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談巷議大家都可以變成專家,買菜賣肉的都懂得複雜的經濟及談判議題,
人人吹著一把號,都開始對政策指三導四。
平時在開放平台發發論述也罷了,畢竟影響有限,但把經濟政策搞成社會運動影響就遠了,
當然本次學運使用服貿當引子,引起社會大眾對此議題的關注是很正面的,
但要謹慎不要有特定立場為了反對而反對,要避免形成阻礙台灣進步的障礙,
畢竟台灣需要經濟、需要自由民主,但是請不要忘記法治及社會所付出的代價。
任何協議都是不同經濟體間的談判結果,會有國際現實、會有雙方各自利益的衝突問題,
所以才要透過談判過程,爭取各自最大利益,有進有退有守、有取有予談判才能成功,
學者如果針對整個協議中的特定項目進行評論,忽略掉整個協議的全面考量,
那我們也就不需要花這麼大的社會成本去跟任何經濟體簽訂協議,
因為根本不會有任何經濟體會跟台灣談,那就要評估台灣不跟世界往來是否會更好?
學術界的研究報告當當史料或者給政府當施政參考是種貢獻,但直接介入就只會引發爭議,
會失去學術單位客觀、專業的立場。
當然政府要負最大的責任,事前準備不足,過程草率主觀,事後配套空洞,
難怪造成這麼多爭議,反觀韓國政府為獲得最大談判利益,談判部門早成為常設機構,
有專職談判、國際法專家、產業研究、宣導專家,即便如此,談判過程仍費時曠日,
何況是台灣服貿的草率,接下來的貨貿、RCEP、PTT、FTA等更重大的議題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真誠希望政府要積極補過,在野黨、媒體也要記得把台灣利益擺第一,
不要再內鬥,不要再散播錯誤訊息,本著誠實監督,共同對外的心態,這樣台灣才會有機會,
才會有明天,子子孫孫才不會怪罪我們這些大人。
另外,更希望台灣企業要有良心,獲利之餘要記得替年輕人加加薪、增加工作機會,
替台灣許一個美好的未來。
Stupid Turtle wrote:
我的學識沒有這些教授...(恕刪)
j86383 wrote:
許多歐美先進國家都會...(恕刪)
您好, 底下這篇已有討論:
49學者聯署聲明, 反服貿開放第2類電信業
j86383 wrote:
謝謝大大,小弟主要疑...(恕刪)
那篇討論就已有網友提供China Telecom Americas的連結了.
AES wrote:
http://www.ctamericas.com/content.asp?contentid=627&id=3&indexid=0
看完了,幾乎所有的電信服務, China Telecom 都提供了.文章寫得很好,有點自我膨脹,有些可能言過其實.
China Telecom Europe也是提供一堆服務, 不像台灣只開放些雞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