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lin wrote:\台灣走社會主義?...(恕刪) =.=" 吐血偏向社會主義不是走向社會主義,跟統獨一點關係都沒有,社會主義跟獨裁或民主八竿子打不著,德國、北歐都是偏向社會主義的國家,高稅收帶來高福利。
jinlin wrote:台灣走社會主義?是傻了嗎?有誰不想自由民主?別整天想統戰台灣人很愛抱怨,但實行民主以來,政治跟經濟基本上還是很穩定. 全民健保也算部分社會主義所以是傻了嗎?------------------政府不要再偷懶了只想發錢了事買房是其次快幫民眾想想"一個家庭夫妻2人都上班小孩怎麼養?怎麼顧?"
flyingf wrote:很重要的一點,台灣到底要不要走偏向社會主義,有沒有能力走這條路。...(恕刪) 不管偏左或是偏右的執政人士,應該都不敢跟你講台灣要學北歐的社會福利模式只有在野想要拼版面或者是白目的人才說要讓台灣變成瑞典第二一個沒有天然資源或是祖產的小島,想要創造高社會福利制度很難的不過修正式的社會福利制度其實可行...標準的社會福利主義國家,是讓每個人都有基本無虞的食衣住行,但是你想要有高收入就是要負超高稅負,所以會給我們吃大鍋飯的印象,好事者愛批評這是懶惰者的天堂,人民缺少競爭力,所以沒有天然資源或是充裕國庫或是龐大國土,很難實現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就是每個人自由競爭,拼一口飯吃,靠資本或是知識努力往上爬,問題是現在全球都出現後遺症,就是資本所得大於勞動所得,導致社會階級僵化,基層人民因此充滿反政府的情緒修正式的社會福利國家其實可以參考一下新加坡他們的確有公屋公積金,也有略高的稅負,但是在自身沒有天然資源的情況下,他們用更強大的手段逼人民往上爬,用嚴苛的教育考試制度讓你從小到大學畢業都沒法子放輕鬆,用高額牌照稅抑制汽車數量避免交通負擔,開賭場還不給人民自由使用時間,進口外籍勞工卻不給予最低薪資,總之就是一整個嚴父的概念不是社會主義政府那種慈父風格,也不是資本主義政府那種偏心風格
lin325 wrote:您提到另一個重點,那麼已經生的沒得領,只有沒生的有機會領,又是另一個公平正義的問題,所以?,...(恕刪) 您要提到公平正義,那為什麼是18歲?應該全民都發吧。所以先弄清楚發這3000的用意和目的是什麼吧......
有些收入比你少的,孩子不見得生的比你少,那這群人怎麼渡過來的?以前多數父母都普遍比現在窮,孩子也沒少生,又是為什麼? 以前的費用沒那麼高?還是以前沒有那麼多的物質可以享受?不願意犧牲自己現在的享受去養下一代的人才多的是。
ken0116 wrote:有些收入比你少的,...(恕刪) 以前沒智慧型手機 一樣生活現在叫你不要用 如何?以前沒個人電腦 一樣生活現在叫你不要用 如何?以前沒讀小學 一樣生活現在叫你小孩不要讀 如何?---------------------硬要生 你把他丟醫院不要管 他也是可以活硬要生 你丟給你的父母 不要管他 也是可以活你願意 不代表其他人願意單單用"想多享受"來推測別人的顧慮 太武斷了些
kira0403 wrote:日本年金大部分並不是自己去繳的,只要有在工作,公司會直接從每月薪資中代扣繳交....對於我們這些外國人來說,就是繳辛酸的...因為我們不太可能繳30年以上,根本領不回來.......(恕刪) 日本的年金好像有點複雜 我記得還有一種叫做郵政年金 也不知道是不是總共3種,反正就是自己口袋掏腰包
水云 wrote:日本的年金好像有點複雜我記得還有一種叫做郵政年金也不知道是不是總共3種,反正就是自己口袋掏腰包...(恕刪) 其實很簡單的,日本年金主要分三種,1,国民年金-沒工作的人自己去區公所繳納投保(印象中這應該是唯一可以自己選擇繳不繳錢)2,厚生年金(一般上班族繳的,每月直接從薪資中扣除)3,共済年金(公務員專用)・国家公務員・地方公務員・私立学校教職員郵政民營化後,郵局員工不算公務員,歸類到厚生年金去了您說的郵政年金,應該不是大家討論的年金制度,比較偏向郵局自己辦的保險年金(有點像儲蓄險)提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