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颱風影響工期短 年底台海風機累計逾200座
人氣: 10【字號】 大 中 小
更新: 2022-09-11 7:59 PM 標籤: 台灣海峽, 經濟部, 離岸風電, 風機, 颱風
【大紀元2022年0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颱風來襲,關於外界質疑颱風影響離岸風電施工,台經濟部11日表示,颱風外圍環流只影響2至3日工期,且因氣候特性,颱風後反而是最適施工的時機點,目前已新裝設超過100座風機、並陸續測試併聯發電,預估年底台灣海峽離岸風機累計設置可達200座以上風力機。

經濟部指出,目前有4座風場正在積極施工,包含大彰化風場、彰芳一期風場、海能風場、允能風場等,今年新增量累計已超過100座。預估年底台灣海峽離岸風機累計設置可達200座以上風力機,提供更多再生能源。2023年後的風場,也依行政契約時程如期進行,預計可順利依行政契約規劃時程如期完成。後續推動2025年離岸風電累計裝置容量達5.6GW以上。


經濟部表示,颱風外圍環流風能強勁,離岸風電可近乎滿載發電,更有助於提昇風力發電整體效益,同時帶來豐沛雨量,也有助於水情及後續水力發電。至於風電的容量因素估計為40%,是考量台電全年調度的保守計算,從過去實績來說,秋冬東北季風時,應會更高,可作為秋冬空汙季的重要電力支援,且目前施工案場為離岸更遠的風場,可作為未來精準計算的參考。

經濟部提到,離岸風場依其能源特性及電力網絡設計,完成風力機組及連結風力機陣列海纜及風場與國內電網輸出海纜,即可併聯測試發電,有別於過去傳統電廠全部完成才發電,而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個別系統即陸續發電,所謂零星上線的講法顯有誤解。

責任編輯:玉珍


颱風擾局 4風場零星上線難救援

王玉樹/台北報導
2022年9月11日 週日 上午4:10
圖為桃園觀音海岸風電設施,非離岸風電設施。(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秋冬供電再傳吃緊,被當作新生力軍的4座離岸風電風場,計208支風機、1664MW( 166萬瓩)容量,原預期10月底前可加入供電。但因為第二個颱風梅花接近,工期恐又受到影響。加上完工後是採「一束一束」分批測試加入併聯,零星上線結果,對秋冬電力難有幫助。延誤了1、2年,大彰化風場、彰芳一期風場、海能風場、允能風場4座,預計可以在今年底前完工。其中以沃旭111支風機最多,海能47支,允能僅完成一半約40支,彰芳一期最少10支,合計208支風機可發電。

之前達德能源的允能風場因水下基礎施工兩度滑樁,合計停工超過2個月,現在已經復工。不過,今年風機達標數僅能有目標的一半。4風場,除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的彰芳外,三座原預計10月底前完成,不過先前遇到軒嵐諾颱風干擾,現在又有梅花可能報到。經濟部官員表示,工期可能往後延到11月。因東北季風即將報到,風浪加大,為免不確定性增加,將督導開發商加快。

矗立在外海的離岸風電,秋冬是運轉發電的最好時節。不過因上述因素,完工會接近年底,且即使蓋好,開發商也是5支、10支,一束一束的併聯發電,屬於零星上線。加上風電容量因素(可發電時數)僅4成,166萬瓩實際發電量並不算多,所以對秋冬缺電幫助不大。
dailoan wrote:
能源局指出,颱風外圍環流風能強勁,離岸風電可近乎滿載發電,更有助於提昇風力發電整體效益。


直接看圖最下方,滿載被 dailoan 重新定義了


Allen Yeh
allen_yeh wrote:
直接看圖最下方,滿載被 dailoan 重新定義了



不然你要他怎麼護航?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看來樓主被關禁閉,

猜測東廠馬上派另一隻網軍來支援了,但是只會機器人貼圖


【科技人帶路】見證台灣離岸風電從無到有!「沃旭大彰化風場」揭開世界級序幕

楊絡懸
楊絡懸·Yahoo財經特派記者
2022年9月14日 週三 上午7:01
沃旭能源首次曝光亞太首座世界級風場,裝置規模達900MW,從海上風場建置、輸電系統到陸上輸電設施,全數一條龍統籌負責。這座是台灣距岸最遠、安裝數量最多、施工困難度最大的風場,也是沃旭首次組成橫跨歐亞龐大施工團隊及採用包含台灣的全球供應鏈建置的風場,令人大開眼界。

