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薪资20多年冻涨的原因分析及台湾GDP注水分析!

回答樓主的中華民國收入問題 :

2017 中華民國主計處提供的 "106 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https://win.dgbas.gov.tw/fies/doc/result/106.pdf 家庭收入可支配所得 : 家庭最低所得組: 338,278 次低所得組 627,855 中所得組 884,183 中高所得組 1,191,537 高所得組 2,052,850. 其中每人可支配所得平均數係以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除以平均每戶人數計算。 數值為 NT 331,903, 中位數 NT 284,228. 這個數字萬把元美金激不激動, 幫你找到你接近你的想像數字, 但是中華民國每人可支配所得平均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高等收入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 (前1/5)是約略相等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支配收入依 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guoqing/2018-03/28/content_5362699.htm
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3],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3元,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5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7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485元,比上年增長6.4%。

*** 這個高收入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40年的偉大成就, 龐大的中產階級 2.8 億的高收人人群. 若論人數中華民國遠遠不如, <小小吐槽一下> 這個人群也是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構成, 個別人員還自我感覺特別良好. 望出去看到其他11億人比我差. 久了總覺得全世界的人都比我差. 最多我再打拼幾年就可以超車了.

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高收入組可支配收入人均RMB 64,934 * (台幣匯率 4.7 如何 ) = NT 305,190 也就界於中華民國每人可支配所得平均與中位數區間.

比較札心的問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高/低等收入倍數是 64,934 / 5,958 = 11.89 倍. 中華民國高/低等收入倍數是 2,052,850 / 338,278 = 6.068 倍. 關於這個貧富差距問題, 我只能說如果你是在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屬於高等收入人群, 別忘了你在騰衡-黑河線外的同胞. 他們更需要你的關心.

當然你可以說人口多, 地方大.... 等等,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中華民國就不難嗎?? 內部市場小, 不具經濟規模, 沒有完整工業體系, 基礎研究不足, 不是聯合國會員難以參加國際標案, 種種限制產業發展. 但中華民國也是走到這一天. 路還很長很遠, 理想國度需要更多人的打拼. 過多的挑剔與抱怨無濟於事.

P.S 數據解讀有兩面性, 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特別是屁股決定腦袋..... 但公開數據不宜直接指稱數據造假, 若對數據有質疑可以找不同的公開數據來源, 交互確認, 或請另一方再說明.

另外 GDP = GDP = C + I + G + NX 公式中沒有薪資.

弱時擱置爭議, 強時自古以來, 特權別人不可有, 自己不可無.
肥肥魔 wrote:
回答樓主的中華民國收...(恕刪)

解釋得很清楚,可惜說對牛彈琴。給對岸的五毛免費財經教育,真是浪費時間。叫他夢中的的大學財經教授來懺悔懺悔,竟然教出這種丟臉的學生。
大陸高校素質真差,財經系畢業的,還要台灣非財經系的網友教他GDP的組合和算法⋯⋯哈哈哈😄
算啦
結論:台灣工資沒有凍漲,GDP非常準確~
张胜 wrote:
那只是一个佐证而已... 台湾财政收入在发达国家里 为什么占GDP 这么低?...(恕刪)


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實質稅率偏低。雖然台灣以前很多人常說"中華民國萬萬稅",實際上經過多年改革和政客買票式減稅造成的稅基流失,台灣的實質稅率在發達國家裡算是敬陪末座。台灣政府的財政收入基本上是多年來逐年惡化,以借貸支應。這種脆弱的財政依賴匯率低估和過度抑制通膨保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平衡。

另外,根據你的發言,我實在很難想像你是念財經相關科系。

如果你對台灣薪資凍漲20年有興趣當畢業論文,建議你從利率角度著手可能比較恰當。
肥肥魔 wrote:
回答樓主的中華民國...(恕刪)


我仔細看完了,嗯 現在大家都準確表達了各自要表達的東西,現在可以說結論了吧
請回答我你是否認為 台灣20多年薪資都正常增長,不存在薪資停滯的假問題!?
至於GDP 是否注水,看到我的題目了嗎是分析,因為除非台灣主計處 公開說明 否則 大家只能是推測,這一點不否認吧
即便大陸GDP 是否注水 任何經濟機構只能是數據推測!
但是薪資增幅 這是直觀的數據以及人的感受!
每一個生活在台灣的超過40歲的人應該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吧

不好意思 刚刚跟朋友在微信聊天没切换简体字,打成繁体字了,不是要冒充台湾人,也懒得重新输入了,反正你看繁体字更习惯
张胜 wrote:
請回答我你是否認為 台灣20多年薪資都正常增長,不存在薪資停滯的假問題!?
請問你說的薪資是指什麼薪資?你搞清楚了嗎?

你真想知道真相?真有接受真相的雅量?
要不要先承認自己前面亂講,說鴻海佔台灣GDP的兩成以上!
张胜 wrote:


我仔細看完了,嗯...(恕刪)

二十年前的薪資沒有健保,也沒有失業補助,更沒有什麼人在落實加班,勞資協調,產假等等。
台灣中小企業眾多,員工變老闆很簡單,如果資方賺錢這麼容易,台灣的主要產業也不會毛三到四了吧?
另一個薪資凍漲的主要原因,當然是大陸的磁吸效應,大量高薪資所得的人都跑到大陸去了。
这位兄台
您这种冷静讨论的态度值得称赞
但是资料有严重错误
大陆个人所得税3.6万以下税率3%是指月收入。不是年收入
我一月份刚报了税,所以很清楚
5千人民币月收入一下免税,本人有几项免税项目,所以免税额度在八千。八千到三万六税率3%.本人职业是大学教师,薪资收入大约八千左右。另外还有研究项目收入,算到个人薪资里面扣税,严格意义上应该按照劳动报酬20%征税。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执行。
大陆的个人所得税对于普通收入来说,负担并不高。年收入六万以上才征税,再加上各种免税额度,例如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住房贷款。实际上大部分普通收入人并不需要交税。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二十年前的薪資沒有健保,也沒有失業補助,更沒有什麼人在落實加班,勞資協調,產假等等。
台灣中小企業眾多,員工變老闆很簡單,如果資方賺錢這麼容易,台灣的主要產業也不會毛三到四了吧?
另一個薪資凍漲的主要原因,當然是大陸的磁吸效應,大量高薪資所得的人都跑到大陸去了。


我还是有疑问,台湾健保于1995年实行 距今24年,仅仅因为健保实施 就薪资停滞? 那起码要考虑CPI吧, 如果薪资停滞 ,实际的效果就是薪资倒退,这个不反对吧! 24年时间 台湾CPI 差不多平均每年2%

至于说到大陆磁吸效应 ,这个我也有疑问,跟台湾经济重合度非常高的韩国,为什么韩国并没有出现台湾这个困境呢? 我不是说要反驳你,不相信你,我只是提出我的疑问, 我之前所有的分析只是分析,我想作为民主国家的人应该接受质疑吧,这是每一个人的权利 难道不是吗。还是说在台湾不能质疑台湾的GDP 不能质疑台湾薪资问题? 这显然很不民主难道不是吗

bluefeather17 wrote:
但是资料有严重错误
大陆个人所得税3.6万以下税率3%是指月收入。不是年收入
我一月份刚报了税,所以很清楚
...(恕刪)


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8-09/05/content_2060671.htm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萬3%...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