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生目睹:學生科展 教授爸教作假

我那個時代 我小學沒補習 每學期都第一名 我也很難理解考試如何才能不滿分 題目都那麼簡單 為什麼還要補習

killy_chu wrote:
美國的教育本來就是...(恕刪)


其實不要被美國這些頂尖學院的學費嚇到, 只要資格夠進得去, 很多跟本就不用擔心錢. 以前摩納哥王妃葛莉絲凱利的兒子, 現在的國王在美國唸的那所學校, 進他官網還能線上計算進去的獎助金多少, 有興趣去算算看, 管它學費一年台幣兩百萬, 不會唸不起, 學費一樣多, 可是越窮獎助金越多. 他們的龐大校產都是校友捐來的比較多. 要不然一千多學生, 怎麼搞出近千億台幣的校務基金. 收個有潛力的學生, 幾十年後等他飛黃騰達了, 再捐大錢回來, 有遠見的學校當然是這麼做.

es4241 wrote:
有兩種平等,一種是...我兒子就是靠推甄上了他的第一志願(他的程度,純靠聯考應該辦不到),
但我還是暫成恢復聯考,廢除一綱多本,
不要剝奪貧民子弟平等受教育的機會.(恕刪)


+1

國外有些制度台灣不能用,但是可以參考
我朋友瑞士理工學院畢業,
他說入學時班上近200位同學,
畢業時只有 50位左右,其他的都被淘汰了

cman4434 wrote:
台灣這套由美國引進的...(恕刪)


美國這套制度有個但書,假如你能力夠去跟學校申請,學校有義務幫你尋找這些資源

只是到了台灣卻變成仰賴雙親的資源人脈

wkh2006 wrote:
+1

國外有些制度台灣不能用,但是可以參考
我朋友瑞士理工學院畢業,
他說入學時班上近200位同學,
畢業時只有 50位左右,其他的都被淘汰了


在台灣, 學生就是財神爺, 沒學生沒收入, 想要當掉學生, 教授可能先跑路, 所以現在很多大學上課是, 台上講台上的, 台下睡覺滑手機!!

cman4434 wrote:
在台灣, 學生就是...(恕刪)


我猜美國的有錢學生也是財神爺,例如台灣某有錢人在美國很快就拿到博士,
大家都猜他老爹有捐錢給學校.
我知道你心裡有想到一個人,...,這是你自己想的,不是我說的.

或許學校向有錢人要錢,錢捐得夠多也可以畢業.另一種的,例如籃球明星的入學及畢業,或許也是循一種特例.
而向一般學生不會這樣,還是要程度夠才能畢業.

德國/瑞士的公立大學經費由國家給,據說非常嚴謹.聽說德國大學只要有一科當掉就必須離校,
只好找其他大學要不要收.不曉得網友有沒有親身經驗分享在德國讀大學的經歷?

像這種教授爸爸幫忙做科展的,我想在德/瑞應該無法立足.

INNOCE wrote:
2015-04-30...(恕刪)


本來就沒絕對的公平

教授跟教授的孩子

工人和工人的孩子

長大後誰學歷會比較高

有很大的比例是教授的孩子

這沒啥不歧視的

生活環境、大人灌輸身教言教、與財力

都會造成日後學習成果很大的差別

但學歷不等於成就

還是有很多學歷不高的人長大開公司

請很多學歷高的人幫他做事

由該新聞就可以看出

教授已用自己的觀點

告訴小孩要如何贏得評審青睞

直接總結自己經驗讓孩子不用經過錯誤在學習

如果是一般的孩子就要比很多次

才能總結自己的比賽經驗

知道要如何讓自己的作品吸引人讓評審打高分

這就是比賽

比別人好就行了而不是考公民與道德

另外從我小到大的比賽經驗

高中以下真的很少是學生自己做出來的

除了少數的天才兒童,在比賽現場

常常看到比大學生還厲害的東西出現

一個學生一天時間有限竟然可以做出

比大學生花了半年做出的東西還棒

你說大學生蠢嗎?

還是國中生是天才?

所以說呢真相是什麼....

而且其實很多作品還是老師

一代傳一代

每次做些微改良就在出來比賽



~01呀 你甚麼時候要改進 換一次頁花了我4秒鐘~

wkh2006 wrote:
+1國外有些制度台...(恕刪)


現在國立大學中段班之前的學校,某些工程科系,早就開始這樣作了

前幾天北市府那個大巨蛋模擬就是這樣呀
上面所說的那些學校科系,碩士班只作到模擬,是不能畢業的

所以北市府那個模擬,根本就是拿出來給人恥笑的

killy_chu wrote:
現在國立大學中段班...(恕刪)


在台灣,這二十年來 「垃圾進,垃圾出。」 已經是教育的特徵了~
killy_chu wrote:
現在國立大學中段班...(恕刪)


這樣很好,正課好好認真讀, 讀不好就當掉,
才不會發生有人這麼閒,用課餘時間不到一年就研究出癌症標靶藥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