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野山民對民主選舉的疑惑

買下媒體、買下大學、買到美國總統。
  直到有一天,
  連「美國」都被「他們」買下來。

  ◎「美式民主」黑幕I:當右翼財閥準備入主《時代》
  寇氏兄弟(Koch brothers),富比世第八大富豪,是美國第二大未上市企業寇氏工業集團的老闆。事業版圖涵蓋石油、肥料、化學、家用品。幾十年來,他們透過資助各類智庫、學者、專欄作家否定全球暖化的危險。現在,媒體集團梅雷迪思即將在寇氏兄弟的資金奧援下,買下呼籲大眾應該注重全球暖化危機的《時代》。

  寇氏兄弟是美國保守派的重要金主,不但出錢資助共和黨,更出錢資助被歸屬在激進保守陣營茶黨的政治人物。事實上,寇氏兄弟不但贊助政治人物,更多次試圖插旗重要媒體。他們要宣揚的不僅只是全球暖化否定論,更是透過自己的財富打造「極端保守派的美國」。

  ◎「美式民主」黑幕II:把「不對的人」都擠出去
  八○年代時,寇氏兄弟曾經試圖參選。當時,他們提出的「政見」,包括──
  →不要政府健保、不要社會安全制度
  →不要証監會(SEC)
  →不要環保局(EPA)
  →不要食品藥物管理局(FDA)
  →不要就業限制法規

  這類極度右派的主張,在當時自然沒有得到選民認同。但寇氏兄弟在遭受這次挫折後,轉向隱身幕後,支持共和黨內的激進保守派──不只是透過資金,更透過智庫、學者與媒體製造輿論,不但攻擊對手,更排擠共和黨內的溫和派,消滅政黨與政黨之間協商合作的空間。不但造成政黨之間的惡鬥,更讓原先不可能躍上政治舞台的極右派政治人物,有機會主導這個國家的政治。

  ◎「美式民主」黑幕III:如果你認為激進派掌握政權很糟糕,那麼更糟糕的是…
  在寇氏兄弟等激進右派財閥的出資運作下,共和黨的溫和派失去舞台,激進的保守派政治人物則無所不用其極地抵制與其他政黨或主張合作的可能。事實上,在右派財閥的奧援下,激進保守陣營有更多資源可以製作廣告、製造新聞、製造輿論,攻擊對手陣營──甚至是攻擊黨內的溫和派或中立派。最後能夠屹立不搖的,就只剩下這些獲得金援支持排除異己、攻擊對手的政治人物。

  如果你覺得這些人當選已經很糟糕,那麼更糟糕的是,以後美國人可能只有更激進、更保守的候選人可以選。不夠激進、不夠保守、不夠右派、攻擊性不夠,得不到這些財閥支持的,抱歉,你根本選不上。

  ◎被買下的,只有美國嗎?
  極右派財閥支持的共和黨勝選後,美國除了在平權、女權問題上有明顯的轉向外,其他像是外交、環保、社福議題的趨勢上也有顯著變化。想知道為什麼嗎?不妨來看看除了寇氏兄弟外,還有哪些極右派財閥積極影響美國政治:

  →安麗公司:創立直銷王國「安麗」的狄維士(DeVos)家族,原本就是基督教會中極度保守派的支持者。不但反對墮胎、同性戀、女權運動,也反對任何有違教義的現代科學。安麗集團避免把業務員定位成雇員的做法,以省掉大筆社會安全稅以及其他員工福利的支出,從而利潤,並因此與美國國家稅務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與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產生嚴重的法律爭論。此外,狄維士家族並致力於解除財閥支持候選人的限制,擴大對美國政治的影響力。

  →梅隆財團:被稱為右派財閥之王,勢力橫跨金融、礦業、鋼鐵、石油等等。理查•梅隆•史凱弗為了擴大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在五十年內捐出超過十億美金。甚至前總統柯林頓(民主黨)的性醜聞曝光也與他有關。此外,他與洛克斐勒家族一樣,致力於改造美國的稅法,減輕富人的稅負。同時,這兩個家族也同樣是世界最大的軍火商洛克希德馬丁與汀豪斯電器的控制者,這兩個軍火商也是五角大廈的主要承包商。而在二○一八年,川普刪減環保局(EPA)的預算,另一方面卻同步增加國防預算。

