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bcmpxij wrote:
現在秋季了耶,還在0.13% ,真的是「笑死」了

是0.013 不是0.13


與海為伍的「海上工程師」!離岸風場運維工程師工作大揭密

本文由 沃旭能源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只要你懂海,海就會幫助你。」出自海龍王彼得的金句,對於海島國家台灣的發展一言蔽之。(誰是海龍王彼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 懂 海 嗎 ?)開台灣歷史,一路以來都與海洋有著緊密連結,從以海為生的漁業,到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興盛港口貿易,啟動了地方以及台灣經濟貿易發展。時至今日,台灣期望透過再生能源邁向綠色永續未來的道路上,同樣少不了海洋的奧援。台灣海峽擁有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優良自然條件,適合發展離岸風電,隨著這個新興產業快速成長,一群特別的「海上工程師」也因應而生。他們不僅得具備機械、電力、電機等專業技能,還得擁有過人體能,更要懂得如何與海共存,才能確保離岸風場順利運作。

這群人正是「離岸風場運維工程師」!

離岸風電在台蓬勃發展,帶來龐大商機以及新型態就業機會。圖為沃旭能源位於丹麥的Anholt離岸風場。圖/沃旭能源提供
與海為伍的工程師,你聽過嗎?
總部在丹麥的「沃旭能源」已準備在大彰化地區建設離岸風場,正招募三大類運維工程師,分別為高壓設備運維、離岸風場設施維護、風機維修。那這三大類工程師主要是負責什麼工作內容呢?一般來說,高壓設備運維工程師主要任務負責操作陸上及海上的變電設備開關;離岸風場設施維護工程師負責檢修風力發電機以外的設施,確保風場設備能安全順暢地運作;風機維修工程師是要確保風力發電機能維持產能,負責風機定期檢查保養並排除故障。這些人除了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要和運維中心以及海上運維團隊共同配合完成任務,確保風機穩定運作與風場營運最佳效能。

運維工程師是離岸風場的守護者,負責設備保養維護以確保風場運轉及效能。圖/沃旭能源提供
無人機加機器人,海上工程師的高科技幫手
打破技術維修人員完全以徒手完成維修任務的刻板印象,離岸風場運維作業可能和你想像的不一樣。以擁有近30年離岸風場開發、建造、運維經驗的沃旭能源為例,在歐洲的離岸風場運用高科技裝備輔助運維作業,採用無人機與機器人輔助工程師執行風機檢修,省時省力之外,更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安全。

怎麼說呢?假設風機需要維修,較傳統的作業方式是,運維工程師需要從小型人員運輸船上攀爬10幾層樓高,抵達風機維修處,再花上一天時間進行保養或故障排除,這代表風機在維修時需要停擺一整天,無法轉動發電產出乾淨能源。但在高科技輔助下,無人機可以先拍攝葉片上是否有裂縫,再遠端遙控機器人維修,維修時間就從10幾個小時大幅縮短至18分鐘。若真要出動人力檢修,沃旭的運維工程師將會搭乘運維作業船(Service operation vessel, SOV ) 至離岸風場維修。這艘 SOV 是全球第一艘因應台灣海峽複雜且險峻的海象狀況,量身打造的運維作業船,長84.4公尺,除了船員外能載運高達60名技術人員,每月僅需靠港補給一次。

相較於使用人員運輸船(crew transfer vessel, CTV ),每次最多僅能載運24人,且需要當日來回運維港,運維作業船更為安全舒適也更有效率。更特別的是,沃旭堅持落實高規格安全標準,這艘 SOV 將配備先進科技,以下就來一一開箱配備先進科技的 SOV 擁有那些驚人功能吧!


首先,船上搭載的「動態補償舷梯」,可以從船上升高至風機檢修處時能夠保持穩定,方便技術人員從船上「走路去上班」(Walk to Work),直接抵達風機維修;第二,先進的「船舶動態定位系統」(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能夠即時修正船身、保持船隻固定,減少風浪起伏造成危險或人員不適;第三,「 3D 動態穩定技術的起重機」(3D motion compensated crane),以確保風機零件吊掛作業安全。除了船上的高科技設備,運用大數據優化離岸風場運維工作更是一大亮點。風機內所有零件裝上感測器,當風機運作時,資料便能回傳到陸上的控制中心,讓工程師能夠透過一台 iPad 就能遠端調整風機,大幅提升風場營運效率。

離岸風電在台快速成長,人才需求殷切。圖/沃旭能源提供
與眾不同的工作方式,運維作業船成為「海上的家」
由於運維工程師團隊工作地點在距離陸地35-60公里的海上,光是單趟航程就要3小時以上,還要考慮天氣以及風浪,因此為了減少離岸風場運維人員海上通勤時間,確保它們能夠有充分休息以及養精蓄銳的地方,運維作業船不僅是上班的交通工具,更是他們「海上的家」。

