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前的證據:蔡英文博論題目記載於1989年出版的大英圖書館出版品

DandelionJack wrote:
本人寫的內容的重點在(恕刪)


你不用解釋那麼多啦,

反正你在261樓、284樓的貼文,

就是天外飛來一筆,

單獨點名林盈達,一個在過去這一年的論文、學位爭議中都沒有出現過的名字,

然後加了一堆影射的用語。

不管怎麼看、怎麼想,

都是「令本人覺得奇怪」啦。
果然一人藍 腦就殘


大學裡館藏論文滿坑滿谷(也不想想歷年來多少畢業生) 規定要館藏 但沒規定不會不能遺失.

沒有全面數位化的年代 論文館藏遺失 都嘛偶會發生




文憑拿到了 誰會保留自己的紙本論文? 我的別說紙本了 數位檔 我也早遺失了.

文憑 學位 有保留就夠了.



沒在社會打滾過嗎? 你只要有錢有權有勢 名校都能是學店. 小布希 不也是哈佛的



看看李眉蓁 什麼咖 都能搞到學位了
125475368 wrote:
大學裡館藏論文滿坑滿谷(也不想想歷年來多少畢業生) 規定要館藏 但沒規定不會不能遺失.

沒有全面數位化的年代 論文館藏遺失 都嘛偶會發生


圖書館館藏條碼紀錄都發明50年了
每隔幾年刷條碼盤點館藏也是基本
怎麼過去從來沒條碼也沒盤點紀錄
35年後才驚覺遺失
Panchrotal wrote:
圖書館館藏條碼紀錄都發明50年了
每隔幾年刷條碼盤點館藏也是基本
怎麼過去從來沒條碼也沒盤點紀錄
35年後才驚覺遺失


那是學校的責任 圖書館的責任 關當事人(學位擁有人)屁事?


學校證實有學位 論文很重要嗎?

李眉蓁的論文 找槍手寫的 抄的, 找得到就比較高尚?




李眉蓁 學位都沒被取消了 (中山認證 抄襲有理!)

蔡英文有被取消嗎? 沒有被取消 又有學位證明 那還鬼扯什麼

人家英文的論文 就算找得出來 你看得懂嗎?

封面 的英文 你都要查字典了 要看人通篇論文? 你什麼咖阿
125475368 wrote:
沒有全面數位化的年代 論文館藏遺失 都嘛偶會發生


125475368 wrote:
那是學校的責任 關當事人(學位擁有人)屁事?


英美國家圖書館員是很受尊重的
在沒有全面數位化的年代
論文有可能遺失
但是不可能沒有歷年紀錄
除非完整論文自始即不存在

我沒反對蔡的學位
但是顯然她的學位不是正常程序取得
Panchrotal wrote:
英美國家圖書館員是很受尊重的
在沒有全面數位化的年代
論文有可能遺失
但是不可能沒有歷年紀錄
除非完整論文自始即不存在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191009/TPGEBMVAZEN6TH3IFEZYAKR3XY/

學校證實她有學位 有沒有論文很重要?



學校OK就OK

社會上還一堆 榮譽博士勒 榮譽博士寫過論文?

有沒有學位 跟有沒有論文 一直是兩碼事, 遺失 學校都不介意 不取消了. 你們哭什麼
Panchrotal wrote:
我沒反對蔡的學位
但是顯然她的學位不是正常程序取得





這不是社會日常嗎?


她的學位是否正常程序取得 還不是馬照跑 舞照跳


李眉蓁 有退選嗎? 有成功放棄學位嗎?
125475368 wrote:
學校證實她有學位 有沒有論文很重要?

學校OK就OK

社會上還一堆 榮譽博士勒 榮譽博士寫過論文?

有沒有學位 跟有沒有論文 一直是兩碼事, 遺失 學校都不介意 不取消了. 你們哭什麼


有特權真好
Panchrotal wrote:
我沒反對蔡的學位
但是顯然她的學位不是正常程序取得
有特權真好



呵~~

真實社會就是這樣

小布希還哈佛商學院的勒!
Panchrotal wrote:
圖書館館藏條碼紀錄都發明50年了
每隔幾年刷條碼盤點館藏也是基本
怎麼過去從來沒條碼也沒盤點紀錄
35年後才驚覺遺失


根據目前倫敦大學所提供的檔案紀錄,

我認為蔡英文論文遺失的可能性有二:

第一,

是在口試委員把蔡英文博論的兩份 final copies 轉呈倫敦大學的高階學位辦公室,

辦公室紀錄完畢之後,轉送往當時負責收錄論文的倫敦大學總圖SHL,

論文可能在「離開辦公室、送往SHL、SHL收錄、SHL編目、SHL上架館藏」還沒完成的過程中遺失。

而由於在這個過程中就遺失了,

高階學位辦公室留有檔案紀錄,SHL卻沒有館藏紀錄,

也沒有轉送其中一份給IALS這回事,

因此IALS從來就沒收到過蔡英文博論。

第二,

倫敦大學的論文館藏政策在2009年2月改變,

本來統一送兩份給SHL館藏,改成直接由各學院自行館藏,

而原本已經館藏在SHL的早期論文,

則在之後數年間陸續把其中一份送回各學院,另一份則「清掉」(有些早期論文會由SHL轉送其中一份給相關研究圖書館如IALS,就沒有「清掉」另一份的問題)。

按照倫敦大學接受英國政府ICO調查時證言,

認為蔡英文博論是在這段館藏方式改變的過程中,

因為博論重新移動、重新編目、重新上架的過程中遺失或上錯架位。

另一項參考因素是倫敦大學在21世紀頭十年間開始電腦化,

圖書館館藏紀錄開始將原本打字紙本,重新輸入到電腦裡,

這也是另一個博論及其館藏紀錄重新移動、重新登錄、重新上架的過程。

倫敦大學對ICO證言所說的「館藏方式改變」,

可能也包括了這一部分。

以上關於倫敦大學博論館藏方式的資料,都來自於SHL主館回覆我的一封長篇電郵內容,

以及我在SHL、LSE的館藏系統中所查到的資料,

請參見我另一篇貼文: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959877

附帶一提,

LSE圖書館館藏系統至少可以查到有四本博論,從1970年代到2009年之前,

在LSE圖書館內沒有原始紙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