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p2600 wrote:
想要拿日本麥當勞為...(恕刪)
Unauthorized implication
maken wrote:
無意間看到一則新聞,說是『日本麥當勞在去年(按:2014)夏天爆出使用過期劣質雞肉、之後又在今年(按:2015)1月發生商品混入異物等事件,導致品質招牌蒙羞、日本民眾抵制拒吃,也拖累日本麥當勞今年度(2015年1-12月)淨損額恐達380億日圓、將連續第2年陷入虧損』。此外該報導也指出,以是之故,美方麥當勞有意出售持股,讓出經營權。
我想到的是:這如果在台灣,會不會有很多民眾,幾個月過去就「不計前嫌」呢?會不會促銷一出來,就反而一窩蜂搶入呢?會不會還在說雞農是無辜的、上游物料業者是無辜的、麥當勞員工是無辜的?又或者,根本就不會有什麼有效的抵制出現?
maken wrote:
如果有戶單薪家庭,父親貪瀆獲罪,他的家人不僅連帶要受家庭破碎之苦,經濟來源也馬上會出現問題。對他的家人來說,也很無辜吧。但,可以因為「家人很無辜」就不制裁父親的罪刑嗎?
maken wrote:
大部分施加在罪犯身上的刑罰,其實對苦主本身的「受害狀況」來說,不太可能有什麼實質幫助或改善。可是一方面,這些刑罰符合人類冀望伸張公平正義的強烈傾向,多少能撫平被害者及其家屬要求施害者付出代價的情緒訴求;二方面,根據〈自私的基因〉、〈德行的起源〉這些經典書籍所介紹的演化理論,懂得適可而止的報復主義,長期來說不論對個體或族群都是最佳的適應策略。所以,刑罰仍是必須的手段。
新聞網址: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3b86e817-db84-4460-9819-9d1826e125dd#ixzz3w8qzGoFG
maken wrote:
一樣,我沒有提到任何廠商。如果有,也是回應別人提問而發。
maken wrote:
我的重點很簡單:有食安問題的廠商,消費者是否該抵制?是否不應簡單地因促銷活動被籠絡?是否不應廉價地顧及業者周邊的相關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