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華航工會罷工的手段合理嗎?

手段沒有什麼不合理的
我很想看看今天年終領多少
發太少不曉得會不會再來一次啊?

kaod wrote:
幾十年來都是企業工會...(恕刪)


確實是舊工會不好才要成立新工會阿
我轉PO的文章裡面有提到
1988年 華航前董事長、當時的副總稽核李雲寧擔任發起人,成立華航工會,工會理事長由公司指派,工會參與人員也全是公司主管;你認為這種結構的工會對基層人員會有什麼幫助?


華航2011年營收達800多億,創歷年新高,2012的年終獎金卻縮水到2.5萬元、考績「甲等」以下沒有考績獎金,員工反彈後,工會卻對外表示「公司稱虧損二十億元」、「領到2.5萬元者是極少數」;2013年,華航惡意解雇空服員卓棕偉,華航工會代表在人評會上不僅不予相挺,更是要公司「勿枉勿縱」;2014年,華航再度創下歷史新高的1,500億營收,2015年的年終獎金卻「灌水」,將福委會的三節獎金與春節獎金都算入年終獎金,等於要員工「拿自己的錢發給自己」。而這誇張的年終獎金發放方式,卻是華航工會與公司協商而成的。

「這樣子的工會沒有辦法代表基層勞工的聲音」,空服員工會秘書長林佳瑋說,華航工會不僅沒有去處理基層勞工的問題,許多對員工不利的勞動條件都是華航工會同意的。她說,華航工會到現在還是有些會員代表是公司的管理層,也有「蠻多人透過華航工會,最後升到管理階層」。機師工會新聞聯絡人陳祥麟說,很多華航工會高層都將工會當成跳板,本來可能只是座艙長,但在工會時以不變應萬變,乖乖聽公司的話,卸任之後就高升至副理以上的高階主管。

也因華航工會根本不幫華航基層勞工爭取權益,當會員遇到勞資爭議時,連最基本的勞資爭議調解都不願幫勞工送,造成許多華航員工大為不滿。2013年,華航空服員成功奪取華航工會三分會主導權,開始以「華航三分會」名義進行抗爭。例如2015華航年終獎金「灌水」後,三分會發動尾牙抗爭行動,抗議「灌水」的年終獎金。

2015年中,空服員仍面對非常多休息時間、工作時間的勞資爭議,林佳瑋表示,空服員雖能以三分會的名義進行抗爭,但三分會終究只是華航工會分會,沒有獨立法人身分,無法合法進行勞資爭議。為了「取得合法爭議權」,空服員決定要自己成立工會。
jack9188 wrote:
國外針對大眾運輸的罷工都會提前通知,
這次工會的罷工是用突襲的方式,

這點我真的無法原諒,勞資糾紛本來就是勞資協調,要罷工也沒差,提早告知讓旅客可以不買華航機票,一樣可以對公司經營造成壓力。

這擺明了就是陰旅客一把,以加大壓力。我想華航後續還有這種不合理的抗爭行為,我應該不敢再買華航的機票了,只有華航虧損裁員,才能教訓一下這個從上到下不把旅客權益當一回事的公司。
沈默的多數當然會覺得「發出聲音」是種不合理的行為。就像籠中的鳥以為飛翔是一種病。

kuoyuan1 wrote:
這點我真的無法原諒,...(恕刪)


要多早說要罷工?
還是罷工前要先消耗所有班機?

華航高層不盡早處理,反而放任事情演變成罷工局面
不也是想利用旅客的不便,把壓力轉向罷工的空服員上面

kuoyuan1 wrote:
這點我真的無法原諒...要罷工也沒差,提早告知讓旅客可以不買華航機票,一樣可以對公司經營造成壓力。...只有華航虧損裁員,才能教訓一下這個從上到下不把旅客權益當一回事的公司。(恕刪)


+100
leonheat03 wrote:
要多早說要罷工?還是...(恕刪)

你是說以前的 還是新上任的
今天飛機仍然是停飛喔

早點說有什麼不對?
給大家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 有那麼難?
搞得地勤手忙腳亂的 對整個華航有幫助嗎?
945368 wrote:
旅客做錯了什麼事?地...(恕刪)

現階段還搞出 同工不同酬
內部矛盾啊

基本上這手段不可取
工會要爭取員工的權益,本來是正當.
可是手段不對,要罷工可以先公布時間沒必要突然宣布,
這對那些安排好行程的旅客是一大影響,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
還可以受到那麼多人的認同,好像現在社會上只要搞社運都是對的,
就算手段是錯的也是一堆媒體將這行為推崇為勞工的勝利.
搞不懂這樣的突然罷工已經讓人留下一個印象,未來出國一定不選華航,根本是公司與勞工的雙輸,怎會是勝利

這麼自私的行為還受到推崇,是台灣人沒腦還是有人也是為了自身利益在炒作議題.

ML-108 wrote:
基本上這手段不可取...這麼自私的行為還受到推崇,是台灣人沒腦還是有人也是為了自身利益在炒作議題..(恕刪)


短視近利的社會價值和高顏質的完美組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