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華人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出人頭地?
歐美國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孩子快樂成長?
看歐美國家的電影,很少看到大人會完全插手自己孩子的發展。
sendakgg wrote:
一心想統治別人...(恕刪)
一心想統治別人?
看一下原文吧!
除非您不懂文言文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典出於《禮記》的《大學》篇,原文是:「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
Cornelius wrote: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典出於《禮記》的《大學》篇,原文是:「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
...(恕刪)
我覺得是提出來的人的不對

如果是提出來〔修身.齊家.治國.德明天下〕
多少天下因此太平啊

喔 ... 好吧,其實是太多人把『平』天下弄錯了
... 因為沒有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開始講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david9766 wrote:
那是因為華人這二百年的貧窮及落後, 若你祖先老是被外國人或者本國有錢人的欺負, 他生前一定是將這種不滿足寄望在下一代能出人頭地改變家族的命運. 所以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道理, 純粹是環境使然.
而我們嚮往的歐美日等先進國家, 說川了, 也就是當年先進入工業化生產, 然後開始殖民侵略他國得到無盡的財富, 他們的祖先當然開心數錢到死, 所以他不會每天憤恨的要求下一代要出人頭地, 他只要下一代學習高雅的文化及生活態度, 活出自己的人生, 他當然不需特別要求下一代要有出息.
大概是說 ...
日本遣唐使、遣隋使的時候
當時的中國人父母不會每天憤恨的要求下一代要出人頭地 ... ?

會只要下一代學習高雅的唐"潮"文化及生活態度、活出自己的人生 ... ?

然而,科舉制度又剛好是隋唐開始的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