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的錢 是向銀行借的,每年還要付利息.
情況1: 102年底發電量2,134億度, 如果這3000億損失,也學面板廠的會計原則,五年來攤提打銷呆帳,且攤提到每一度電費裡. 3000/5/2134 =$0.28 ,加計利息後,可能每度民生電費將由現在的 $2.9 漲到 $3.2,電價將漲1成.
情況2:核四若停建後,仍有1000億的殘值可再利用的話,那電價或許不用漲到 1成,也許只要漲7%.
情況3:核四若順利運轉,每年發電量210億度, 這3000億成本就算入核四的發電成本內,分30年攤提, 3000/30/210 =0.47 ,加計利息和原料成本,營運保修成本後,核四每度發電成本或許就是$1...
核四或許 比舊核1 貴,但遠比天然氣便宜,兩者相比, 台電在不漲電價的情況下,一年可省下 500億發電成本,用來償還銀行, 過去8年的累計虧損2100億.讓台電有機會在4年後打銷過去所有虧損.
1. 核能電廠為何絕不可能發生原子彈般的核爆?
2. 台灣核電廠為何絕不可能發生類似車諾堡的核災?
3. 台灣為何絕不可能發生如日本311規模之地震及海嘯?
第1題:核電廠和原子彈同樣都是利用“連鎖反應”產生能量,但核電廠鈾燃料中能發生連鎖反應的鈾235濃度極低(只佔3%,原子彈佔99%),除非有“緩衝劑”將中子減速否則連鎖反應不能持續。原子爐中是以“水”作為緩衝劑,原子爐中有水則連鎖反應可持續,但水會將熱能移除,電廠正常運作。若原子爐內缺水,連鎖反應立即自動停止。核燃料棒在原子爐中缺水時,因衰變熱無法移除,可能融毀,發生核災。但因連鎖反應停止,所以絕對不會發生原子彈般的“核爆”,目前世界上發生過的三次核災,都不是“核爆”。
第2題:前蘇聯的車諾堡核電廠不是純粹的發電廠。除發電外車諾堡電廠還肩負製造原子彈原料(鈽239)的重大任務,其電廠設計和西方水冷式的原子爐完全不同。不但沒有封閉式的原子爐(鋼板厚20公分),更沒有圍阻體(厚達1.2公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所以核災一發不可收拾。三浬島核電廠有封閉式的原子爐和圍阻體,雖燃料棒融毀發生核災,但放射性物質全都封閉在原子爐內,未洩於外界。
第3題:地震規模與斷層長度有絕對關係,311地震發生於日本外海長達500公里的斷層。台灣斷層最長不過100公里,921地震當100公里長的車籠埔斷層錯動時地震規模為7.6,其能量不及日本311規模9地震的百分之一。此外,台灣外海斷層與本島垂直,即使發生海嘯其前進方向與本島垂直,海嘯造成災難的機會極小。
另外在分享:我就是你們所謂的核工
台電:將破產 無法正常供電 肥貓
[爆卦]核四驚爆採購弊案包商:核四運轉會大爆炸
反核或不反核其實都沒關係,重要是的是在做決策的時候,我們是否對於議題有較深度的理解,且驗證我們資料的來源,最後憑藉自己的價值判斷去做選擇,畢竟,並不是人人都是核工專家,但我們可以試圖去瞭解更多,主動去找尋資料,而不是只是聽別人講。
頗推薦這部影片:台灣,需要下一座核電廠嗎?@TEDx溫羅汀「科學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