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E的學位證書真的一生只能申請補發一次?

turtlins wrote:
但這起事件中,一堆博士、教授,或是自稱博士、教授,卻讓我們以為博士最重要的訓練就是把格式、拼字弄好,而不是對自我主張的認真講究。


你想了解內容的話,可以去看"童溫層"。

自我抄襲、抄襲1984年後的文獻、對GATT的重大誤解、回國時間兜不攏、違法兼職、亨利魯斯獎學金等等,都是同溫層率先揭發的。
我們會不會對turtlins太嚴格了?
或許有些人只是圖個溫飽...唉...

ohmoto_tw wrote:
你想了解內容的話,可...(恕刪)
turtlins wrote:
對自我主張的認真講究...(恕刪)

從你文字上看到這句真的覺得很誇張....
上次不想回應 是從 賽義夫的學位(他指導老師後來的下落)開始
從你的文字中,似乎看到一個論文被代筆 拿到的博士學位
是不該被譴責且是一個常例....

因為 我一度困在賽義夫的學位是否該被取消的"謬思"中
直到我去旁聽一些以前老師開的課,然後請教他的講法:錯誤也是歷史,不該被抹殺,更該被警惕

當你講出應該對"自我主張的認真講究" 卻不去看蔡總統的學術成績
不覺得很誇張嗎? 他的cite 次數極少
他的博士論文在近半年之前甚至甚少人看到
多數的論文閱讀(非博士)只能來自於政大 台大的期刊...
而近來的討論,更坐實了蔡總統的學術貧乏
不斷的自我抄襲(引用),一篇論文翻譯自另一篇論文的小節...
這樣的研究態度 你說是"自我主張的認真講究"?
是在諷刺嗎?

或者敝人對於經濟相關知識的不足 但是 我至少知道
GATT 東京回合 不可能是"甘迺迪回合"
這樣的錯誤,那個論文還能見於他的政大論文 以及博士論文
怎麼可能過的了口試?!
這種錯誤竟然送到LSE (後寄版本)沒修掉(也就是說照蔡講法中 他的博論複製版本)
也能夠說是認真?講究?

誇張....
蔡英文有沒有通過口試都是個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人認真地聽過蔡英文的oral?
我不太相信那是康乃爾大學+LSE

dgame wrote:
從你文字上看到這句真...(恕刪)
turtlins wrote:
看了幾位常客的留言,...(恕刪)

考證癖你學校受訓應該是這樣質疑事情的喔。
蔡英文證書跟一般證書有什麼不同
你的說法就像有人指著國王沒穿衣服,有個大臣跑出來說對啊大家就是沒穿衣服過活,你看這位大臣沒穿鞋子、你看這個大臣沒戴耳環、你看這個大臣沒戴眼鏡、你看這個大臣沒穿衣服、你看這個大臣沒穿褲子所以大家都是沒穿衣服的。
你知道台灣有幾個博士嗎?142萬個世界全球第四密度,這樣想糊弄大家那是不可能的,加油好嗎?
隨便路上掉個磚頭都打到博士的時代想騙這種東西是很難的好嗎?
魯拉拉拉 wrote:
Dear XXX:

Thank you for taking your time to give respond on this matter.
Per the regulations, only one replacement certificate will ever be issued to an applicant LSE stated, can you clarify and confirm if only one replacement certificate will be issued?
Is it possible for a PhD graduate to apply second replacement certificate since the first one is lost?

Please kindly advise. Your prompt reply is appreciated.


你這問法,我在第一封信裡已經問過,回信的是另一個人,她的答覆是:The degree certificate is a legal document and there can only be one copy in circulation at any given time. Unless the certificate is lost, the School will not consider producing a replacement copy.