  →歐林公司:右派財閥中,與軍火有關的不只是梅隆財團,還有歐林公司。此外,歐林公司也是美國著名的化工產品製造商,七○年代時即生產全美二○%的DDT,也是美國環保局(EPA)最早指定的大型汙染廠商之一。一直到今天,歐林公司仍致力於捐助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右派學者、研究機構,甚至打進如哈佛等長春藤盟校,製造影響力與有力輿論。

  極右派財閥支持的共和黨陣營勝選後,右派財閥的投資可說得到一個小幅度的回收。不管是在稅制或是社會公平議題,環保政策甚至是外交政策,美國都已經開始在轉向。做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政策改變,其影響力會侷限在美國境內嗎?被這些右派財閥買下或買斷的,只會是美國的未來嗎?


導論

二〇〇九年一月二十日,全美上下目光都聚焦在華盛頓特區,超過一百萬名群眾聚集在國家廣場歡呼慶祝,見證第一位非裔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大量支持者從全國各地湧入,使得華盛頓特區在二十四小時之內人口幾乎增加了一倍。就職典禮是為了慶祝政權和平轉移這個最基本的民主程序,向來就是令人感動的場合,不過這次卻是格外的歡欣鼓舞。美國最有名氣且最具代表性的音樂家,從靈魂樂之后艾瑞莎‧富蘭克林(Aretha Franklin)到大提琴家馬友友(Yo-Yo Ma)都獻上了激情的表演,名流高官為了搶到觀禮位置而動用各種關係。眼見氣份如此高昂,民主黨政治顧問詹姆斯‧卡維爾(James Carville)預測了一個政治版圖重整的長期趨勢,說民主黨「將會在接下來的四十年內持續執政」。

  然而,二〇〇九年一月的最後一週,美國另一邊的陣營也在進行另一種形態的集會,這群活躍份子的目標是盡其所能地讓這次的選舉結果無法發揮效果。加州棕櫚泉郊外的沙漠城鎮印第安韋爾斯,一輛輛休旅車行駛在萬麗酒店旗下艾斯美拉達溫泉渡假飯店那條長長的棕櫚大道上,車主一踏到人行道,門房小弟就迅速跑來搬行李。這些人是美國最熱心的保守派,其中許多人代表的是這個國家最被嚴密鞏固的商業利益。他們目前過的富裕生活,再華麗的描繪都難以比擬。天空一片蔚藍,遠處聖羅沙山脈下的山丘,從科切拉谷地拔高聳立,構成一幅色澤變化無窮的壯麗背景。絲絨般的綠草坪一望無際,迤邐延伸至鄰近一座三十六洞的高爾夫球場。游泳池數座,其中一池配有人造沙灘,池邊環繞著設著躺椅及簾幕的隱密亭台。天色漸暗,無數燭光及火把如夢似幻地點亮走道及花壇。

  然而,飯店餐廳裡的氣氛卻非常嚴肅而緊繃,這樣的奢華彷彿正好強調出聚集在此地的這群人失去了多少。這個週末在這個渡假飯店聚會的賓客中,許多人在小布希(George W. Bush)任職總統的八年期間成了最大贏家。有身價幾十億的企業主、在美國最鼎盛時期累積下來的財富繼承人、右派媒體鉅子、保守派的民選公職人員,以及幫主子贏得政權而過上好日子的精明政治操盤手。在場的還有媒體名筆和出版人,他們的文章刊登在各大智庫、倡議團體以及無數刊物上,而且私底下都受到企業利益的補助。不過,這場聚會的榮譽貴賓是潛在的政治獻金金主,他們自稱為「投資人」,而眼前的這個計畫正迫切需要他們的資金。

