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讓人不禁懷疑,這些官員雖然領得是我們台灣納稅人給的薪水,不過到底是在替誰辦事情?


中國農產原料在台灣加工 也叫MIT 自由經濟示範區上路,農業加速崩盤

2013-04-04 新新聞 呂苡榕

毒藥當解藥 進口免稅,加工改用中國原料

農業自由化被推上火線後,台灣農民生計首當其衝,甚至未來只要經過自經區加工後的農產品,即可掛上「台灣製造」品牌,學者與立委憂心,未來MIT品質與消費者權益都將受損。

乍看之下,自由經濟示範區內的農產品加值中心似乎能夠透過技術與人才的結合,讓農產品轉型成更具外銷潛力的MIT農產加工品,但台灣農村陣線憂心,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農產品進口比例攀升,從二○○三年至二○一一年,農業貿易逆差上升至負一百零一億元,而台灣農產品實質價格降低,農戶實質收入也驟減,農業總人口數也減少十五萬。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蔡培慧指出,這次再度加深農產品的自由貿易,行政單位以為能夠提升農業產值,根本是錯把毒藥當解藥。

雖然政府強調會督促自經區內廠商與台灣農民契作,為台灣農產品創造新的通路,但是契作比例並沒有嚴格規定,加上目前農產品進口關稅平均約一三%,未來自經區內進口免稅,加工業者預計可將低一○%進口成本,在成本考量下,廠商恐使用更多的便宜進口農產品,對台灣農產品市場反而是一大打擊。

另外,只要透過自經區加工後的農產品,即可掛上MIT品牌,等於是讓進口自他處的農產品加持,都可搖身一變成為「台灣製造」。以茶葉為例,台灣一年生產一萬五千公噸茶葉,從中國進口五千公噸,在台灣喝到的茶葉有四分之一來自中國,但因為缺乏良好的產地標示規定,消費者根本不知道這些茶葉並非純正的台灣製造。未來自由經濟示範區容許加工品掛上MIT招牌,等於光明正大將MIT的光環讓渡給他國農產品,消費者權益和MIT品質皆堪慮。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也憂心,以地緣位置來看,中國將是自經區實施後農產品進口大國,中國農產品強大的價格優勢也將讓台灣農產品的市場跟著消失,所謂的加值運銷,「根本是中國農產品加值運銷、台灣農產品貶值報銷」。

清大動力機械系名譽教授彭明輝也警告,台灣行政機關過去不曾協助農產品打出外銷通路,如今把農產加工出口讓給自經區內的廠商,「誰最想來投資?誰最需要台灣品牌,當然是中國大陸啊,因此一旦開放,台灣等於是讓中國的投資客掐住外銷通路。」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對他老同學經建會主委管中閔主導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重砲轟擊,他批評得有沒有道理?


2013/04/10 新新聞

經建會主導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將在七月上路。只是政府再度祭出「特區經濟」,刺激經濟發展,大幅提供租稅優惠,甚至開放外籍移工使用比例,讓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忍不住重炮批評,「根本只是傷害勞工、討好企業罷了!對整體產業轉型、提升就業率與薪資水平,毫無幫助。」

問及自由經濟示範區能帶來怎樣的產業發展,林向愷連珠砲式反問,「哪裡有什麼發展?你現在有看到它到底要發展什麼產業嗎?什麼都沒有,只有減稅和增加外勞!」

「現在的台灣屬於『中所得國家』,必須藉由產業轉型來邁入『高所得國家』的行列。要能成功轉型,就得維持企業的技術優勢。」林向愷說,這不只是生產高科技產品而已,而是要有能力推出新產品、新技術,或是透過企業組織的改造、產業垂直整合來提升競爭力,保有制訂價格的能力。

「但是現在的自經區規劃中根本沒有這些東西!如果說區內打算要加強自動化生產流程,那至少還可以帶動自動化機械設備的製造業,但是現在連這一點都看不見。」林向愷批評,自經區規劃內容中唯一可見的,只有「擴大租稅優惠」以及「增加使用外籍移工」,「簡直比過去的加工出口區還糟!」

林向愷直言,從蕭萬長擔任經濟部長到現在,台灣政府一直都在玩「自由開放、降低成本」的把戲,如果台灣政府只能透過這兩招喚回企業投資,那是對產業轉型既沒想法、也沒辦法!

