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北市房價柯建議:買二屋不准貸款

ra1xp wrote:
不過還是建議第一棟可以政府協助貸款。...(恕刪)


政府有協助購屋貸款....

另外 這是建議而不是政策

台北市政府能作的政策就是房屋稅加碼 就像豪宅稅
不過看了蘋果日報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表示房屋稅加碼只是說說 說說而已
沒要比照郝宅稅玩真的

綠委李應元則建議,《房屋稅條例》已授權地方政府可針對自用住宅訂定囤房稅,「以柯不怕得罪人的個性,可先在北市提高囤房稅稅率。」
北市府發言人林鶴明說,柯提出的僅是概念、想法。至於綠委建議柯可先在北巿提高囤房稅率,林鶴明說,目前並不會調整房屋稅規定。
我內人也是最高學府柯先生的學妹,她說照這個邏輯可以推論:一年內看病不得超過五次,超過者全額自付,這樣健保就不會倒了;買第二輛車者不得貸款,這樣車價就會合理了(這倒是跟前面的大大舉的例子相同)………
以下開放類推。
反璞歸真,底片機是我的最愛!
是不是台灣只剩下台北了?
為什麼要因為台北的房價很高 就要連同南部房價很低的地方 一同都打進去?
什麼事情只要是台北有問題 就要把全台灣都拉進去打
冤有頭債有主 台北有問題就打台北 新北有問題就打新北
如果要制訂適合全台灣的政策 可以請這些政府官員 意見領袖 不要只站在台北看台灣好嗎?

第二屋不准貸款?為什麼?只是因為台北房價很高 就要把其他縣市的第二屋不准貸款?有沒有搞錯?
我在南部 家裡有房子留下來 這是祖先的財產 不能賣也不想賣 然後自己要買房子就不能貸款了?有沒有搞錯?
所以如果我要買房子,就必須要先出清祖產才能買?而且還不能買太大坪數的房子?如果有長輩要來住呢?如果想要三代同住呢?

還有人稱讚?爛死了!

要台北房價下降 還不簡單 就不要再建設台北了阿 就這麼簡單
為什麼台北可以蓋大巨蛋 還在那邊吵不夠好
為什麼台北可以蓋三創園區 還在吵廠商獲利太窩?
為什麼台北可以不斷的坐捷運 其他縣市什麼都鬼影子都沒有
為什麼台北可以不斷建設 卻又不斷的吵房價越來越高!
廢話 不斷建設 就不斷吸引廠商 帶動人口移入 工作人口進入 需求不斷增加 當然房價拉高阿

一手罵台北建設太慢 另一手罵台北房價太貴!

放棄台北 把要給台北的資源拿去建設高雄 或者台南 不就得了!

ra1xp wrote:
這政策不錯啊,說的是...(恕刪)


哈哈,這政策說的不錯啦,做給我們看啊,
綜合之前的觀察,我先笑他不敢做
拿鐵加糖 wrote:
要台北房價下降 還不簡單 就不要再建設台北了阿 就這麼簡單


只要核四不商轉,核一核二立即提前除役,中電不北送,保證北市房價立即下跌。

靈魂守衛 wrote:
政府有協助購屋貸款....(恕刪)

乾脆開徵空地稅算了
二房不給貸 這很正常吧

有房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在乎第二間是否有無貸款 除了炒之外


有人說南部低的地方也要打 你嘛好啊 都說是二房了 你只買一間當然也是可以貸



怕就把房子登記在家人上



會反的大概都是既得利益者

現在多數家庭 名下房子通常都有二三間以上

早期家父家母賺錢是因為有錢不知道買什麼才買房子置產 買一間二間三間四間 買房買地
因為物質欲望低 消費力道弱 只好買房子來租人 這跟炒房有很嚴重的差別


現在想買房的不外乎就是想炒 炒高房價害死新進而已

買第二間房不准貸款就不怕利息升息 現金買還怕什麼 不就想炒而已 想賺快錢 貸款炒高馬上脫手


不能貸款就拿現金買阿
自由經濟本來就會有貧富落差..共產主義一切國有就均貧.

金價漲了幾倍?油價漲了幾倍?民生物資漲了多少?鄰國房價如何?股票有的漲了15根停板怎不見課重稅?

現在所謂打房根本是在逞罰有房子的人..政府說要怎樣就怎樣有延續性嗎?這朝說打房..過4年呢?換人就變天了前面都不算了嗎?

自由經濟本來就自由競爭..有人只能領22K有人卻不愁沒有工作..自己本身為何不檢討?別人為何致富?錢是地上撿到的嗎?

供需本來就是自由經濟上漲或下跌的因素..大家要買又要說貴..不要買就會依直跌吧..

打房..OK..現在自由經濟投資也不見得一定要買國內..日本東南亞美國歐洲哪裡不能投資?哪裡不能買?

台灣要經濟變好第一要務要消費人口愈來愈多各行各業才會好..台灣只剩老人與學生.外資不來.台灣工業又出走.去觀光景點看看現

只剩陸客來消費居多..哪天連陸客都不來..內需?內需台灣是有多少人口啊?

做任何政策不能只圖一時爽快..必須有延續性.買第二屋不能貸款..那請問我換屋族怎辦.要先賣掉住旅館才能去買房子嗎?

你住一億豪宅也許不用換了..其他人怎辦?

台灣這種朝令夕改在外國人眼裡看是一種非自由且投資風險變數極大的環境..誰敢來投資?

遏止短期炒房我同意.只是用政治力公權力必須三思慎思如何顧及所有人權益.打房?10年之內不准過戶保證房價下跌..經濟爛就給他

爛阿..譁眾取寵喊爽的誰都會吧...








我們都要有變通的方式!
向柯神看齊 買房叫長輩幫忙出錢,不是....是跟長輩借錢。
買第二戶在記在人頭名下(就跟很多建商用的方式一樣)

要變通嘛!
我要告訴你,台灣有多少人是不知道有變通的方式,他們就活該倒楣被課重稅?
所以教育程度高、有錢有能力的不會被課重稅,
教育程度低、沒錢沒能力的會被課重稅?

所以我們政府要定一個叫大家 買房子要找人頭戶來登記的變通方式?
台北不過就佔台灣面積的一點點,一個政策卻要依台北來訂?

要也是台北要依照台灣大部分縣市的政策吧!


齊爾-D-01 wrote:
二房不給貸 這很正常...(恕刪)
等我老父老母仙逝後我持有就超過20坪了
市長找個正妹來給我平均一下坪數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