SOV 除了有舒適的單人房,還有專屬廚師美日提供現煮餐點,有些船上甚至還有健身房、影視廳等娛樂設施供工程師們使用,讓他們在辛苦一天後能獲得適當地放鬆和休息。因為離岸風場距離岸上較遠,因此運維工程師的工作型態與眾不同。以歐洲經驗為例,風場運維團隊採輪班制,每兩周需出海一次,在海上工作生活兩周後,就能享有整整兩個星期的休假,讓他們有更完整的時間陪伴家人、與朋友聚會,或是安排自己想做的事。

因為這項工作需要和同事長期在海上共事、共住、共同生活,離岸風場的運維團隊成員間關係緊密如家人,通常都可以培養出絕佳的默契與感情,不僅在工作上能同心協力,也常常是彼此的精神支柱。

不只要夠專業,還得體力好愛冒險
要成為一位離岸風場運維維修工程師,「專業知識」肯定是重要基礎,因此,能源公司在招募工程師時會優先考慮機械、電機、電子等相關背景的人才,或是相關設備維修經驗者;此外,工程師在工作過程中,可能需要與來自不同國家的技術人員溝通,所以良好的英文能力也是重要的學識條件之一。但即便達到以上兩個條件,可能還不足以勝任這份工作。


沃旭能源離岸風場運維工程師提供全新的工作型態選擇,適合喜歡工作有挑戰性專業技術人員。 圖/沃旭能源提供
體能,是另一個必備條件。雖然離岸風力發電機內配有電梯,運維船也配有載動態補償舷梯,但仍需在高空中工作,加上海象變化很大,因此離岸風場的運維工程師需有良好的體力和隨機應變能力,要是怕水、懼高或是不喜歡挑戰性工作的人,可能難以適應這樣的特殊工作環境。


想要成為離岸風場的運維工程師,還需要有一項最重要的人格特質「懂得團隊合作」。風機的維修和保養需要每位工程師獨立完成作業,有時也需要好幾位工程師協力合作,若自顧自地埋頭苦幹,缺乏與同事的溝通,不僅工作效率大打折扣,還可能影響共事夥伴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工作沒有性別限制,若以上提到的學識基礎、人格特質、體能要求都達到了,只要通過專業培訓,即使是目前相關產業中較少見到的女性,也一樣能勝任風場運維維修工程師的工作。

好想要成為「海上工程師」啊,該如何準備?
目前台灣離岸風電產業正如火如荼地發展,相關人才的需求也會跟著提高。那麼,如果想投身綠能產業,成為一名離岸風場運維維修工程師的話,該怎麼做好準備呢?

踏入任何行業,最重要的事莫過於「了解」。目前,沃旭等離岸風電公司的網頁上,都有對離岸風場各種職缺做詳盡的介紹,也列出篩選人才時重視的條件與特質,事先了解工作模式與內容是否符合期待並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有助於針對自己尚不足之處做培養。


沃旭能源亞太區運維總監嚴安叡(Andreas Munk-Janson)表示,離岸風場生命週期長達30年,沃旭能源是目前唯一擁有離岸風場開發、建造、運維、除役全方位商業模式的再生能源企業,「大彰化離岸風場需要有強大的在地生態系統支持風場運維,因此沃旭在風場還在建造階段就已經開始招募運維人才。」嚴安叡指出,沃旭期望能募集在地優秀技術人員,在2021年第一季加入運維團隊並接受完整培訓,2022年起便能投入大彰化離岸風場運維工作,「成為首批在台招募並培訓的本土運維菁英。」

目前沃旭也與大葉大學合作,開設離岸風電相關的課程,培育運維人才。不論是想轉職投入離岸風電或是未來想成為離岸風場工程師的你,可以多方瞭解這份過去沒有的新型態工作,看看自己是否喜歡、適合離岸風電產業。期待未來台灣外海看到越來越多本地運維工程師的英姿,乘風破浪帶領台灣航向永續綠能未來。
2022年09月15日
太陽能約520萬度電力(一小時 充飽 520萬顆 gogoro電池)
抽蓄負載 台電往日月潭儲電約120萬度 電力
風力約 1.1萬度 電力



0.059%...!
台灣能源至少被民進黨拖垮30年! 你相信以後靠風電???
魯拉拉拉 wrote:
0.059%...!
台灣能源至少被民進黨拖垮30年! 你相信以後靠風電???