  召集這群人在週末集會的並不是檯面上敵對政黨的領導人,而是民間的一個普通公民,查爾斯‧寇克(Charles Koch)。他的年紀已經七十好幾,滿頭白髮,但卻老當益壯,並仍積極執掌寇氏工業(Koch Industries)。這是一家總部位在堪薩斯州威契托的企業集團,由查爾斯的父親弗瑞德(Fred)創立,一九六七年創辦人過世後即飛快成長,查爾斯及他的弟弟大衛(David)買下另外兩個兄弟的股份而接管營運大位。查爾斯和大衛通常被稱為寇氏兄弟(Koch brothers),旗下事業為全美第二大私人企業集團,他們幾乎擁有全部股份。他們擁有四千英里的油管,阿拉斯加州、德州及明尼蘇達州的煉油廠,喬治亞太平洋木業及造紙公司、煤礦、化工,除了涉足許多產業,也從事大宗商品的期貨買賣。這家企業持續獲利,使得這兩兄弟成為世界排名第六及第七富豪,二〇〇九年的個別身價大約是一百四十億美元。兄長查爾斯具有非比尋常的意志,向來為所欲為。他在那個週末的意圖是招募其保守派同路人,一起進行一項艱鉅的任務:阻止歐巴馬政府推動民主黨的政策,也就是由美國民眾投票選出來,但他卻認為是災難的政策。

  以他們擁有的財富,查爾斯和大衛的影響力自然已是相當可觀。不過,多年以來,他們還是積極拓展勢力,與政治意識形態相近而態度強烈的一小群人結盟,其中許多人的資產也是深不可測。這群人希望利用他們的財富,將保守派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的政治路線發揚光大,這條路線在當代政治光譜中非常邊緣。大衛‧寇克於一九八〇年代表自由黨(Libertarian Party,又譯自由意志黨)參選美國副總統時,僅獲得全國一%的選票。當時保守派代表人物小威廉‧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Jr.)將他們的觀點貶為「無政府極權主義」(Anarcho-Totalitarianism)。

  寇氏家族(The Kochs)在一九八〇年選戰失利,但並不接受美國民眾的決定,反而處心積慮改變選舉規則。他們運用財富以其他手段將自己的小眾觀點強加到大眾身上,在拿不到選票之後的幾年之間,暗中狂灑了好幾億美元,將他們的政治觀點從美國政治生活的邊緣推到中心。他們秉持著前瞻與不屈不撓的精神經營企業,也以同樣精神創建一個令人膽寒的全國政治機器。工程師訓練出身的查爾斯‧寇克,早在一九七六年就開始計畫一場橫掃全國的運動,他曾經是約翰伯奇協會(John Birch Society)的會員,他的目標相當激進,在一九七八年曾經宣稱「我們的運動必須摧毀當前盛行的國家主權典範。」

  為了這個目標,寇氏家族進行了一場漫長而驚人的思想戰。他們出資補助一群表面上看起來沒有關聯的智庫、學術計畫,以及大量的倡議團體,並在全國政治辯論場合中提出主張。他們聘請遊說專家在國會推動自己的利益,並雇用政治操盤手扶植冒牌的草根團體在基層創造政治動能。他們還資助法律團體、宴請司法人員,目地是為他們的司法案件施壓。他們最後打造出來的私人政治機器,已經可以與共和黨匹敵,而且還威脅要吞掉它。他們的許多活動都是暗中進行,而且還披上公益外衣,因此社會大眾幾乎追蹤不到這些銀彈流向。不過逐漸累積下來,正如二〇一五年某個行動方案所稱,它已經形成一個「完全整合的網絡」。

  寇氏家族相當一意孤行,但也不是單打獨鬥,他們是一小群家族中的一員。這些高高在上、極為富裕,而且極端保守的家族,幾十年來以挹注金錢的方式,來左右美國人的想法及投票行為,而且社會大眾通常並不知情。這些家族是在二十世紀下半葉開始積極作為。除了寇氏家族之外,這群家族還包括梅隆銀行及海灣石油(Gulf Oil)的繼承人理查‧梅隆‧史凱菲(Richard Mellon Scaife);出身美國中西部,以承攬國防軍火契約而致富的哈利及林德‧布拉德利(Harry and Lynde Bradley);化工及軍用品企業鉅子約翰‧歐林(John M. Olin);科羅拉多州的庫爾斯(Coors)製酒家族;密西根州的安麗(Amway)行銷帝國創辦人狄維士(DeVos)家族。每個家族都不一樣,但他們形成新一代公益慈善家的面貌,全心致力於運用其私人基金會的億萬財富,來左右美國的政治走向。
民主制度雖然有其缺失 但在找到更好的制度之前
它就是最好的制度;
就像婚姻制度, 雖然一堆人抱怨婚姻的缺失 但在找到更好的制度前,
現階段大家還是認同婚姻的吧.

