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的檢測是陰性,晚上跟朋友家人聚餐 就被感染,那麼 這個普篩的結果意義何在 ?
篩檢病毒只是知道體內有沒有病毒,不是疫苗。
普篩的次數要分成許多不同的日期來分次做,才是有效的普篩。
2. 武漢病毒 的病毒感染有2~7天的潛伏期,部桃醫院的護理師 在前面檢測3次都是陰性,直到有症狀出現的時候,檢測結果才是陽性。 剛剛被感染的時候因為病毒量很少,檢測不出來。 病毒量多的時候才會顯示陽性。
篩檢是需要 重複多次的在 高風險族群中檢測才是對的。
3. 目前的 武漢病毒的檢測試劑並非是 100%的,因為採檢的口腔或是鼻腔的部位很小,有一些 偽陰性 與偽陽性的狀況發生,偽陽性的發生率 依人口比例的發生率來計算,就足以佔滿 目前的隔離式的醫療資源。癱瘓掉醫療體系。
4. 武漢病毒的檢測試劑 並不是便宜的試劑,如果以試劑的花費來計算,全台灣人做完一次普篩的費用,至少要花費 7百億元,不包含 儀器設備、其他耗材、動員人力的成本。
目前 台灣的防疫先是以 高風險群隔離,居家檢疫14天,確定無症狀之後 篩檢為陰性之開放。 追蹤高風險族群,將資源使用於高風險的人,這才是真正對的方式。
綠島島主 wrote:
不懂呢,隔離完做普篩不是更安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