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活在自己的世界

turtlins wrote:
說真的,你還不值得我惱羞成怒啦。
我查證的結果不是貼在本棟第一樓了嗎?你大概又是沒看吧。
和林教授有不同嗎?
林教授最近的說法是LSE不可能補發第二次,而我得到的回信是如果真的又遺失了,只要備齊文件證明,還是可以申請第二次補發。
這樣清楚了嗎?
魯拉拉拉 wrote:
PS: 我最近很無聊的寫信問我的英國客人,和他討論英國博士論文的制度,他還幫我看了LSE的蔡英文博士的聲明,他告訴我的和彭P說的一樣,很多學校網站都有媒體區,學校並不對媒體區的文章負責,你知道LSE對於蔡英文博士的聲明是在in the press嗎? 你之前又在混淆視聽說很多文章是否LSE也不負責,但是,你找的例子是從哪區發言的呢? 再者,小英的學位是需要同時發布論文去三個地方,但是目前只能用personal coppy放在LSE圖書館的婦女區,這根本就是個大笑話! 所以彭P一直在嘲弄是否一把火剛好燒三個地方,這樣你了解嗎?


turtlins wrote:
先糾正你一件事:至少LSE沒有人需要把論文送去「三個」地方館藏。
LSE、SHL和IALS的人回覆詢問時已經一再說明,論文先送SHL,法學類的再送一本去IALS,請問第三個地方在哪?
我猜你一定說是LSE圖書館。
錯。當時LSE不負責館藏論文。
證據是林環牆教授調查報告說過,2008年之前是由倫敦大學集中管理,全都收藏在SHL,2008年後分由各學院管理,SHL原有的館藏也都送回各學院。這在SHL館藏目錄的登錄內容中也註記聲明他們已經不再保管,讀者所查到的論文目前放在某某學院,請讀者自己去各學院找。
但LSE的論文條目中紀載只有一本館藏,所以,如果從SHL送回來一本,那就表示LSE本來一本都沒有,否則就會有兩本館藏。
所以,LSE非法學類當年只要送一本去SHL,法學類的多送一本去IALS。沒有人要送三個地方啦。
你這個錯誤資訊從哪來呢?一定不是你自己查證出來的,一定是從彭主播這些人那兒聽來的。
這就是我和你最大的不同,我聽到什麼資訊,只要有管道查證,就會自己親自再查證一次;而你不是,你聽到就接受了,沒有懷疑。你的質疑能力只用在蔡英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