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梯有夢 wrote:有點不敢想像一塊要地沒地,要資源沒資源飽受污染及掏空的地方不作全世界最大的市場生意,下場會如何...(恕刪) 首先,不會有「沒有」了大陸這塊市場的事情發生,通常政客才會用全有全無論來蒙騙恐嚇無知的百姓,感覺好像一不簽某些條約,台灣的出口馬上會下降40%,這根本是笑話,簽FTA落後在短期是會造成經貿量下降,但長期影響要看國家與企業的對應策略。其次,與中國大陸簽不簽得過,通常是卡在幾個雙方看重、或者國內壓力較大的類別,例如農產品,例如雙方都正在扶植的產業,這些才是造成談判卡住的關鍵,像我們和美國談判,瘦肉精美牛、瘦肉精美豬就是卡點之一,若雙方願意頂住國內產業壓力各退一步,或者先暫時擱置某些產業類別,通常就容易通過。最後,產業競爭處於劣勢,廠商似乎多數是用"出走"來降低成本,但出走通常最後還是競爭不過,最終會被當地企業取代,只有少處認真"研發創新"的企業才能脫胎換骨,獲得最終利益。所以簽不簽FTA對各產業或各企業造成的影響仍然是要看企業類別差異與領導人的決心。
1. 經濟規模2006 年時,日本國內生產毛額 (GDP) 達 4.3 兆美元,當時中國 GDP 才 2.8 兆美元,在全球屈居第四位,還輸給德國。但到了 2013 年,中國 GDP 已飆上 9.4 兆美元,反觀日本 GDP 僅略增至 4.5 兆美元。2. 國防預算今年中國國防預算,已由 2006 年時的 2838 億元人民幣暴增至 8082 億元人民幣 (1320 億美元);反觀日本 2014 年度國防預算僅 4.78 兆日元 (419 億美元),與 2006 年時的 4.79 兆日元相差不多。3. 雙邊貿易日本對中國的需求已大過中國對日本的需求。中國對日本出口占總體出口的比例,已由 2006 年時的 9.8% 降至去年的 7.9%;但中國市場占日本對外出口的比重,卻已由 2006 年時的 16.5% 上升至 20.6%。4. 雙邊投資2006 年時,日本政府及企業在中國的直接投資金額僅 62 億美元,同時間中國對日本的直接投資金額則為 1200 萬美元;到了去年,日本在中國投資金額已上升至 91 億美元,而中國在日本投資金額卻僅增至 1.4 億美元。儘管今年前 6 個月,日對中投資額已降至 29 億美元,中對日投資額則躍升至 4.37 億美元。5. 觀光由於中國新興中產階級財富增加,加上日元走貶,今年 1-9 月入境日本的中國觀光客已達 180 萬人次,相較於 2006 年全年也才 80 萬人次。根據世界旅遊組織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調查,中國觀光客已連續 2 年蟬連全球消費金額最高的族群,去年觀光支出總額達 1290 億美元。
colchicine wrote:過度傾中將經濟重心過度依賴中國種下的惡因現在快要開花結果了...(恕刪) 可惜中華民國總統都完全沒能力讓地殼變動把台灣島搬到美國還是歐洲,就不需要中國市場了。 希望下屆總統有這能力。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4357阿里1111購物狂歡節訂單,2分鐘破10億元人民幣做生意當然要去人潮多錢潮多的點做呀"據了解,美國Costco10月12日剛進駐天貓國際旗艦店,在11.11購物狂歡節之前15天有預售活動,光是Kirkland的堅果就賣出8萬盒,總計90噸,也就是說Costco並沒有在中國設點,光是透過網站就銷售一空。"連 Costco 都傾中 。。。傾中不是台灣的獨有的現象韓國都到中共設記憶體廠,面板廠,一點都不怕台灣算是非常戒慎恐懼的
至少可以撐一年當做裝死沒看見一年過後工業區會大裁員竹科也會大放無薪假不過台灣學生根性很強,馬上會有解套方案他們會再度佔領立法院,要求全面解套各縣市性產業專區然後大學生一畢業,男的可以當馬伕,女的可以做小姐GDP的數字可以很快就救回來,而且收入很快就能突破2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