風電不是不好,而是台灣有更好的選擇,

可是為了政治鬥爭,除了浪費原來核四的3000億,

花費比核四幾倍巨資,換來這種在夏天用電高峰時,反而是風電發電效率最低最無法貢獻的時候,

台電不是已經被亂搞到快破產了? 花了幾倍錢換來的是缺電,跟將來電價大幅調漲
https://youtu.be/8Cs9REDhXmQ
https://youtu.be/8Cs9REDhXmQ


全球第二大離岸風電浮吊船 台船縮時影片揭組裝過程
2022/9/16 16:07(9/16 17:07 更新)
圖為環海翡翠輪4月3日上午在台船公司高雄廠區舉行下水典禮。(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16日電)負責打造國內首艘自建、全球第二大離岸風電大型浮吊船「環海翡翠輪」的台船公司,今天公開環海翡翠輪4000噸主吊車的安裝過程,縮時影片全長僅2分多鐘,但台船實際花了快1個月才完成。台船公司今天在YouTube頻道公開環海翡翠輪4000噸OMC(Offshore Mast Crane)主吊車的安裝影片,公開環海翡翠輪OMC主吊車吊裝基座、迴旋段、塔柱、吊臂的全部過程。

影片來源:CSBC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縮時影片全長2分38秒,台船副總經理周志明告訴中央社,實際上,環海翡翠輪安裝OMC主吊車用了近1個月才完成,已是相對有效率的速度;且為確保安裝過程順利,台船專案小組事前花了半年時間,和有經驗的船東及大吊車廠商進行討論。

周志明說,環海翡翠輪的OMC主吊車安裝共有4個結構,每一層都要經過部分區域電焊固定後,才能進行下一階段安裝,並從日本租用浮吊船參與組裝;但場地附近有中鋼、中油碼頭,吊裝過程會影響大船進出,所以也歷經
周志明表示,總計這次有至少70名台船人員、約20名外籍專業浮吊船員參與安裝。由於環海翡翠輪是台灣首艘自建離岸風船,未來除了希望將造船技術留在台灣,也計畫在台招募相關科系學生,擔任離岸風船船員,並規劃海外受訓制度。

據台船官網資料,環海翡翠輪全長216.5公尺,寬49公尺,深度16.8公尺,載貨面積8200平方公尺,相當於1.3座足球場,可載貨物重最多6萬噸;搭載4000噸等級大型吊車及DP3動態定位系統,可為離岸風場開發商進行新型水下基礎和新世代大型風機的運輸與安裝作業。(編輯:張良知)1110916
allen_yeh
然後呢? 這艘船2023年初不會交給船東的....
2022年09月20日
太陽能約427萬度電力
風電約3.9萬度 電力
抽蓄負載 台電往日月潭儲電 99萬度電力


============


===============
2022年09月20日 早上 10點
太陽能約397萬度
風電約72萬度(一個小時 充飽72萬顆 gogoro電池)

======================

================

GodBless0602 wrote:
風電不是不好,而是台(恕刪)

說真的,任何的裝置都有它的功能,只是我們政府都是拿來發財的,風電是完全不好嗎?是不見得,但是看版上這些免洗帳號一直洗阿洗的,會讓人很反感,更讓人覺得有鬼
電力系統不是說誰好就全用誰,而是有一個全盤配置,之前就有人提過所謂的離峰OR高峰用電以及常備電力等,然而這些全是這些綠蟑螂所答不出來的,除了洗版還是洗版,人民真的是看不見嗎?呵


Tesla 在日本沖繩宮古島以太陽能板和 Powerwall 儲電設備建置虛擬電網 2025 年前達成能源自給率 49%
by Mash Yang 2022.08.31 12:37PM
傳送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182006
照片中提到了TESLA,包含了屋、特斯拉公司、電力、特斯拉電源牆、日本
科技應用

與宮古島未來能源公司合作中,Tesla預期在今年底前使Powerwall蓄電設備安裝數量增加至400組,並且在2023年底以前增加至600組,更計畫在2024年擴大到日本沖繩縣其他地區,預計在2025年實現全島再生能源自給率達49%的目標。繼先前在美國與太平洋天然氣及電力公司合作,透過向符合條件的Powerwall用戶付費,允許在電網較常發生停電時,透過逆向供電方式讓需要電力位置可調度使用,Tesla近期也與位於日本沖繩縣宮古島的在地能源業者合作,將讓在地安裝使用Powerwall儲電設備的用戶,可在天災等緊急狀況下將儲電逆向輸回電網。

目前Tesla在宮古島合作提供虛擬電網服務的業者為宮古島未來能源公司 (Miyakojima Mirai Energy),並且以免費形式提供安裝太陽能電力板與Powerwall蓄電設備,目前已經累積安裝超過300組。由於宮古島經常面臨颱風影響,因而導致家庭用電中斷情況,而藉由安裝Powerwall蓄電設備,將可在颱風期間確保家庭用電穩定。

而與宮古島未來能源公司合作中,Tesla預期在今年底前使安裝數量增加至400組,並且在2023年底以前增加至600組,更計畫在2024年擴大到日本沖繩縣其他地區,預計在2025年實現全島再生能源自給率達49%的目標。
================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