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無效 wrote:這個版上就是有人恐...(恕刪) 這就不太一樣了就算台灣真的去研發高鐵技術也會是一場災難台灣地小市場小研發冷門的技術並不適合,投入的資金大概都扔水裡了地小,高鐵了不起西部一條,東部一條,合計也不過600~700公里這經驗值想搶別國的高鐵市場,難投入大量金錢研發後接不到國外單子,國內市場2條就飽和大概就穩倒了
coffeejulice wrote:這就不太一樣了就算台灣真的去研發高鐵技術也會是一場災難台灣地小市場小研發冷門的技術並不適合,投入的資金大概都扔水裡了地小,高鐵了不起西部一條,東部一條,合計也不過600~700公里這經驗值想搶別國的高鐵市場,難投入大量金錢研發後接不到國外單子,國內市場2條就飽和大概就穩倒了 也不一定要去做出整車高鐵做一些特定零組件也是好選擇
128520 wrote:聽說高鐵車廂的座椅是台灣製造的 ...(恕刪) 某雜誌的標準寫法是這樣的:少了這間公司,高鐵動不了。隱藏在某某鄉間的不起眼公司,生產著高鐵上的某個重要零件,沒有這個零件,高鐵就不能運轉了。...(在眾人不看好之下投入多少苦心).... (搶下美日訂單)...把座椅替換進去應該是沒問題的,你可以想像沒有座椅的高鐵列車嗎?
bublegun wrote:1998德國艾雪德高速列車出軌事故2013西班牙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高速列車出軌事故2015法國TGV埃克韋爾桑出軌事故然後你只記得2011中國甬溫線列車追尾事故記憶猶新的原因會不會只是因為資訊攝取缺乏?還是有什麼特殊情節?(恕刪) 他看不到的啦,只會挑自己想看的看
coffeejulice wrote:這就不太一樣了就算...(恕刪) 中國造高鐵大成功,是因為自己有龐大的實踐環境。高寒的,濕熱的,窮山絕谷,沙漠高原平地,啥氣候地形都有,全世界最複雜。能克服中國的所有地形氣候,全世界就沒有甚麽地方適應不了。換了其他國家,就是有相關技術也不能在自己的國家裏先實踐看看,他國就不大有信心了。歐日的高鐵,就未必能在高鹽熱帶氣候裏良好運轉。
sroach wrote:某雜誌的標準寫法是這樣的:少了這間公司,高鐵動不了。隱藏在某某鄉間的不起眼公司,生產著高鐵上的某個重要零件,沒有這個零件,高鐵就不能運轉了。...(在眾人不看好之下投入多少苦心).... (搶下美日訂單)...把座椅替換進去應該是沒問題的,你可以想像沒有座椅的高鐵列車嗎? 在臺灣的高鐵、臺鐵新聞中我會希望 ...至少要達到 轉轍器 是 100 % 臺灣智慧財產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