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Yan wrote:
可是偶看到的是...
https://www.nownews.com/news/5278067
你和偶的對話讓偶想起這段話:「你戴的那副液晶體顯影眼鏡是兩年前美國過時的產品,而我這副隱形液晶體顯影眼鏡,是上個月西德最新產品,價值11萬美金。」
那你看到的新聞有說香港的BNT不能打嗎? 一天預約1萬劑也是在打,8月到期也不是世界末日。
台灣4月初進來的AZ,有效期也是不到2個月,最後變成大家搶著打。
Panchrotal wrote:
敢問病毒老化可有出處?
"病毒老化"英文或拉丁文的原稱是啥?
說得像任何人得病只要在家隔離8天就能自己痊癒
herblee wrote:
次基因組RNA subgenomic RNA (sg-mRNA) 就是證據
您以為病毒性的疾病是給抗病毒藥物治好的嗎 ? 不是 , 醫院只是提供支持療法 , 讓病人維持到能自己產生出中和抗體 擋住病毒 ,以及發展出細胞免疫殺滅病毒 ?
還是以為產生了抗體? 我以壓制住病毒?
一般病毒驗到 RNA 這種遺傳物質 , 表示有感染能力 , 但冠狀病毒不是
因為 冠狀病毒並非 連續複製 , 而是分成二個階段
冠狀病毒除了也會轉錄本身的 RNA , 也會轉錄出一系列較小片段的次基因體信使核糖核酸(subgenomic mRNA)。這些sgRNA也會利用細胞的蛋白質合成系統,做出病毒結構所需的棘(S蛋白)、膜、套膜和核鞘蛋白。←做病毒外殼的是另一套 sg-mRNA
冠狀病毒使用二套系統來複製
複製 病毒核酸 和 複製 病毒外殼 是兩套系統
如圖所示
這一篇
https://wwwnc.cdc.gov/eid/article/26/11/20-3219_article
SARS-CoV-2 Virus Culture and Subgenomic RNA for Respiratory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with Mild Coronavirus Disease
發現通過RT-PCR檢測病毒RNA並不能證明存在傳染性病毒。分離培養病毒(CPE)是更好的傳染性指標。
從香港35位患者的68個標本中分離出病毒。在症狀發作後的不同時間收集病毒樣本。
還檢查了那些病毒載量> 5 log 10的標本,以檢測次基因組RNA (Subgenomic messenger RNA (sgRNA))
所以, 這一篇的結論是
世界衛生組織最近修訂了指導方針 , 感染COVID-19的患者從隔離釋放(即出現症狀後10天和 大於等於 ≥ 3天以上沒有症狀),但這些準則並不區分輕,重症患者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輕度或中度疾病的患者在症狀發作後8天的傳染性可能較小。臨床康復且未免疫受損的輕症患者,只要不是進入有其他高度易感的人群(例如老年居家照護),則可在症狀發作後 , 大於等於 ≥ 9天退出收容。
Panchrotal wrote:
香港這篇早就看過了
樣本數只有35人,沒有做假說檢定
只單純歸納數據認為8天後沒有感染力
而這區區35人中就發現兩個是黃點例外
yellow indicates culture positive and sgRNA negative
35人就有兩個例外,在成千上萬的大量案例會有多少例外?
你如何認定在大量案例中,病毒8天後無感染力仍然成立?
James.Yan wrote:
我心中的問號是港人為什麼對施打復必泰疫苗意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