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從大陸的貿易順差有多少可以去查,當對手少了關稅的成本,如果你是進口商你會買必須多付關稅的台灣東西嗎?不要提以前台灣沒簽FTA、沒大陸市場等等也如何可以過,重點是以前對手也沒有簽如FTA的東東,當時大陸也還是封閉市場,更不用說她是目前世界的主要經濟體了,又是同文同種,又在隔壁。
有人說創新、提高附加價值,但傳統行業如石化產品如何創新?你會創新,對手不會嗎?當在台灣缺少了競爭力,結果就是有能力的大企業早就全球布局,台灣生產的沒競爭力,就縮編甚至關廠,中小型企業沒辦法全球布局,又缺少大陸市場,只靠台灣,沒那經濟規模,搞不好被進口貨打死,所以也關廠,然後有能力的台灣年輕人只好到大陸、東南亞、市界各地謀生,留下的是老一輩、沒有職業競爭力的、或少部分不願離開台灣的人,相對島內的內需也會衰退,台灣沒有了經濟,離統一也不遠了。
至於有辦法的人有沒有差?應該沒差,記得印度、墨西哥都有世界排名很前面的富翁,畢竟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比個人還是大很多,只要有辦法撈到到時台灣的少許油水,個人還是會很有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