日發布「最低生產報告」
該報告指出,傳統發電機組基於其技術層面之限制,在面對電力批發市場的價格訊號無法
靈活反應,因此即便在預知電力供應過剩之情況下,仍需讓機組維持運轉,此為導致電力
批發市場價格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非全由再生能源供應過剩所致.
BNetzA調查後發現傳統電源如褐煤、核能與硬煤發電機組為維持電廠穩定運轉的低性能
限值及相關技術因素,是使其無法停止運轉的主因. 此使得當電力市場供過於求甚至出現
負價格訊號時,大量的傳統發電機組無法因應調整輸出.
(原文長還有圖表只節錄兩段,請自己點選看原文)

實例解說3:
德國的對照組是愛爾蘭,綠電以高比率燃氣調度機組配合,請見核能或火力懶人包問題27.
實例解說4:
紐西蘭裝置690MW風電,南北島有高壓電纜相連但仍屬孤島電網,採用水力與風電配合.


[延伸問題1]: 假設有30%用電需求要靠風力來補,而這30%卻處於隨時可能供應不出來
的狀態,是不是必須另外建立30%備用火力發電廠?

答: 30%是全年發電總量的佔比,不是風電佔比多少就需要多少備援,備援電力有兩個條件
1.假設用電高峰,某瞬間剛好所有綠電同時失效,單靠火力可以維持充足電力供應.
2.備援電力跟綠能可以搭配,避免跨區,反應速度夠快,故多使用新型燃氣機組. (儲能設備
大幅進步另當別論,目前尚未發生)

[延伸問題2]: 風力發電廠蓋越多,就要更多的火力發電廠作備胎?

答: 錯誤,跟比例無關,只要維持在用電高峰瞬間,光靠火力發電本身足敷供應即可,這是
建置火力發電的上限.

反例更容易解釋,假設今天從100%火力發電,轉型火9綠1,只要新增綠電裝置即可,不須再
蓋10%的火力發電,因為就算綠能發電為零,供電也不會有問題,若誤以為必須增加火力,
將變成綠電為零時火力也有大量機組閒置. 再翻倍到火8綠2也一樣,差別只在火力發電
設備容量因數(實際工作時間)更降低而已.

[延伸問題3]: 照前兩個問題,未來火力可能在用電尖峰時負擔100%發電? 即用電尖峰會
出現綠電同時失效的最壞情況?

答: 不太可能,以常識論台灣用電尖峰在炎夏正午到下午,和太陽光電全數休眠相矛盾.
台電實測,尖峰時間風電輸出最低0.1255(當時用陸域風電測),保險起見以折半6%計算
(不分陸域離岸),太陽光電以20%計算,即用電尖峰時,最低發電量是太陽光電裝置量*20%
加風電總裝置量*6%,不會出現上述火力100%的最嚴峻情況. 若不考慮尖峰而是全時,
太陽下山光電絕對歸零,陸上風電個人未觀察到風電全零情形(最低1%,離岸待觀察).

其他儲能與調度問題請見太陽光電懶人包問題20.


===================================================================
stunmaker wrote:
張善政說2025年以後才要大力發展再生能源....(恕刪)

2025年之前是呆坐不做事嗎?
我也真搞不懂張善政的邏輯
感覺就是為反對而反對
千萬別再來一次633
這就跟反核黨為何不停掉核一二三的道理是一樣的...
不要自欺欺人,就是缺電。
zyusando wrote:
這就跟反核黨為何不停掉核一二三的道理是一樣的...
不要自欺欺人,就是缺電

核1已经完全停止了,你这都不知道?
frank_qu wrote:
核1已经完全停止了,你这都不知道?

frank_qu wrote:
核1已经完全停止了,...(恕刪)

你真的出手太重了
stunmaker wrote:
怎會不知道?核二三都...(恕刪)


核四的情況早就不是老馬當初交接給老蔡的核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