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shin wrote:管碧玲爆大客車結構...(恕刪) 蝶戀花是2008年以前生產的老車,沒有R66規範肇因是超速+急彎...所以國外的遊覽車這樣開就不會翻不會死人?香港不是前幾周也超速翻掉一台進口的雙層巴士對了~進口的大陸車殼也是依照台灣的規範打造車身~各國的長寬高與逃生要求規格都不一樣~車頭車尾~臉跟屁股與大陸本地車同個模子~長相一樣而已~沒有什麼整車的台規的車在大陸打完有沒有拖去試撞試翻呢然後別小看國內車體廠~都外銷到日本韓國香港了~人家也是依照設計圖在蓋我是不相信volvo/man/scania原廠會放任台灣亂打造啦~
小靈通 wrote:知道宇通賣了多少輛到台灣嗎?品質不好的東西,客運公司是傻子嗎 因為成本阿~不少客運公司買車都用低價招標換整批的~司機開得哀哀叫~公司會理你嗎?宇通倒了你知道嗎?宇通新車不錯~但老得很快...不少車2015年出廠~現在已經噴黑煙沒力引擎又大聲的車不少.......前陣子東南有一台在中山北路撞到樹~車頂整個扁掉被拖回去重打也沒有比較硬阿在業界~宇通綽號叫浴桶車~大金龍叫廁所車評價都沒有比老HINO優遊覽車...報價再低也是沒幾家敢買XDD
偶系426 wrote:台灣人再也不用忍受陸製客車了,經部禁了!..(恕刪) 偷偷說一下....咱們自己進口底盤,MIT車廂...才是問題根源?祖先們說了:~~~~~~~~~~閉門造車???~~~~~~~~~~閉門造車???====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已PO過)中央計劃經濟~代表東德~車款拖笨汽車~噴出廢氣其設計30年來完全沒變!市場經濟~~~~代表西德~車款雙B汽車~1950~1988年科技.....不可同日而語!1995年台灣組裝汽車:氣囊2顆!~2018年台灣組裝汽車:氣囊2顆!----------計量經學模型是從消費者選擇和市場競爭的驅動力量所衍生出來...PS:人家上太空了...咱們還夢想"登陸太陽"????
chiashin wrote:管碧玲爆大客車結構車...(恕刪) 你的引文恰好凸顯記者與監察院不專業所衍生的產業誤解。"監察院近年來針對多起遊覽車事故進行調查,在2014年更提出年度專案調查報告,報告中除指出,大客車駕駛員呈現平均年齡偏高、收入不佳等情事,更點出國內多採用「底盤架裝車體」模式,歷來大客車重大事故多有車體分解情況,致車身打造廠架裝技術及車身結構強度安全性備受質疑。"文章寫"備受質疑"。若是不對或是違反法規,監察院可以對交通部或是經濟部進行彈劾呀!記者將不同的狀況糾結在一起給你看了一篇牛頭接上馬嘴的報導,確實誤導你到現在,不是嗎?況且,南港車禍意外是十多年前的車體,當年出廠並沒有要求類似R66的規範。你不就是典型的因為媒體錯誤的報導,而拿張飛打岳飛嗎?你的觀念有至少兩點錯誤:1. 拿舊車套用新車規範。2. 誤信斷章取義的記者報導而認為台灣車體廠沒有好的產品。更何況,車體結構不是萬能,嚴格的安全標準只能在限制的合理使用狀況下降低傷亡風險。南港車禍已經被檢方證實如此重大的傷亡來自於駕駛超速問題。補充一下,有關管碧玲的新聞,更是凸顯我們的立委不專業狀況。第一,他不去搞清楚電腦結構模擬的意義與價值,只靠個人淺薄的知識配合媒體的風向就胡亂放話。其次,做一次驗證需要花費許多的金錢。廠商不能先在自家確認結果是否能通過標準以後再送驗嗎?沒有退件就代表驗證單位放水? 管碧玲宣稱的持續追蹤結果勒? 政客的謊言罷了...
JasonQ wrote:其實,低價的原因主...(恕刪) 宇通有出為台灣設計的ZK6122與ZK6129遊覽車底盤與客運的低地板公車不同~什麼獨立懸吊電磁煞車或是ESP循跡都有實際搭起來~避震跳怠速抖組裝不紮實~隔音也差~便宜但市場一樣冷要省錢便宜回收快~市場還是以HINO RK公車底盤打遊覽車車體為主流撇開貴鬆鬆的歐洲底盤車~至少順益的國產FUSO水準屌打一票大陸牌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