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畫面】中捷果然是撞上去的?!

障礙物掉落軌道,自動駕駛列車居然毫無偵測系統反應剎車,難道製造商沒責任?當然建築商責任是最大的。
allenhuang1971
一個事件就能證明系統有多爛
CogChern
我原本也以為系統都有盲點,有時無法太苛求。不過就中捷的說明看來,只有偵撞桿的設計真的太不足了,偵撞桿無法防止事故發生,僅對減少傷亡有作用。
車上、月台一定都有緊急停車按鈕,中捷防災訓練明顯不足。
eshu0329
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這樣設計,那安全性真的有問題。
eshu0329
剛剛查了一下,月台還真的沒有停車按鈕...超扯
如果中間整個橋斷了

中間一節不見了



不知道車會不會發車
eshu0329
這件事情,說不定行控中心反而責任最輕。具體要看通報流程跟控制員以及列車控制權的關係還有反應時間而定。
CogChern
路線斷了這個系統會有反應,因為電路斷了會被偵測到。就這件事來看,也許砸壞軌道可能結果會比只砸壞隔音牆好。
hpvs19 wrote:
13吊桿掉落
15保全員轉身(尚未發現異狀)
20隨車員現身觀看綠客上下車狀況
23保全員接聽電話收到通知
24隨車員轉身上車


滿扯的, 這麼大的震動煙霧迷漫, 隨車員保全員完全無感, 照樣發車
看別人不順眼, 是自己修為不夠
hpvs19
她身邊綠色衣服老外不也是要撞上時,才想到往後跑。 其他乘客車啟動當下也未發現異狀

看了一串貼文, 事發當時的月台保全/ 隨車員的機警程度/ 反應能力, 如果能有版上發文的各位專業交通安全專家們的一半, 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囉, Mobile01真的是人才濟濟。
eshu0329
不能這樣講,這些行車人員、站務員,都是第一線保護旅客安全的工作人員,本來就該熟悉這些事務,甚至可以說是基本要求。不然如何反應緊急事故?保護旅客安全?
CogChern
也許花衣大媽在門關了才在懊惱忙著看熱鬧,忘了上車。
我還有一個很好奇的地方!

照理說,那麼大的東西,都砸到捷運站不遠的地方了,怎麼感覺附近的群眾不是很有感?
還是說這個地方的噪音值已經高到一個極緻了,基本上那麼大的聲響,應該是很多民眾都會跑去圍觀才是啊,我不相信圍觀了之後,還會有那麼多人上車?
莫絲琦 wrote:
(恕刪)


有點想吐槽 ...

雖然留給人反應的時間確實不算長

但他講這樣
台中空氣是有差到軌道上灰濛濛一片也覺得不算異常就是
kevin-TWN wrote:
車上 當時如果有個人...(恕刪)


的確有個人這樣做了⋯⋯⋯
就是那位穿藍色衣服👕的外國人
其他乘客受訪時證實了他有大喊往後退

可惜很多人都聽不懂英文 😂🙈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hpvs19
大喊往後退,兩三秒後就撞上
不用講的跟先知一樣 新聞都有報導

自動駕駛系統沒有不好

地震 天災 颱風 水災 跟

這次的掉落物都可以歸為意外事故

太魯閣號 連掉落工程車那麼久

違反工安規定 施工 都能賴是駕駛跟防護系統的問題

你檢討一個來看看 他們改了甚麼?

美國學者韓立奇(Herbert William Heinrich)提出重大職災發生比例的「 88:10:2」,也就是88%的意外事故是因為「不安全行為」造成,10%是因為「不安全狀況」所造成,2%則因為「無法預防的因素」所造成。太魯閣號從和仁隧道出來後,突然遇上掉下來橫躺軌道上的工程車,其與和仁隧道低於250公尺。以當時太魯閣號每小時130公里之時速,完全煞停至少需要16.62秒,即「煞停距離」需要600公尺才夠。雖然司機員反應快速的緊急煞車,包括ATP的動作,但也無力回天,而這就是2%的「無法預防的因素」!

原文網址: 蘇南/【太魯閣出軌】人為因素外,四個系統化安全建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