台灣離岸風電「從無到有」發展,沃旭正在施工中的離岸風場,到底是什麼樣貌?《Yahoo奇摩財經》每周刊出【科技人帶路】系列,透過科技人的視角,一起來探討台灣科技產業的經營策略及細緻內涵。

【科技人金句】沃旭能源全球執行長麥茲尼博(Mads Nipper)。圖/沃旭提供、記者楊絡懸製

台中港出發:前往35-60公里外的離岸風場
從台中港出海、往返航程約10小時,《Yahoo奇摩財經》記者9月6日一早隨著沃旭能源團隊,搭乘運維作業船(SOV)「大三商領航號」,前往距離台中港35至60公里外的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親眼目睹裝置容量900MW、亞太區首座世界級大規模風場。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今年底將裝設111座風機,沃旭目前已完成安裝60座,持續把握每一個珍貴的氣候窗,全力安裝風機及風場各項建置工作。

《Yahoo奇摩財經》記者搭乘沃旭能源為大彰化離岸風場量身打造的台灣籍運維作業船「大三商領航」號出海,從台中港出發經過單趟3至4小時的航程抵達風場。圖/記者楊絡懸攝
《Yahoo奇摩財經》記者搭乘沃旭能源為大彰化離岸風場量身打造的台灣籍運維作業船「大三商領航號」出海,從台中港出發經過單趟3至4小時的航程抵達風場。圖/記者楊絡懸攝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是台灣第一座位於航道外的大規模遠岸風場,預定2022年底完成建造。圖/沃旭提供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是台灣第一座位於航道外的大規模遠岸風場,預定2022年底完成建造。圖/沃旭提供

風力發電的原理是什麼?沃旭說明,利用風的力量產生電力,需找到風力條件最好且海洋深度合宜之處,以便在海床上建置風機,同時,風電地點還需要有足夠的空間,才能安裝數百架巨大的風機。

當巨大的風機葉片藉由海風推動旋轉,並透過機艙內的設備轉為電能,旋轉的葉片帶動低轉軸,再透過變速箱將轉速提升,進一步帶動高速軸,讓高速軸帶動發電機轉子快速旋轉,透過發電機裡的磁鐵切割感應電磁場,進而產生電力。整個發電過程即「電磁效應」。所有透過離岸風機產生的電力,會被送到海上變電站,經過高壓電纜將電力再輸送到岸上;電力輸送上岸後,將在陸上變電站進行變壓,並進入公共電網為數百萬人提供電力。

「大三商領航號」運維作業船提供舒適的座艙。圖/記者楊絡懸攝

「大三商領航號」有休閒遊憩空間,提供運維工程師工作之餘的娛樂需求。圖/沃旭能源提供

「大三商領航號」內部設置健身空間,提供運維工程師閒暇時鍛鍊身體。圖/記者楊絡懸攝

一日體驗「海上的家」:揭開運維工程師日常
《Yahoo奇摩財經》記者搭乘的這艘「大三商領航號」,是全球首艘客製化台灣籍運維作業船,主要因應大彰化離岸風場及台灣海峽的特殊複雜海象狀況量身打造,可以說是沃旭運維團隊及船員「海上的家」。

「大三商領航號」總長85.48公尺、寬19.5公尺、最大吃水深度5.6公尺,可允許「大三商領航號」在2.5公尺的浪高下安全地作業,船舶噸位數為5,872噸。雖然出海的日子是在今年第11號強烈颱風「軒嵐諾」離開之後,但海面上仍有不穩定的風浪,浪高達1至1.2公尺,讓不少記者需花上力氣站穩步伐。據了解,運維作業船出海一趟,工作時間長達14天,因此,船上也設置60間運維工程師單人船艙及27間船員船艙,並提供多種休閒娛樂空間、健身設施、網路設施與多樣化美味營養的現煮餐點,備品達28天,一天可供應6餐,讓所有工作人員的身心都能維持在最佳的狀態。

