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加工出口區還糟的自由經濟示範區

道德經 wrote:
自由化,應該先去看看其它國家怎麼 簽。
台灣怎麼 簽。

要是免降關稅全開放,美國早就開放了,而不是每年一大堆非法走私和偷渡。
直接對全世界自由化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一大堆政策來保護國內的產業和人民的就業。...

你上面的發言,前兩行和後文有什麼關係?

台灣和其他國家有什麼不一樣?
CleanRoom wrote:
有時候會讓人不禁懷疑,這些官員雖然領得是我們台灣納稅人給的薪水,不過到底是在替誰辦事情?...(恕刪)


有看過日劇"官僚的夏天"嗎?
有見過幾年前韓國農民的大規模流血抗爭暴動嗎?

全球化的必經歷程,台灣已經晚了別人很多年才遇到了
你要選擇抗拒全球化延續現有狀況,還是接受全球化發展轉型,都是你的自由,沒人可以強迫你

台灣簽下ECFA,當初反對者拼命抗爭,就如同現在反對自由經濟區的人一樣
結果,現在沒人再談廢除ECFA,全都噤聲了
現在去回想當時,有什麼感想?

政府做的事人民不一定會懂,因為人民是愚蠢的
但政府必須爲人民想好做好未來的規劃,這也是政府存在的作用
現在想怎麼說都可以,但沒人可以下定論
玩球囉~~~

HappyDavid wrote:
辦法就是把公務員十八趴全部砍光, 把資金拿去扶植中小企業, 重新建立台灣製造業與商業的根苗


真是說的簡單

中小企業? 在臺灣這小市場還可以茍延殘喘

要出口根本沒機會,沒聽過商業週刊報導的臺灣黑狗兄的故事嗎?

全臺灣最關心FTA的小鎮-社頭 (商業週刊)

韓國跟美國2011年簽了FTA,中國跟美國也是免關稅

臺灣襪子做得再好,美國關稅一抽就是15%,所以2012年沒訂單了

要品質,韓國不輸我們且免關稅,成本先比我們少一成以上,要便宜,我們更拼不過沒關稅的大陸

臺灣是個出口導向的國家,如果大家無視出口產業,對於全球各國的產業聯盟不去想因應之道

那整天批22K也沒甚麼意義,因為根本是一灘死水,薪水不漲只是反應事實

robertren wrote:
台灣簽下ECFA,當初反對者拼命抗爭,就如同現在反對自由經濟區的人一樣
結果,現在沒人再談廢除ECFA,全都噤聲了
現在去回想當時,有什麼感想?


當然閉上他們的嘴了

因為臺灣很多農漁產品登陸了

我們的農產品有出路了啊!

反對的人真的是在為臺灣好? 還是有其它的目的?
tracer1000 wrote:
當然閉上他們的嘴了

因為臺灣很多農漁產品登陸了

我們的農產品有出路了啊!


要談ECFA,就再來談談ECFA的另一個法縲: 虱目魚石斑魚

2012-12-05 財訊

契作神話破功 虱目魚石斑魚押中國虧大了

兩年前ECFA簽訂時,農漁業莫不希望在中國讓利、兩岸互通之後,可以在中國市場一展身手。不過,兩年下來,就在政府宣傳石斑魚出口中國大陸高度成長的政績背後,卻是漁民賠本銷售而受害。

十月底,農委會開心宣布兩岸簽署ECFA(兩岸經濟協議)後,今年石斑魚外銷中國大陸年成長高達七成,還選出標竿魚場進行表揚。然而,風光頒獎的背後,卻是價格大跌兩成,養殖戶賣愈多、賠愈多。「現在青斑(最常見的石斑)一台斤才賣一三○、一四○元,成本就要一五○元,真是虧慘了!」人稱「石斑大王」的龍佃海洋董事長戴昆財如此形容業界的慘況。

另一方面,兩年前還風光與中國簽署契作的虱目魚,在這不久前,報價也來到三年來的低點,每台斤批發價三十五元,幾近跌破飼養成本。石斑、虱目魚這兩大台灣重點魚種,前者是身為外銷主力的高價魚,後者採平價內銷,是本土老饕的最愛,兩者都成了ECFA後搶攻大陸市場的養殖漁業要角,卻一同遭遇到不小的後坐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還記得二○一○年ECFA簽署時,大陸對台灣讓利、免關稅成了政府積極宣導的利多。兩年後,利號稱讓了,但效果卻是相反的,政府缺乏配套措施成了讓漁民受傷的元凶。「當初,就是因為ECFA簽約時,青斑一台斤暴漲到三百元,吸引大量養殖戶投入,」戴昆財說,沒想到大陸業者的產量也大增,導致現在台灣漁民血本無歸。

原來,中國東南沿海因為氣溫較台灣低,冬天寒流一來石斑就無法存活,讓漁業署信心滿滿,要藉此利基讓台灣石斑「反攻大陸」。在政府鼓勵下,近年台灣石斑養殖面積也由一千六百公頃成長到兩千公頃,農委會並特許十七艘活魚運斑船,讓台灣的生猛石斑可直趨大陸港口。

過去中國市場就占台灣石斑外銷近九成,這麼一推,更讓中國市場外銷占比達九九%。「這麼集中在單一市場,如果中國因政治考量,一聲令下禁止進口台灣石斑,產業怎麼辦?」立委黃偉哲質疑。事實上,政府沒做好市場調查的結果,就是供需失調、徹底失算。