於是我接著寫了第二封信,用具體的模擬狀況請教她,然後就換另一個人回了我第二封,也就是我前面貼的那封回信。

你的英文確實比較漂亮,所以我建議你直接寫信去問,信箱我在第一篇貼文已經提供了。
turtlins wrote:
因為LSE的證書補發申請表格下面有一條聲明:

Only one replacement certificate will ever be issued to an applicant....(恕刪)


樓主有注意到這個字嗎? 況且樓主你得到的回答就是在林環牆教授的調查報告內所提的第二個問題, 請蔡同學提出補發申請書證明, 因為補發看來是很嚴肅的事, 不是隨隨便便口頭講一講,mail寫一寫就可以的

整個論文門最簡單的就是蔡同學拿出當初"那本"號稱可以得到"1.5"個博士學位的正本打臉這些彭P這些獨派人士, 結果蔡同學一再迴避, 心態就像七種武器之首的折凳, "就算警察抓到也告不了你, 反正就是不承認, 反正就是設機密, 怎樣"

綠蟾蜍,綠蟾蜍,塔綠般最愛綠蟾蜍
你的第一封信可能意思沒有寫得很清楚,所以對方回的曖昧不明
我只是把目的寫的更清楚些,已經發信給LSE,不確定能不能收到回信

turtlins wrote:
你這問法,我在第一封信裡已經問過,回信的是另一個人,她的答覆是:The degree certificate is a legal document and there can only be one copy in circulation at any given time. Unless the certificate is lost, the School will not consider producing a replacement copy.

於是我接著寫了第二封信,用具體的模擬狀況請教她,然後就換另一個人回了我第二封,也就是我前面貼的那封回信。

你的英文確實比較漂亮,所以我建議你直接寫信去問,信箱我在第一篇貼文已經提供了。
dgame wrote:
從你文字上看到這句真...(恕刪)


你要對蔡的論文內容怎麼評論,我沒意見,那不是我的專長。

但我覺得你要嘛是故意轉移焦點,要嘛是習慣性思考混亂。

我在說對自我主張的講究,講的是這些教授、博士在質疑蔡的論文時,並未多方檢驗自己的質疑是否能夠成立、是否有反證。

比方說,徐永泰、劉重義博士質疑蔡的論文有雙邊對齊,認為那是後來的電腦排版才有的功能,所以證明蔡的論文不是1984年寫出來的。但他們卻沒有去查證同時期其他論文一樣有雙邊對齊的格式。LSE論文網上可公全文下載的三篇1984年博論中,就有兩篇有雙邊對齊格式。

比方說,彭文正嘲笑蔡的黑皮論文封面連校名都寫錯,寫成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少了and Political Science,他卻沒去查證其他論文有很多也是和蔡同樣的寫法,甚至LSE的美國校友會正式會名也是同樣寫法。

比方說,一堆留美、留台博士,甚至已經當了教授、指導過許多博碩生,質疑蔡的論文沒有口試委員簽名,不可能是通過口試的論文。但他們沒有去問問LSE的校友,他們的論文是不是本來就沒有口試委員簽名。

比方說,徐永泰、林環牆、彭文正及許多博士、教授質疑蔡的論文有手改痕跡,不可能是正式論文。但他們卻沒去查證其他繳交館藏的LSE論文也有不少是有一堆手改、手補,情況甚至比蔡還嚴重。

比方說,很多人嘲弄蔡拿出來的論文原稿有立可白,說立可白是後來才有的東西,但他們卻沒去查證,早在1970年,LSE就有博論上有明顯的立可白痕跡。

比方說,他們主張沒有博士學位的人怎麼可能是博士生的指導教授,卻沒去查證LSE多的是沒有博士學位、甚至連正式的碩士學位都沒有的老師,照樣指導了許多博士生的論文,甚至當上正牌的教授,不只是指導「教授」而已。

這些就是我講的缺乏對自我主張的講究,只憑自以為如此的想像、自身經歷過的經驗,卻沒有努力去尋找是否有反證,只隨便拿幾本符合自己想像出來之標準的論文,就擴大成所有論文都是這樣,然後就據以指控他人。

而我辛辛苦苦幫他們補齊他們該做而沒做的查證工作,希望他們不要再提那些讓自己丟臉的指控,卻被你們棄之如敝屣,繼續堅持要拿這些不合格的指控來算所謂的「機率」。

你們這種只信自己想信的,是信徒的心態,而不是求真者的心態。
ohmoto_tw wrote:
你想了解內容的話,可以去看"童溫層"。


自從童文薰搞出國圖沒有蔡英文升等論文的烏龍之後,我就不太瞧得起這個人了。

我覺得你的某些貼文都還比她講的東西有參考價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