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y23 wrote:哇,你的發言驚呆到我(恕刪) 文字只是溝通工具, 重點在於人的思想.民初的白話文運動, 等於推翻了數千年的古文, 雖然中國國運多舛, 但百年來是進步還是退步?日本在二戰後, 簡化漢字; 韓國幾乎拋棄漢字; 土耳其、越南完全廢棄舊文, 試問他們百年來是進步還是退步?進步多少, 跨度多大而已.
up2u wrote:簡體字在民國前就有了(恕刪) 文字不是問題, 是中國人自己的選擇, 願意怎麼改變, 都不影響中華文化的內涵, 更不影響其偉大.奧斯曼帝國600多年, 但凱莫爾將軍更改字體, 影響了土耳其的進步嗎? 土耳其依然是近東強權.中共雖然個人認為他是一個罪惡, 但並不包括簡化漢字這一項, 這個政策是用心良善的.功過總有比例, 個人猜測, 除了常用字, 未來中文更趨簡化, 對中文國際化, 只有好沒有壞.
zxcv1230000 wrote:閩南人最愛娶東南亞新(恕刪) 台灣自己有音標, 何勞越南話?不過弟所說的是未來, 目前一二十年, 恐怕社會沒有共識吧.台灣話復活很快, 且正在加速中, 一般社會比較擔心的是客家話.如此優美的語言, 如果斷喪在我們這一代, 真是百死難贖其罪.
yanyu_911 wrote:最不喜歡[不知道]就(恕刪) 小弟對簡體中文, 只花一小段時間, 閱讀完全沒有問題, 書寫的話有時會夾雜繁體, 習慣不好改.但中文當然是以中國人為準, 這是無須爭辯的現實, 世界也會以中國人使用為標準.個人淺見, 假如中國願意包容更多國際人士, 願意推廣中文國際化, 事實上對許多未經改革的字, 也應加以簡筆易學.四書五經, 春秋史記, 都可以以翻譯成西班牙文了, 何況是新中文.白話文運動, 是使中國文明進步; 簡體字何礙於漢學的研究? 古哲先賢、前詩後詞、歷代小說, 怎會因此稍喪價值? 我們不是都在讀莎士比亞?
sde11 wrote:共產初期中國因為文盲(恕刪) 简化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降低学习难度。不然是为了什么?繁体到简体,本质上和文言文进化到白话文的目的和趋势是一样的。台湾人能接受白话文,部分人却对简体字有意见,真是莫名其妙。论精粹,繁体字能比得上文言文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