「台灣的利基已經拜拜了!」中華海洋生技副董事長謝清輝指出,最近兩三年來,他在中國大陸發現,以低成本透明塑膠布搭蓋、如農業溫室般的「溫棚」大量普及,輕易就能做到魚池保溫,中國養殖石斑無法越冬的問題已被解決。

對岸砸重金扶植 大陸石斑追上台灣了

戴昆財最近也才剛受邀赴北京、天津、寧波考察,這趟中國行讓他大為震驚。他看到的不是便宜的溫棚,而是在浙江舟山地區看到由中國政府輔導、占地九百坪大的室內可加溫養殖場!「算一算投資要一百多億元台幣,沒想到他們政府這麼敢花錢!」他感嘆,過去大家一直認為大陸石斑業追不上台灣,「現在他們追上了。」

石斑慘兮兮,虱目魚則陷入另一種窘境。由於細刺多、品嘗須技巧,虱目魚主要以內銷為主,過去產量無太大變化。但三年前在中國政府刻意政策討好綠營鐵票區下,由台南學甲搭上ECFA列車,民間漁塭開始與中國大陸業者契作,打入中國市場。在預期心理下,去年春末虱目魚批發價一度攀升到一台斤近七十元,但到了今年九月,卻硬生生遭腰斬。

========================================================
大陸對台契作虱目魚 第三年收購價未敲定 2013-03-07 中評社

中評社台南3月7日電(記者 趙家麟)大陸對台契作虱目魚進入第三年。台南學甲食品公司董事長王文宗6日向契作漁民表示,大陸對台的虱目魚收購價格仍在洽商中,不一定能維持去年的每台斤新台幣45元的收購價。

王文宗及學甲近百漁民,6日下午在虱目魚養殖漁塭地接待來訪的大陸海協會新聞交流團後,眾人聚集在養殖池畔討論今年遲未定案的契作,大家的神情嚴肅的聆聽王文宗的報告,因為收購價迄今還敲不定。

王文宗說,大陸國台辦堅持對台虱目魚契作應該要持續下去,幾經磋商後,目前提出三個方案,包括:

  一、由每台斤45元降為40元收購。二、保證最低收購價為35元,如果漁民可以賣得更好的價格,多於35元的部分都歸漁民自己的利潤。三、以每台斤市價加3元收購。

CleanRoom wrote:
要談ECFA,就再來...(恕刪)

所以您的意思是要禁止虱目魚石斑魚出口到中國哦
就像管制高科技一樣
(如您所言最好把所有要出口到中國的東西全部管制起來是吧...)

CleanRoom wrote:
我可沒這麼說,不過你自己看看,有正常的生意是這麼做的嗎?!

這些學甲農民是要感謝國台辦的恩典,還是馬政府的ECFA?

王文宗說,大陸國台辦堅持對台虱目魚契作應該要持續下去 ..........

漁民說,感謝大陸國台辦、上海水產集團、學甲食品公司,對南部弱勢漁民的關心與幫助,對改善收入有很大幫助。

那請問,正常生意要如何做呢

CleanRoom wrote:
救友達? 管︰只是舉例

==================================================================
最新一期《新新聞》引述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說法,指「二年內不引資,面板一定倒」,並說「示範區是為了救友達」。管中閔昨勃然大怒,鄭重否認,強調只是舉例,重點是在示範區內促進兩岸產業合作,解除目前對七大關鍵性產業中資不得具有控制權的限制。

管大師vs新新聞,誰比較可信.....


簽約的目的是為了要提高國際經濟競爭力 ,

最好能靠簽約的優勢來打趴對手,

三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台灣簽完約,是增加或降低國際經濟競爭力,

大家都有眼睛。



那輔導產業,政府應該有一套完整的戰略。

三星怎麼從廉價品做到品牌,

日本各偉大企業如何被三星打趴 SONY 松下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Hijpkswvbs



我想如何提高國際經濟競爭力應該是目前最迫切的








CleanRoom wrote:
對岸砸重金扶植 大陸石斑追上台灣了


對岸砸重金迎頭趕上, 那台灣這段期間有甚麼進步嗎?

每年寒流過境, 台灣的虱目魚大量被凍死, 幾十年來, 都上演這種無聊的戲.

對岸至少還知道用溫室漁場, 避免漁損, 台灣的漁民只會要求政府補助損失.

台灣一些不長進的農漁業, 被其他國家打趴, 只是預料中的事.


robertren wrote:
就如同現在反對自由經濟區的人一樣...(恕刪)


別搞笑了,
目前的自由經濟區就是延用前朝的自由貿易港區,
前朝失敗的東西,隨便包一包就會成功?

請官員先檢討為何會失敗,再推出政策,
不然又是一個浪廢錢的東西。

~

偶前公司有參加過自貿港區的會議,
偶老闆搖搖頭,那有那麼簡單,
當年鎖國的時候,工廠外移,
整個供應練全在祖國,
港區雖然租稅便宜,
但是祖國人工更便宜,
即使是請外勞,仍然是依最低薪資算,
除非最低薪資與外勞拖勾,人工成本才有競爭力。

回到自由經濟區的定義,

1975年,聯合國貿發大會對自由經濟區下了這樣的定義:「自由經濟區指本國海關關境中,一般設在口岸或國際機場附近的一片地域,進入該地域的外國生產資料、原材料可以不辦理任何海關手續,進口產品可以在該地區內進行加工後復出口,海關對此不加以任何干預。

自由經濟區是想降低那方面的成本?
海關、倉儲、租稅成本降低後,
人工加工的成本是否能與祖國生廠成本競爭?

前朝失敗的東西,至少也該檢討一下原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