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amon coffee wrote:
在日本,兩條車道就...(恕刪)


原來是這樣子,台北以外還滿常見到這種狀況,
隱形的第三條車道,然後汽車突然停在路邊擋住後面整排機車,
要下車買豆漿之類的,
然後再慢車道的「行人」
也要夾在摩托車中間上快車道超車。
flyingf wrote:
原來是這樣子,台北...(恕刪)

在現行法規下,其實不需要修改,就有一大堆方法可以讓汽機車減少,問題在於官員們根本不做

一定有人會說,2.8公尺這麼窄,是要怎麼開車?事實上,法規上也規定,車身寬度超過2.5公尺是不能掛牌的,所以2.5公尺的車開在2.8公尺的車道上,兩側距離車道線至少會有15公分的間距,更別說一般的小客車,車身寬度不過1.8~2.1公尺,與車道線的間距最少都有35~50公分的距離,如果你還會撞到車道線外的人車,請承認你就是那位拿雞腿香腸換駕照的三寶,別再上路害人了!
住在馬路邊的人看過來 汽機車廢氣易引發肺阻塞

還不支持汽機車退出市區嗎?


許多人習慣了。
每個人都不想在燃油汽機車排放的廢氣裡呼吸,
卻只能自己戴起口罩然後使用著排放燃油廢氣的私人運具。
每個人都不想被應注意而未注意的汽機車衝撞傷亡。
卻只想使用能保護自己卻無法保護行人安全的私人運具。
每個人都想安靜清爽的行走與生活在城市裡。
卻只想使用自己涼爽安靜卻對外製造吵雜高溫的私人運具。

我有一個夢。
夢裡的都市社區道路沒有燃油排廢,
夢裡的都市社區道路沒有內燃機的噪音,
夢裡的都市社區道路不再有人因車禍致死,
夢裡的都市社區安靜,安全,不需要戴起口罩。

步行+單車+公共運具,多留一份乾淨的空氣、安全與清淨給自己,給下一代吧
做得到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從自己做起。
步行區=/=市區禁止汽車

文章裡面那些城市都沒有禁止行駛汽車,只是創造了一些步行區而已。
在空污嚴重的街上走路,2小時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關鍵字:交通禁止區

希望能漸次公告擴大交通禁止區,禁限汽機車通行範圍。

請支持汽機車退出市區!
許多人習慣了。
每個人都不想在燃油汽機車排放的廢氣裡呼吸,
卻只能自己戴起口罩然後使用著排放燃油廢氣的私人運具。
每個人都不想被應注意而未注意的汽機車衝撞傷亡。
卻只想使用能保護自己卻無法保護行人安全的私人運具。
每個人都想安靜清爽的行走與生活在城市裡。
卻只想使用自己涼爽安靜卻對外製造吵雜高溫的私人運具。
我有一個夢。
夢裡的都市社區道路沒有燃油排廢,
夢裡的都市社區道路沒有內燃機的噪音,
夢裡的都市社區道路不再有人因車禍致死,
夢裡的都市社區安靜,安全,不需要戴起口罩。
步行+單車+公共運具,多留一份乾淨的空氣、安全與清淨給自己,給下一代吧
做得到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從自己做起。
這種東西能過 大概就跟支持非台北市市民 禁止進入台北市一樣 天真吧........

你看日本人不是活得好好的 台灣有問題的是城市規劃

跟車有什麼關西
davie1968 wrote:
步行區會逐漸擴大,最...(恕刪)


當然會黑暗啊~
走路腳會酸
與其支持汽機車退出市區,還不如直接搬到鄉下或深山區還比較快。
DESIGN 777 wrote:
這種東西能過 大概就跟支持非台北市市民 禁止進入台北市一樣 天真吧........


天真嗎? 各國包含台灣都設下時限了~


tansywen wrote:
與其支持汽機車退出市區,還不如直接搬到鄉下或深山區還比較快。


是嗎? 您的意思是要住在都市的所有人跟你一起吸好吸滿囉?

證據顯示與交通有關的空氣污染對健康的負面影響會日積月累。他們提出了各種可能採取的措施,包括在某些路段限制卡車通行,模仿歐洲城市,在擁擠地段徵收交道路使用費,以減少這些地區的車輛。
  
英國倫敦是率先在市中心徵收道路使用費的城市,每輛進入市中心的車輛需繳納10至12英鎊,未繳費的司機面臨130英鎊的罰款。報告顯示,這項收費可在10年期間為10萬人增加的總壽命為183年
  
羅馬亦建立了低排放區,預計在10年裡可使居住在主要街道附近居住的居民,每10萬人增加921年壽命
  
Brauer說溫哥華市中心地區並不像世界許多大城市那樣擁擠,但部分街道,如West Georgia、Knight和Kingsway都是很繁華的街道,大量的汽車尾氣影響空氣質量。
  
據溫哥華太陽報報導,溫哥華市長羅品信對專家的建議表示贊同,他認為減少汽車擁堵是城市發展很重要的目標之一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兩名致力於汙染研究的專家發表報告說,他們研究英國空氣質量後發現,道路交通汙染每年造成近5000人死亡,超過交通事故致死人數的兩倍還多。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史蒂夫·因和史蒂文·巴雷特結合大氣環流模型、化學源數據與臨床研究數據,得出上述結論。

研究數據顯示,大倫敦地區每年因本國汽車尾氣排放死亡的人數居首位,英國廣播公司(BBC)17日說,提到空氣汙染,人們首先會想到冒著黑煙的大煙囪,但實際上,工業和電力汙染的殺傷力不及汽車尾氣。

為國民的健康,人口密集區應該立即禁限燃油車輛,不需要等到2030,2040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