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搞不懂,中港路塞成這德性,居然沒什麼新聞願意報


CarrotMyFavorite wrote:
專用道是為了行車快速,專道專用。

優先號誌跟車外刷卡是為了班距穩定。

雙節車輛是為了輸運效率最大化。

現在沒了優先號誌跟車外刷卡,除了增加等待的不確定性之外,還會拖累行車的速度。

增班導致座位變多代表使用效率低落,市府的輔助金沒花在乘客身上,花在油耗跟人事費上了。

你看看現在是不是這樣? 跑得慢、時間不確定、市府還要多花更多的輔助費,然多一倍的排氣跟車輛揚塵又讓PM2.5更加悲劇了。

至於快慢車道均速變快呢? 關公車道屁事啊? 綠燈多調30秒讓跑中港路的人變快的奧步而已,每每經過橫向路口時沒感覺到南北用路人被要多等待跟號誌不連貫在那邊塞塞塞的怨念嗎?
(恕刪)


其實快或慢
跟我們外地人無關
台中人覺得好就好了
對我來講
於公於私之前滿常跑台中
上禮拜因公去一趟後
接下來就將台中遊玩的行程全取消而已
反正台灣那麼多地方
台中又不是非去不可

macacafly wrote:
大半媒體都被在野黨...(恕刪)


台灣的沉淪就從報喜不報憂報憂不報喜開始

現在大家焦點還是放在八仙氣爆...
還有苗栗縣財務狀況...
塞車的事自然沒人注意
連MERS相關的新聞,都下架了...
沒關注過這件事的人 可能搞不懂塞車有什麼好報導的...
台灣都會區哪條重要道路尖峰時間不塞
你們這些酸民就只會么巴岔

對比BRT通車前後,新聞報導可不少,
車禍---罵、
影響開車族---罵、
夾門事件---罵、
或許新聞看的不夠多,
唯一看到比較客觀的專題報導,全部訪問對象都是短期內受BRT影響反對BRT的族群,進而檢討BRT的缺失
一連串的新聞事件後,網路上開始有人喊拆,
試問不管在台灣何地,假設有公車不幸發生了夾門事件,會有人喊廢掉該公車路線嗎?

從頭到尾,媒體並沒有告訴我們
台中BRT規劃有六條路線,藍線(台灣大道)後續還會繼續往海線沿伸,
是的,在地建設本地人應該要自行關心,但媒體是大眾的資訊來源啊,
先前在台中版的討論中,也發現有人根本不知道原先規劃的路線會經過他家...

市府BRT體檢後的改善方案就是優化公車專用道,
擱置原先的規劃,放棄已有的建設,
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優化公車專用道上路後,

先前不停檢討台中BRT的媒體,你們在哪裡?

hiei0 wrote:
先前不停檢討台中BRT的媒體,你們在哪裡?...(恕刪)

我怕的就是這個
新聞自由變成新聞自由的選擇要餵讀者什麼新聞
感覺,新聞已經變成可以談價碼了

石梯有夢 wrote:
我怕的就是這個新聞...(恕刪)


石梯有夢 wrote:台灣變得太可怕了吧 中港路塞成這德性,居...(恕刪)

真好笑!中港路今天才塞嗎?這十幾年來不都是這樣嘛
石梯有夢 wrote: 我怕的就是這個 新聞自由變成新聞自由...(恕刪)

妳可以把電視關了啊!沒人逼你看

我覺的非顏色問題

純粹是台中是南部關係

如果是台北才會被報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