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離岸風電】得標價,每度只要「台幣1.52元」

weigow wrote:
蔡英文承諾十年不漲電...(恕刪)


他又當不了10年總統
這種發誓給別人死的爛東西
還當真的就真的是蠢了
邪惡小多 wrote:台灣價值+1小英總統...(恕刪)
嘉義縣民雄鄉公所獲得前瞻計畫補助4800萬元,要在大士爺廟前的中樂路、昇平路,把20
0公尺柏油路改鋪地磚
賴向蔡喊話請網軍停止攻擊我 ptt網友抓包784英網軍
新境界 wrote:
嘉義縣民雄鄉公所獲得...(恕刪)


這樣看起來是很浪費,但實際上要看這樣做花了多少錢.
台灣有不少老街,如三峽老街,都是吸水磚路面喔.
只是是鎮公所出錢還是當地商家出錢的差異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價差不大
廠商哪來的油水
廠商哪邊可是有很多人要跟著吃香喝辣的.............................
新境界 worte:
嘉義縣民雄鄉公所獲得前瞻計畫補助4800萬元,要在大士爺廟前的中樂路、昇平路,把20
0公尺柏油路改鋪地磚...(恕刪)

Wow_Senior wrote:
這樣看起來是很浪費,但實際上要看這樣做花了多少錢...(恕刪)

問題不在花多少錢
造橋修路本該依法編列預算

如同買離岸風電,花別人的錢都很大方
錢瞻這種借不用自己還的錢,也是很敢借
Wow_Senior wrote:
他又當不了10年總統...(恕刪)


綠共還有捨麼不敢的, 橋斷都可以說是燒的...
stunmaker wrote:
那我就一步步分析給你...真相是2017年德國賣法國17.5TWh,法國賣德國3.8TWh,2018年法國繼續向德國
買電,即法國連續七年向德國買電....(恕刪)


要不要聽一下不同的分析?

歐洲各國本來就會相互買賣電,買家同時也是賣家,透過共同電網和交易平台,以尖離峰互補產生最大效益。法國事實上近年來從電力輸出國變成電力淨輸入,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國內電力需求增加但是電力產出下降,2018年德國向法國輸電淨額8.3TWh,2019年大概也差不多,因為法國年初全國58座核電廠就有8座同時歲修,國內電力供應甚至不足以應付寒流時期的暖氣供電尖峰。由於法國本身是能源需求大國,因此在歐盟被抨擊能源政策造成歐洲電網風險升高。

另一個原因就是你的盲點,德國是電力輸出大國有其背景,周邊國家如荷蘭也跟德國買電,主要原因是,德國的躉售電價是全歐洲最便宜的,旁邊國家自己不發電跟它買都划算。然而很諷刺的卻是德國的(國內)零售電價卻是全歐洲最高的。你要不要分析一下為什麼?

首先你要知道歐洲電網的競標方式,根據預測,各電廠會開出剩餘電量期貨標售,價格是浮動的而且分時段銷售,有非常複雜的交易計算公式。德國的電力分配極端不平衡,在最理想狀況,太陽能+風能發電+垃圾廢木(biomass)發電(以上稱綠能發電)足以供應全國需求(通常是在好天氣中午左右),剩下一缸子褐煤發電廠全都可以停機了,但是電廠可不是說關就關,臨時增減載都會大幅影響發電效率並產生額外汙染,沒有這種彈性,所以變成一堆發出來的電成為燙手山芋,必須借電網賤價銷售出去,減少損失。既使這樣,德國依然需要向電網購入大量電力,避免不穩定發電造成的缺電問題。

所幸歐洲因時間差,各國尖峰時期不同,讓共同電網運作成為可能。這就是為何德國一直積極投入智慧電網的研究(這跟台灣的"智慧電表"狗屁不相干),智慧電網包括超超高壓長途輸配線系統降低長途耗損,整合全歐的即時天氣預測分析,預測風力變化提高反應時間,和快速切換的區域輸配系統緩衝能力。
BigMac4Diet wrote:
要不要聽一下不同的分析?

你想說的大多數內容我都已經分析過
"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核能或火力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II"
"太陽光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MK3"

BigMac4Diet wrote:
歐洲各國本來就會相互買賣電,買家同時也是賣家,透過共同電網和交易平台,以尖離峰互補產生最大效益。

1.本人從未說過歐洲國家不互相買電
2.本人提供正確的德國跟法國互相買電量
3.王明鉅提供的是假數據

你既然這麼愛說教,我倒希望看到你對提出大量假數據者的譴責.

BigMac4Diet wrote:
另一個原因就是你的盲點,德國是電力輸出大國有其背景,

本人從未說過德國是電力輸出大國沒有背景.

BigMac4Diet wrote:
然而很諷刺的卻是德國的(國內)零售電價卻是全歐洲最高的。你要不要分析一下為什麼?

本人已經分析過,在離岸風電懶人包問題21

BigMac4Diet wrote:
德國的電力分配極端不平衡,在最理想狀況,太陽能+風能發電+垃圾廢木(biomass)發電(以上稱綠能發電)足以供應全國需求(通常是在好天氣中午左右),剩下一缸子褐煤發電廠全都可以停機了,但是電廠可不是說關就關,臨時增減載都會大幅影響發電效率並產生額外汙染,沒有這種彈性,所以變成一堆發出來的電成為燙手山芋,必須借電網賤價銷售出去,減少損失。

本人在離岸風電懶人包問題18已經回答過這個問題.
聖堂教徒 wrote:
英國風電跟臺灣風電「...(恕刪)


專業的
只是超買而已 wrote:

煩請版上的「專業人...(恕刪)

樓主台灣價值不夠,鑑定完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