一堆沒有享受過民主自由的人 在這否認民主的好處 實在好笑;
你們對岸實施的專制 ,也就是人治 ,想要國泰民安必須有個前提,
那就是什麼書記 ,領導之類的,一定得具有聖人的特質 才能保人民安居樂業 懂嗎,
因為沒有反對黨制衡 ,沒有媒體監督,又沒有制度, 要胡作非為易如反掌,
請問一下 龐大的領導, 書記之類的 ,都是吃素的 都是佛心來著的 這機率有多高???

反之 民主國家, 因為有媒體跟反對黨的監督, 又有制度,就算選出來的人品德不好 才能不夠,
只要制度在那, 他還是只能跟著制度走, 要亂來也有限,幾年之後人民又能用選票讓他下台,
所以 我們不用擔心選到妖魔鬼怪 因為有緊箍咒可以治他.
至於對岸 要是碰到老毛這種妖怪 ,人民只能自求多福吧, 還能怎樣.

民主 專制高下立判 需要嘴這麼久嗎??
單純只有票,不見得就是民主,還有其他的條件。

不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有選票,只是同額競選+得票率接近百分之百。

不只有選舉,而且把民主、人民都寫到國號上了,但不會有人會認為朝鮮是民主國家嗎?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一堆民主八股文,誇誇其談,卻沒有幾個直面現實問題的有自我思考能力的。

N0thing wrote:
第一個問題請問你認...(恕刪)


台灣的民主來的太快!人民知識普遍不足對民主有深刻的認識!!

所以誤以為當初崛起的民進黨用衝撞的方式來反政府就是講民主!!

講白一點就是理盲不是民主!!

要解決台灣這種民粹式的民主~就是先改成投票前要先隨機測驗民主相關和法治的考題!

考過的才有資格領票!!這樣可以提高投票人的知識素質.提高投票率.還可以杜絕買票!!

等執行10.20年後.全國人民知識水準都提高到標準再開放給所有人投票!!
N0thing wrote:
一堆民主八股文,誇誇其談,卻沒有幾個直面現實問題的有自我思考能力的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N0thing wrote:
第一個問題請問你認爲...(恕刪)


講了你也是不會懂的, 不講你又覺得一定有原因, 人民代表大會不也是選票制嗎? 我們懂得人民代表大會的意義,你懂嗎?
我如果講你沒有能力做議員,你一定也不服氣, 你可以證明你有能力做議員嗎?

N0thing wrote:
我沒有說一黨制好,---衹要有票,道德,才能根本不是問題---...(恕刪)


那結論是謬論,只要有票,請問怎麼有票? 買票,違法失格. 騙票.手段要高明,且見仁見智. 吸票,道德及才能就很重要. 不要二分法看事情. 再次強調,民主選舉重視程序,候選人適不適合,是看多數人判斷,然後全選民承擔責任.
各位牛13閃閃的民主八股文,是本貼一道金光閃閃民主風景綫。

請繼續,美麗的風景雷死人。
大陆农村的干部也是直选的,但选出来了很多地痞流氓,乡绅恶势力,危害到了共产党对基层的掌握,这也是前两年开始全国开展打黑除恶的理由之一。另外各地人大代表的选举,以我观测很少有人参与或给人大代表提案,国内选举文化还是很差的,共产党改革喜欢先试点,试点好了再全国铺开做,目前看直选效果并不理想。同样的问题在台湾估计也有,台湾的选举程序我看也问题一堆,单程序正义方面就很多问题,我觉得台湾这方面还是要改革,改革不是要放弃民主选举,而是解决目前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但目前看希望很渺茫,因为不会有政客有魄力做这种事。台湾人觉得选的人不行四年就换下来,但这个世界的国家/地区竞争是不会停下来的,你不进步就会退步。大陆若不是把握住历史的进程,及时改革开放,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目前也未必有现在的成就。台湾还是得靠自己啊,加油吧。另外说下,我是大陆人~
N0thing wrote:
各位牛13闪闪的民主...(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