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hung1105 wrote:水庫淤泥基本上是爛泥,做不了填土造陸。 其實水庫淤泥是可以經過燒結後,作為混凝土骨材及其他用途的,不過後來有人質疑這些清出來的淤泥,免費供廠商拿去再利用是圖利.....政府花錢挖淤泥,再花錢請廠商把淤泥清運處理掉..==>合法廠商免費幫政府把淤泥清走再利用...==>不合法,圖利廠商
doReMe1234 wrote:很中國的低能構想 作者:張助馨 地震研究達人 1951年生於南投縣信義鄉羅娜村。 世新畢業、文大新研所進修;IIP國際傑出發明家獎發明博學博士。 曾任: 新生報文化中心經理、撰述委員、編輯組長;大陸商報總編輯;南亞工專兼任副教授。 業餘研究地球科學,頗有心得。 也愛動腦,曾發明: 海浪發電、洋流發電方法。利用洪水期蓄積淡水、防治SARS兼治療呼吸道疾病口罩,建築物及古蹟奈米防水法、消滅颱風法、消滅沙漠法等等,堪稱為發明家。
全民連署 wrote:真的有那麽厲害嗎?報...(恕刪) 5、沒有淡水受到鹽化問題:海中水庫為雙霸堤,兩堤之間少則幾公里,多則數十公里,兩堤中間是抽砂、填滿土石之新生地,庫水沒有受到鹽化侵蝕問題。需要多少土石?哪來的土石?唬爛也要有限度........
澎湖成功水庫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88%90%E5%8A%9F%E6%B0%B4%E5%BA%AB成功舊名「港底」,位在兩半島之間,故而被選定為蓄水區,在海灣內興建長堤蓄水。成功水庫於1972年(民國61年)開始動工興建,1974年正式竣工。去查舊地圖就知道了https://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中間填海造陸,挖水庫的土來填.....大部分還是挖出來的台灣能做的地方(先不說適不適合),都被當港口了....而且澎湖地平,台灣多山...你靠海蓋了水庫,水還得抽上去供水那不如挖山造水庫,挖掉的山去填海造陸山上的水庫放水下來供水,還節能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