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172189 wrote:
某些段落幾乎一樣,連錯字都一樣
但余正煌說得出錯字來源,林智堅說不出來
這部分幾乎可以肯定是林智堅抄襲余正煌
別忘記,林智堅還有一篇中華大學的論文,9成以上內容涉嫌抄襲!
林智堅的中華大學論文我認為沒問題,
這我在別樓說過了,
你如果唸過研究所,
應該知道最多是違約問題而已,
是林智堅的論文被教授掛名拿來當研究報告交差的問題.
不會有著作權問題,
你竹科的著作權是來自合約,
中華大學已經違約在先,
當然最多罰違約金而已,
中華大學又不是隸屬竹科,
不是寫出來的著作權就是屬於竹科.
林智堅當時是碩士生,
只是依教授的指導寫論文,
致於論文被掛名,
或是有違約對外公布,
那是中華大學與計畫主持人的問題,
不可能取消他的學位的,
專心打林智堅台大的論文比較實際好嘛!
個人積分:2630分
文章編號:85465207
個人積分:2107分
文章編號:85465339
doc31623 wrote:
相似度高的兩篇文章
晚正式發表的那一篇就是百分之百的抄襲
其他一點都不重要
不知道是裝傻還是真不知道
不過也不重要就是了
也改變不了林就是抄襲的事實
+1
陳明通指結論不同不算抄襲 前教長曾志朗:胡說八道
記者陳宛茜/台北即時報導
2022年8月1日 週一 上午6:39
國安局長陳明通針對林智堅和余正煌的論文爭議發表兩千字聲明,認為余、林兩人沒有誰抄襲誰的問題。中研院院士、教育部前部長曾志朗認為這是「胡說八道」。身為亞洲及環太平洋地區研究誠信委員會執行委員的他表示,全世界關於論文抄襲的標準都是一樣的,是看論文內容、文字的雷同度有多高?這是用軟體比對就可以抓出的客觀事實。至於事後的解釋,「委員會不會受理」。
陳明通的聲明指出,林、余兩人的論文問題意識、研究對象與結論都不同,各有其研究發現與價值,稱不上誰抄誰。但曾志朗表示,若依亞洲及環太平洋地區研究誠信委員會((Research Integrity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Rim)對論文抄襲的標準,只會根據兩篇論文內容的雷同度有多高來判定,至於結論有什麼開創性,「那是你講的」,跟是否構成抄襲無關,「論文抄襲看的是內容,不是結論」。
曾志朗表示,若以亞洲及環太平洋地區研究誠信委員會只會針對已經登錄在案的A和B論文做客觀的比對。若文字雷同度高到不可能是隨機的錯誤,「那就一定是抄襲」,較晚發表的B作者就會被判定是研究行為不端。 至於事後的解釋,「委員會不會受理,因為那是事後處理的問題,和是否抄襲的客觀判定是不相干的」。
曾志朗再以智財局的專利權登錄為例,「誰先登錄誰就拿到專利,晚一天登錄就不算。」誰先發表論文,便是拿到這篇論文的原創,「這也是客觀事實」。
個人積分:2666分
文章編號:85465699
blood0819 wrote:
抄襲就是道德瑕疵
抄襲者跟提供抄襲者是有什麼差別?都是爛人
難道考試給看的就不算作弊嗎?
我覺得這句話是有問題的,
因為這件事不能用作弊來比喻余政煌把考試卷給別人看,
余政煌是先交論文先畢業的,
他畢業之後,
他寫的論文都可以查得到,
更何況還有陳明通這個指導教授,
所以余政煌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
論文被騙人堅拿去抄襲了,
而且余政煌也說他自己從未看過騙人堅的論文,他還強調說懶得看。
既然余政煌沒看過騙人堅的論文,
所以他根本不可能知道他的論文被騙人堅抄襲了,
直到事情爆發出來之後,
他才知道的。
我覺得這整件事最大的汙點是陳明通這個人,
不要臉到這種程度,還敢當國安局長,
有這種咖肖存在,
中華民國還能安全嗎?
好累,算了,隨它去吧。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