運維作業船甲板及倉庫可載重噸位達2,611.6公噸,滿足長期運維補給存放需求。圖/記者楊絡懸攝

運維工程師正在推送貨櫃中。圖/記者楊絡懸攝

「成群結隊」的離岸風機
出海航行4小時後,逐漸可見「成群結隊」的離岸風機,雖然目前只有唯獨一支風機正運轉,也見到尚未安裝塔架、機艙及葉片的水下基礎,以及正在施工的船隻,但在空曠的大海中,親眼目睹一整排、一座座矗立挺拔的風機,是非常壯觀的景象,更讓人期待未來商轉後產生的發電量。這些風機型號為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SG 8.0-167DD,葉片直徑達167公尺,塔架高度約170公尺高;若加上高度80公尺的管架式水下基礎,粗略估計一座風機的整體高度,逼近樓高約272公尺的台北微風南山大樓。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建置達成多項歷史性里程碑,包括水下基礎安裝工程全部竣工,安裝111座管架式水下基礎、333支基樁。圖/記者楊絡懸攝
出海航行4小時後,逐漸可見「成群結隊」的離岸風機。圖/記者楊絡懸攝
在空曠的大海中,親眼目睹一整排、一座座矗立挺拔的風機,是非常壯觀的景象。圖/記者楊絡懸攝

可見到尚未安裝塔架、機艙及葉片的水下基礎,以及正在施工的船隻。圖/記者楊絡懸攝

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距岸最遠至60公里,風機安裝數量將達111座,是台灣、也是亞太首座世界級風場;值得一提的是,從海上風場建置、輸電系統到陸上輸電設施,全數一條龍由沃旭統籌負責。為此,沃旭首次組成橫跨歐亞龐大施工團隊,並採用台灣及全球供應鏈負責製造與建置,其中包括200家以上台灣供應商與中下游承包商,以及數十艘本地和國際施工船舶。沃旭表示,目前風場已達成多項里程碑,包括水下基礎安裝工程,如111座管架式水下基礎、333支基樁皆全數完工;另外啟用2座陸上變電站、2座客製化海上變電站,皆已通電運轉,且已安裝60座風機,111條陣列海纜中也已完成108條。

航行期間,沃旭團隊也展示SOV運維作業船配備先進科技,更在現場模擬運維工程師如何透過動態補償舷梯「走路去工作」(Walk to Work),前往巨大的海上變電站,利用「先進船舶動態定位系統」,並配備能減少晃動的「3D動態穩定技術起重機」,提升吊掛作業安全與工作效率。

海上變電站與風機的樣貌。圖/記者楊絡懸攝

《Yahoo奇摩記者》親眼目睹運維作業船使用動態補償舷梯連結海上變電站。圖/記者楊絡懸攝

運維工程師現場模擬如何透過動態補償舷梯「走路去工作」(Walk to Work),前往巨大的海上變電站。圖/記者楊絡懸攝

透過空拍照可見,運維作業船配備動態補償舷梯,讓運維工程師可以從船上「走路去工作」。圖/沃旭提供

亞太首座世界級風場在台灣首度公開亮相,沃旭能源組成橫跨歐亞龐大施工團隊,為大彰化離岸風場量身打造台灣籍運維作業船「大三商領航」號。圖/沃旭提供
運維作業船「大三商領航號」及海上變電站連結的空拍畫面。圖/沃旭提供
沃旭能源舉辦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巡禮活動,是台灣首次有風場業者公開正在建置中的大規模遠岸風場,邀請產、官、學、非政府組織、媒體等將近150人分三梯次,出海參觀工程進度,見證離岸風電「從無到有」的發展實績,並近距離觀看運維作業船及海上變電站橋接的過程。

「由黑轉綠」分享轉型經驗
沃旭能源是世界上規模數一數二的再生能源企業,短期內成功將業務重心,從使用「化石燃料發電」轉型為「綠能企業」,逐步實現2025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dailoan
台積電把風電都買走[拇指向上] .風電賣給你.風電價格 你買不起[大哭]
allen_yeh
dailoan 好笑了,風電很貴?很貴你拼命在那裡吹噓風電幹嘛?
2022年09月14日
太陽能約520萬度 電力
風電約17萬度 電力 ( 一小時充飽17萬顆 GOGORO電池)
抽蓄負載 台電往日月潭儲電約 25萬度 電力)


好棒棒喔,發電量0.013%
以後台灣未來發電就靠這個了,感謝民進黨拖垮台灣幾十年能源政策
魯拉拉拉 wrote:
好棒棒喔,發電量0.013...(恕刪)

講得驚天動地的,發起的電量真的是笑死 ,剛好搭上內政部的笑死風潮
魯拉拉拉 wrote:
好棒棒喔,發電量0.013%
以後台灣未來發電就靠這個了,感謝民進黨拖垮台灣幾十年能源政策


現在秋季了耶,還在0.13% ,真的是「笑死」了
人生有時候就只是一杯咖啡的温度如何的問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