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超買而已 wrote:
煩請版上的「專業人士」釋疑
那我就一步步分析給你看.
只是超買而已 wrote:
英國2017年離岸風電競標,得標價為每度電 0.0575 英鎊,相當於新台幣 2.19 元。
英國2019年離岸風電競標,得標價為每度電0.045英鎊,相當於新台幣1.72元。
錯.
CfD是用2012年英鎊價格基準,這次得標價相當於0.055英鎊,等於每度2.09元新台幣.
此外2017年第二輪CfD補貼2.9億英鎊,2019年第三輪CfD補貼6000萬英鎊,某些人
卻把這些自動過濾.
只是超買而已 wrote:
台灣在2018年用盡全力協助廠商取得的550萬瓩離岸風電,每年發電4200小時,將要至少花掉全民的電費1100億元。
還是錯.
滿發4200小時的算法出自審定會第5次會議

那是「風速最高兩個風場」的平均!! 王明鉅移花接木,把極端值當成平均值,
全部容量都算進去. 實際上的平均滿發小時是多少?

答案是3731小時! 整數3750計算,容量因數42.8%.
只是超買而已 wrote:
這些電只要一座核四電廠就能供應。電費更只要花掉全民400億元。每年光是因為離岸風電與核能電力的差價就高達700億元以上。
繼續錯.
假定核四跟離岸風電都是200億度,核四均化成本2元,即王明鉅所稱400億元,
離岸風電每度4.46元(詳細計算請見本人懶人包),故價差為200億*2.46=492億元,
非王明鉅所言700億元以上.
只是超買而已 wrote:
光是廢核再加上550萬瓩的離岸風電與2000萬瓩太陽光電,2025年全台灣人付出的電費,就要比2018年整整多出2400億元。
經濟部已公告2025年電價上漲三成.
只是超買而已 wrote:
看到2018年美國的離岸風電躉售電價一度2.4元,2019年英國的離岸風電一度1.7元。
看到美國照樣擁有20%的核電,看到英國、日本、南韓照樣也有20%以上的核電。
美國的RPS制跟台灣FiT制無法直接比較,各州政策跟標準也不同.
只是超買而已 wrote:
又老、又窮、貧富不均、再加上低薪與高房價讓年輕人老是怨嘆沒希望的台灣,不但用最快的速度向老外買離岸風電,更把日本、南韓、英國這三個島國都不敢廢除的核電棄若敝屣。
王明鉅不敢說的真相是英國離岸風電幾乎都是外商蓋的.
只是超買而已 wrote:
還是說
沒什麼好生氣的......
看完我揭穿王明鉅一連串的謊言,請問你是否覺得生氣?
如果你認為我造假,歡迎提出證據反駁.
補充王明鉅過去的精彩表現.....

真相是2017年德國賣法國17.5TWh,法國賣德國3.8TWh,2018年法國繼續向德國
買電,即法國連續七年向德國買電.


王姓電盲發揮其一貫水平,將Cross-Border Physical Flow誤認為電力交易(Commercial
Flow),鬧出驚天笑話.
王明鉅2018年終搞笑.


王明鉅再度演示精采搞笑

償金(租金),國產署說明
商轉前(獲許可至取得電業執照前):
籌設使用範圍之發電廠廠址面積(請依申請籌設許可土地範圍圖說計算)x每1萬平方公尺
新臺幣222元每年收取
商轉後(取得電業執照至執照期限屆滿前):
以每度電0.0415元計算前一年度償金,通知使用人限期繳清
問題15估算年發電量201億度,商轉期間每年租金8.34億,20年共167億,絕非王姓電盲所言
沒收半毛租金.
電業執照屆期後:
離岸風力發電範圍之售電金額(營業額)x2%計算前一年度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