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重機行駛國道與快速道路 七年累計A1事故僅一件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事實證明重機行駛國道與快速道路因而死亡比率不可思議的低 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說法了
今天大家反對重機上國道的原因不是擔心死亡率;而是擔心大屁孩跟看到紅牌就眼紅的低EQ駕駛在國道上大亂鬥,害大家吃上過失傷害/致死的罪。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BTW 汽車行駛國道造成A1事故 104年總共有77件 然後根據以下的連結 點我 不管是肇事率 還是A1事故 機車汽車的比率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鐵包肉這件事也只是迷思而已
所以不要再相信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俗話說不見棺材不掉淚,我贊成直接開放,然後看是相安無事還是死傷慘重滾動式決策髮夾彎一個月後宣佈無限期停止,這樣最準而且站得住腳。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http://www...(恕刪)


快速公路與快速道路的分別去查一下

你引用的新聞說的是快速公路一件
其他快速道路的統計應該是不包括在這裡面的

A2類也說了快速公路30件35人受傷,沒說死亡所以應該是0死
一樣快速道路的統計應該也是不包括在這裡面

快速公路以上7年累計1死(誤闖的加上去就是2死)
夠不夠低就看個人吧

ps
抱歉,沒注意到新聞說1件但沒說幾死
國道三號甲線全長六公里,可行駛大型重型機車路段為五公里,速限最高80公里,其中有一小段速限70公里。

基本上來看,說是國道,但行駛速限跟一般省道快速道路沒啥兩樣。

將大型重機在國三甲上發生的事故併進快速道路裡一起計算,應該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而它位在臺北市,其他縣市的重機騎士應該不會閒閒沒事幹大老遠騎過去,尤其所在地附近就有快速道路或快速公路的,沒必要過去那裡享受一樣的速限帶來的快感。

550CC以上重機到105年6月為止,共56008台,設籍臺北新北者不到兩萬一千台,假設這兩萬一千台大型重機每天往來國三甲各10次,一年基本次數就42萬車次。

再擴大一點,一年算百萬輛重機車次往來國三甲,應該夠多了?

這樣的車次,也只比國道二號十天份的車次多一點點而已。

然而,重機只能行駛國道三甲,所以要比較也只能以行駛國三甲的汽車來比。

國三甲一天汽車行駛輛次大概七萬出頭,一年2500萬輛次,重機放大10倍好了,一年也不到500萬輛次。

A1事故發生率,這樣看下去才比較接近實情。
再補充一點,台灣很多快速道路車流不大,常常是小貓兩三隻,危險性跟高速公路無法相比。
反對者矛盾不合邏輯的言論,由此可見!
重機上國道怕汽車駕駛碰到與重機的死亡車禍,
卻不怕一般道路上碰上機車的死亡車禍,
也不怕國道上汽車間的死亡車禍,
危險的不怕,不危險的怕的半死?

前面也有反對者說,重機數量少!因此死亡人數少,
那也代表上國道遇上重機的機會就非常低了!
更何況遇到後還要發生死亡事故的機率!
根本是無稽之談!
上國道最大的威脅一樣的周邊的四輪以上車輛!
在一般道路最大的威脅也是廣大的白牌機車!
重機上國道的死亡機率與人數,
根本就不該是最擔心!

A1類道路交通事故肇事率重機是一般汽車的3倍,
結果是一般道路上的數據!
年頭不對馬嘴,
還拿來當反對上國道的理由,
根據開放快速道路後的數據,
開放更多封閉道路上明顯就是保護騎士安全,
降低汽車駕駛遇到過失傷害/致死的方法!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gungunM wrote:
反對者矛盾不合邏輯...(恕刪)


交通部長賀陳旦上任首日時,即說要運用科技來減少交通事故,曾舉例想在機車加裝限速顯示器,一方面提醒駕駛人超速了,一方面讓交警以此取締超速

這樣我贊成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quamojo/sets/

thunderbird wrote:
機車加裝限速顯示器,一方面提醒駕駛人超速了,一方面讓交警以此取締超速


限速顯示器跟一般碼表有啥不一樣?
交警取締超速不是依據公家配置的測速器嗎?
1.我贊成重機上國道
2.我認為不用區分紅牌黃牌,都可以上~
3.我支持所有國道與快速道路全採用國道五號的科技執法
4.支持開放大貨車/聯結車行駛雪隧與五揚高架,但對裝載、胎紋、速限應加強稽查與加重違規罰則
5.內側車道速限110,寬限值105~115...超過或低於都罰!
6.開放國道客運行車紀錄器取締違規
7.全路段裝設車距輔助辨識圖標,讓駕駛人參考~不逼車不當隊長

科技的時代就是要創造安全、明朗的交通環境~提升整體效率縮短行使時間
而不是把問題丟給個別車種分一堆族群你可以我不要你找死我賠錢~只是憑感覺吵來吵去...

etag/VD/google gps軌跡...肇事資料(包含路段/時間/責任)數據一大堆~~
重機開放快速道路都幾年了...有誰做過大型重機車流特性的研究????
尖峰/離峰/平日/假日...用路人的目的都不一樣~哪些路段容易飆車或肇事...肇事原因是什麼?
什麼時間什麼地方會需要用到重機通勤
交通部認真點就好好的利用大數據做模擬~要試辦開放或者不開放都要有依據
而別老是蘋果民調/中時民調...什麼6成反對~來源也沒交代...這種淪於民粹的東西就別拿出來讓人笑了!
thunderbird wrote:
交通部長賀陳旦上任...(恕刪)


這樣我非常贊成!
反正我開車上國道也不敢超速,
騎車也不可能超速!
紅斑馬神出鬼沒啊!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