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man wrote:
1. 如果某藥品的健保核定價是6元..如果實際進價是5元..健保局也只會給5元..這是問題的根本
2. 承上假設..如果藥商願意開6元發票..退庸1元..那醫院、醫師就"有意願"使用這種藥..
3. 承上假設..如果醫院可以找到願意賣3元的藥商..但不願意開6元的發票..怎辦?
上述第3點..很顯然..有些醫院找到解決方法..
那麼多報這3元..當然算是A健保的錢..
...(恕刪)

修正一下..
1. 如果某藥品的健保核定價是6元..如果實際進價是5元..健保局也會下修到5元左右..這是問題的根本
2. 承上假設..如果藥商願意開6元發票..退庸1元..那醫院、醫師就"有意願"使用這種藥..
3. 承上假設..如果醫院可以找到願意賣3元的藥商..但不願意開6元的發票..怎辦?
上述第3點..很顯然..有些醫院找到解決方法..
那麼多報這3元..當然算是A健保的錢..

藥品進價加上管銷運費等等. 大醫院 跟 小藥局 絕對差很多

核定藥價你要訂在哪個價格

核定的低了,小藥局小診所,通通賠錢給藥,誰肯幹??
核定的高了,大醫院當然有藥價利潤,健保局媒體就來個藥價黑洞抹黑一下,還要被人說是A健保

如果無利可圖,誰願意努力去議價,大家一起和蟹吧
大家一起COST DOWN ,來吧來吧, 這是個劣幣驅逐良幣的鬼島

延伸閱讀:
全民健康保險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
中華民國102年10月2日


abcpanadol wrote:
台廠藥也不錯比較重要...(恕刪)
其實有些醫師抱怨台廠藥學名藥效不及原廠藥(斷人財路?),進而鼓勵病人多花錢買原廠藥,這點食藥署或健保局須說清楚,這也是健保藥價的另外一個黑洞
另闢戰場 檢方追秀傳逃漏稅、開假發票

【聯合報╱記者何炯榮、林宛諭/彰化縣報導】
2014.09.27 02:57 am

彰化秀傳醫療集團總裁黃明昨雖獲重金交保,但還有硬仗要打。彰化檢方決定不抗告,但將另闢戰場,追查秀傳涉嫌逃漏稅、開假發票等弊端。

彰化市秀傳醫院是社團法人,百分之九十九的股份是黃明和與家人持有,依法可分配獲利,但須課徵百分之十七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另外,彰濱秀傳醫院是財團法人,利潤必須留在財團法人運用,不得私人挪用。

據透露,黃明和家族涉嫌成立「健活」人頭公司,是為壓低彰化市秀傳醫院的營業利潤,減少營利事所得稅,以及把彰濱秀傳的獲利「洗」到個人帳戶裡;因健活公司匯款到黃明和及其家人帳戶的資金異常才引起注意。

熟悉健保藥品採購的人士表示,醫院能壓低採購成本是經營的本事,健保署不會過問。秀傳醫療集團成立健活公司以低價採購藥品,除能賺取藥廠的折讓價差,高價賣給醫院,也能拉高彰化秀傳的藥品進價成本,減少獲利可少繳營所稅。這種手法不影響醫院營運,頂多損失秀傳少數股東權益,關鍵是能透過這家人頭公司把部分藥品價差的獲利,「洗」到黃家口袋裡。

檢調和中區國稅局懷疑彰化秀傳涉違反稅捐稽徵法「詐術逃漏稅捐」,而健活為製造營業假象,可能利用不實會計憑證,例如假發票來製造進貨事實。


新聞眼/藥價差應回歸醫院 納私囊就觸法

【聯合報╱本報記者詹建富】
2014.09.27 02:57 am

秀傳醫療集團總裁被檢調指控設立人頭公司,一方面壓低進藥價格,另一方面抬高價格轉賣秀傳醫院,外界解讀為黃及其家族涉及A健保,但檢方以背信、業務侵占罪來偵辦,是否涉及詐領健保費,還需要更多證據。

以往檢調偵辦醫療院所詐領健保案件,型態不外是醫院與病人勾串「假住院、真詐領」,或醫事人員浮報、虛報醫療費用,在藥品醫材部分則是「以A報B」,以便增加醫院或負責人等的收入。

不過,這次檢警查獲,黃明和另設一家公司,從中賺取人頭公司和醫院間的藥價差,這家公司並沒有和健保簽訂合約關係,只要秀傳按照健保規定,如實申報各項診療服務,法律上沒有作假的證據。健保署官員私下表示,若據以認為黃明和A健保,有些牽強。

