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newbie wrote:
此外,從幾乎滿載到歸零可能只要半小時,
而且發生的時間還無法預測。


首先如果要佐證滿載到歸零只要半小時,
可能不能只用某地的風機
而必須使用總量的數據

另外以目前的氣象預報技術
對於風力的大小是可以提前初估個大概
因此如果真的有半小時歸零的情況,
問題會發生在其備用機組的升載能力是否可以滿足需求
特別是把太陽能的情況加進來時
剛又去抓了一下海洋竹南還是0...
今天陸地的風不小了...離岸不應會如此
不會真給山竹吹壞了不敢寫?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06&cid=406&cchk=b6134cc6-838c-4bb9-b77a-0b0094afd49d



看樓主的紀錄山竹之前平時還有小波...山竹來之後就沒了....

lutin111 wrote:
今天陸地的風不小了...離岸不應會如此
不會真給山竹吹壞了不敢寫?


苗栗沒風!
看陸機與風機差別
可以觀察 苗栗竹南 與 竹南海洋
兩者的位置接近,一個在陸地,一個在海上
過客4112 wrote:
苗栗沒風!看陸機與...(恕刪)

龍威後龍也在苗栗
風場沒風...不是風場有風....可能不是正解...白天海風會網陸上吹....離岸應更多才是..

01newbie wrote:
至於『平均』發電量,台電遲早會公布
我取這些數據的目的之一,



很遺憾台電不會公布,海洋竹南是私營企業,台電無權代別人公布
能源局也不會公布各別風場的發電.

兩樣都是我親自向他們問過的.
stunmaker wrote:
很遺憾台電不會公布,海洋竹南是私營企業,台電無權代別人公布
能源局也不會公布各別風場的發電.
之前有一則新聞

風機有助夏季供電 經部:平均容量因數達22%
2018-08-20 21:40中央社 台北20日電

政府積極發展綠色能源,但風力發電在夏季發電量少的爭議卻未曾停歇,根據媒體報導,風機在夏季平均容量因數僅14%,在用電高峰的夏季無用武之地。

對此,經濟部能源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澄清,根據目前已商轉的2架離岸示範機組運轉資料,去年5到12月間平均容量因數分別為23%、28%、11%、34%、14%、66%、62%及68%。

= = = = = = = =

新聞中提到的『2架離岸示範機組』難道不是海洋竹南那兩支?
還是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機組?

其實,我就是看了這個新聞,
才會想要追蹤風電發電量。
媒體報導夏季平均容量因數僅14%(所有風機?),
結果經濟部出來說有22%(離岸風機?),
我還有看到只有5%的報導。
所以,我要相信誰?
目前我想做的是,
先確定現在每10分鐘公布的數據
與將來公布的歷史數據是相同的,
之後再針對公布的歷史數據分析。
01newbie wrote:
之前有一則新聞

風...(恕刪)


加油!長期關注!

01newbie wrote:
媒體報導夏季平均容量因數僅14%(所有風機?),
結果經濟部出來說有22%(離岸風機?),


應該是,
我剛剛算了一下
去年所有風機5~9月的容量因數是12%
而今年的5~7月有15.4%


01newbie wrote:
新聞中提到的『2架離岸示範機組』難道不是海洋竹南那兩支?
還是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機組?



你搞錯了,這個數據之前的風電討論串已經提過很多次
是能源局自己主動提供的新聞稿,但各風場單獨發電量在公告的能源局月報中是沒有的.

因為能源局只給不滿一年的數據,我寫信去問今年的數據被拒絕.
lutin111 wrote:
雖然輸電線路要改是不可能...不過真的很建議台電能給用戶選擇要買那種電....
核能%+風力%+天然氣%..


線路不能改但緑能電價可以認購、有些企業像台積電一年都認購數億元綠電價

還有在用電計費方面要改成選擇那種電價計費也是很簡單、要不要做而已

一直都有個想法,支持綠能的人用電要以綠能電價計費才有那個資格出來説嘴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