「因為擴大使用外籍移工等於讓本地勞工毫無機會,不但無法讓國內就業成長、且勞工平均薪資將停滯不前,這樣的做法無疑是透過傷害勞工權益,來換取企業利益,最後只是讓一般人的生活愈來愈難過罷了。」林向愷也警告,區內過多的租稅優惠,會導致未來經濟活動將集中在區內,區外的其他投資行為恐逐漸萎縮;另外租稅優惠也會影響政府整體稅收,導致政府無力進行建設,支出也跟著發生問題。



CleanRoom wrote:
有時候會讓人不禁懷疑...(恕刪)

呃,
就算是這樣,
陳菊還嫌管制太多,不利發展呢!
http://newtalk.tw/news/2013/04/02/35126.html

luc wrote:
呃,就算是這樣,陳菊...(恕刪)



你po的新聞裡陳菊的訴求跟版主所貼的文章,一點都不相關

我笨了點,可以煩請解釋一下,你的想法嗎?
對啊!搞什麼自由經濟示範區?

應該繼續前朝的兩兆雙星,再借幾千億給dram和面板產業才對!
雖然周邊國家、主要市場、主要競爭對手都在談FTA,但是為了台灣農業,必須放棄出口產業,確立未來台灣以農立國的國家大方向!

simn1111 wrote:
那個人最終作為不就是...(恕刪)

厲害!這位天才一眼就看穿了那個人的奸計!

2016換黨做,想必會廢除ECFA、中斷三通、禁止陸生陸客、廢除自由經濟示範區...

han172189 wrote:
雖然周邊國家、主要市...(恕刪)


當初說簽了ECFA
全世界都搶著和我們簽FTA
不知道這幾年來簽了幾個...........

han172189 wrote:
對啊!搞什麼自由經濟示範區?

應該繼續前朝的兩兆雙星,再借幾千億給dram和面板產業才對!...(恕刪)


自由經濟示範區不是什麼新玩意兒,
前朝就有自由貿易港區,
偶前老闆曾經帶偶們去開過會,
視察過幾個貿易港。

看完都搖搖頭,
工廠都外移了,拿什麼吸引倫家過來設廠?
有啦,有看到幾個物流業與3C組裝廠。

現在應該是好些了,
祖國的工資漲的快,
或許還有點機會。

~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6/122013042100089.html

自由經濟示範區規畫的內容,係由目前基隆、蘇澳、台北、台中、高雄及桃園航空城「5海1空」自由貿易港區先行,重點發展國際醫療、國際產業合作、智慧運籌、農業加值運銷等領域,期使現有110家廠商、貿易產值5千億元的自貿港區,在兩年內達到進駐廠商家數突破200家,每年貿易產值破兆元的「倍增」目標。不過,政府主管單位應從過去自由貿易港區的推動經驗中,記取教訓並力求突破,否則該宏偉目標將淪於只是畫餅充飢罷了。

事實上,自由經濟示範規畫中以「境內關外」為核心概念的「前店後廠」模式,乃是延續扁政府時代所推動的「自由貿易港區政策」。

pingyingtu wrote:
自由經濟示範區不是什...(恕刪)


要就10年前搞還能賺點錢

世界工廠都快關了

我不懂搞這套東西還來得及嗎?

當初什麼都反就要付出待價

要是我去北韓跟金日成搞台灣經濟特定區

腳踢難韓~西進大陸

而且那邊的工人多乖阿

不聽話就準備被打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