但話說回來,黃明和家族設立的這家公司,進藥過程採「低買高賣」,已明顯侵蝕秀傳醫院既有的獲利,加上秀傳和台南市立醫院、高雄岡山醫院訂有公辦民營合約,可能因此造成回饋金被稀釋。因此,檢調以黃明和可能對秀傳董事會及相關市府涉及背信和業務侵占,加以偵辦。

醫院透過議價能力,取得較低的藥價,但健保還是給付原核定價,這就是所謂的藥價差。各醫院的藥價差匯聚而成藥價黑洞。為解決藥價黑洞,健保署透過定期藥價調查,取得藥廠賣給醫院的售價,再調低藥品核定價。

至於醫院透過議價能力「節省」下來的藥價,一般還是回到醫院,用來購買設備等,做為醫院發展基金。但檢調懷疑,黃明和讓利潤進入私人口袋。黃明和賺得藥價差的利潤,這和之前A健保的案例一樣,但檢調發現黃家拿去買豪宅,舉其說A健保,或許秀傳集團和與其合作的醫療院所,才是真正被A的對象。
jimmywu97 wrote:
其實有些醫師抱怨台廠藥學名藥效不及原廠藥(斷人財路?),進而鼓勵病人多花錢買原廠藥,這點食藥署或健保局須說清楚,這也是健保藥價的另外一個黑洞(恕刪)


台廠藥學名藥效不及原廠藥是事實還是謠言,只要有心 不難發現答案

至於質疑被推薦原廠藥被A錢,不爽不要用,反正你認為山寨版跟原版一樣好
反正以後也可能沒原廠藥可以用了,台廠藥加減用吧

自費用藥可以扯上藥價黑洞,這是哪門子邏輯
隨便講講 wrote:
台廠藥學名藥效不及原...(恕刪)
我的看法和你一樣,我的黑洞是指患者口袋的黑洞
但是當醫生跟你說原廠藥的必要性時,病患會不會買? (我認識秀傳體系醫院的主治)
因為沒有利潤(?)藥商一直叫不進了,以後也吃不到了,(我是很懷疑,以台灣人的藥物依賴性)没錯,如果是有差,藥價自可調整(這樣也對健保戶公平),但是如果藥效一樣呢?該有人現身說法
還是那句話
記者到底有沒有常識
A健保的錢


一種制度不可能完美的
但台灣很喜歡仇富人
很多好藥
藥商不肯賣
倒霉的是那些肯花錢自費的人
也買不到
誠心發問,推動多年的醫藥分業,是否能夠避免這樣的問題?

不論醫院診所的規模大小,都不經營自家的藥局,而獨立經營的藥局
大規模向藥商進貨,壓低藥價,再以健保局核定的價格賣給醫院,這
樣不論醫院和診所的規模大小都是同藥同價,還可避免醫師和藥商間
的利益輸送?

當然這樣會擋人財路,沒有人會這麼做,但從健保局和民眾的立場,
應該值得考慮。
js4042 wrote:
誠心發問,推動多年的醫藥分業,是否能夠避免這樣的問題?

不論醫院診所的規模大小,都不經營自家的藥局,而獨立經營的藥局
大規模向藥商進貨,壓低藥價,再以健保局核定的價格賣給醫院,這
樣不論醫院和診所的規模大小都是同藥同價,還可避免醫師和藥商間
的利益輸送?

當然這樣會擋人財路,沒有人會這麼做,但從健保局和民眾的立場,
應該值得考慮。...(恕刪)


這個問題有點複雜,
不是三言兩言就可以解釋清楚的。

1、聯合採購在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了,
對小診所而言,是好事。
所以秀傳醫院也是有把藥賣給其他診所一樣。

2、以藥養醫
目前健保給付給醫師的診療費偏低,
所以造成醫美大流行,
外科、婦產科等找不到醫師。

大醫院不可能聯合採購,
因為大醫院也要賺取差價,以養活醫師。

3、聯合採購,最終還是會變成大盤、中盤,
利潤導向,變成另一個財團,走回原頭。

4、另一個參考是政府中信局採購,政府議價,
然後各個機關團體依此價錢當作參考,可向各家業者採購。

5、藥商的成本很難計算,有太多的隱藏成本,
你知道的,什麼捐款的。
健保局一直想得知大醫院的採購成本,但要不到資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