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ghtstick wrote:現在父母希望孩子有出息是因為怕孩子在家啃老。 如果有三代都敗不完的財富,幫小孩選個能力強的老婆比較實際。要是父母沒有留下三代都不敗不完的財富,當父母還好意思說自己有出息,我承認我沒出息,因為只夠兩代。
台灣向後退 wrote:話由心生,對於你的處境無限的同情。看來你需要好好回家鞭策你的小孩,要是沒錢買鞭子給個地址我寄條馬鞭給你,保證第一下就皮開肉綻。...(恕刪) 戳到你的痛處了?培養小孩獨立意識,錢不好賺,認識到要自已努力才是真理這不是歐美國家家長都在做的?還是你要把你小孩當做二世祖來養?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法自我謀生,出社會後只會怪為啥老爸沒讓他成為富二代?
simonbluee wrote:戳到你的痛處了? 可惜沒有,不過倒是傷到你的自尊不好意思。simonbluee wrote:培養小孩獨立意識,錢不好賺,認識到要自已努力才是真理這不是歐美國家家長都在做的? 很可惜華人父母希望孩子有出息、出人頭地並不是如你所寫的這樣以小孩特性為出發點,太多例子是強迫小孩去完成父母他們的理想,特別是金錢方面。華人教育體系裡從來都不強調讓小孩理解自己,讓小孩適性發展這塊,更多的是要乖、要聽話、將來要賺大錢,賺不了大錢也要能養活自己不要拖累我們老人家。
Ste100 wrote:華人不希自己的孩子快樂成長?歐美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廢文不是應該發在閒聊區?華人不希自己的孩子...(恕刪) 我想樓主的議題可以順便想一想何謂有出息。其實,很多時候,心態是一樣,只是定義與標準不同。正正當當的專業小確幸是魯蛇?生活奢侈的慣老闆或是詐騙或是官商勾結是成功?另外還有一個觀念,其實早發生好幾次,但還沒完全領悟。最早稱之,養豬理論,是從養豬的現象發現,就是當市場豬肉需求大過供給,養豬戶會大量養豬,但等豬豬長大,又成為供給大於需求,豬肉價格暴跌,然後供給就不想養,豬肉又貴,然後又開始養,又走一次循環。養豬理論是當初經濟學所觀察到的現象之一,也成為很多供需調節的基本參考,用到很多地方。就以就學為例,現在的熱門產業,是否能持續到,譬如說,大學新生畢業後。或是說,當父母在計劃子女教育時,是否考慮到所謂的出路,是否到時候還是,或是早已轉變。其實,有時候所謂的放任,並不是真的放任,只是著眼在一些真正的基礎教育,例如,品格、閱讀、探索興趣,好奇心等等,隨著接近市場的時間,再加強需求的技能。另外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其實這觀念華人也有,只要堂堂正正的就沒出息?所有偉大工程都要螺帽固定,若是只看一時剪綵的人,不看默默支撐的人,這是價值觀要調整,否則永遠沒有偉大工程。所以,是的,其實心態很近,只是在運行時,不見相同。但是,中外皆同,只是說,先進國家已經比較認知,螺帽的重要,不會羞於當螺帽,同時,剪綵的也不太會忘記螺帽。華人很多還是認為剪綵才是有出息。個人觀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