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過客4112 wrote:
除了與海邊的距離之...(恕刪)


不能用嘉義與外傘頂洲的比值來類推梧棲與海域的原因不是高度,而是嘉義測站到外傘頂洲之間的地形地貌與梧棲測站到海域之間的差異非常大。

梅姬那次,眼牆附近海域百米高度的風速應該落在59-62左右,可以用wrf模型模擬看看。
西布克F91 wrote:
為了無能政府的弱智反核政策延役的豈止協和電廠



更正舊資訊,先前我誤以為協和720小時限制取消,但從新聞看來是沒有
而且協和電廠將改建到5.2GW(這麼大??)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830000719-260102
協和電廠1、2號機組今年1月到4月25日2部機組皆已運轉超過1000小時,超過法定
「備載機組1年不得運轉超過720小時」。協和電廠則否認,澄清沒有超過;
基隆市環保局表示,由於1、2機組為緊供的備載機組,若扣除這2部機組,
發電的備載容量少於6%的話,便不累計在時數內,目前並未違法超標。

過客4112 wrote:
如果維持這個成長速度,7年後2025年將成長420萬千瓦 ( 4200MW )

台積電新廠對南科的環境影響評估揭露
2020年 5奈米量產, 電力需求新增70萬千瓦 ( 700MW )
2023年 3奈米量產, 電力需求新增77萬千瓦 ( 770MW )



終於更新好了,請見核火懶人包問題31
不過台積電的用電數字跟過客4112兄查到的有差別.
stunmaker wrote:
終於更新好了,請見核...(恕刪)


1250MW 的資料是去年的資料,那個應該是最早的初估

775MW 是今年8月15日 南科環差的通過資料
台積電3奈米廠環差過關 投資額超過6千億
用電量則由二二二萬瓩增至二九九點五萬瓩

不過另外有新聞環差通過的電量需求是880MW
南科園區環差為台積電 3 奈米廠,環評初審過關
將增加每日 7.5 萬 CMD 用水量及 88 萬瓩的用電量

到底是77.5萬千瓦還是88萬千瓦, 因為沒找到環差的報告內容
所以無法確定
剛剛查到南科製的表, 88萬千瓦應為誤植



過客4112 wrote:
剛剛查到南科製的表, 88萬千瓦應為誤植


居然差這麼多,就改成770MW吧~

stunmaker wrote:
更正舊資訊,先前我誤以為協和720小時限制取消,但從新聞看來是沒有
而且協和電廠將改建到5.2GW(這麼大??)


協和電廠1號機.2號機今年實際上運轉時間遠遠超過720小時.720小時限制只是虛設

台電鑽法律漏洞的手段就是3月到7月天天弄到備載6%就可以無限制開好開滿協和1.2號機,看看今年這段時間的備載線多平穩



協和電廠將改建到5.2GW,是台電的夢想啦,但目前協和電廠連新一號機計劃連行政院都還沒核定呢

就跟台電曾經很多夢,彰工1.2號機,大林新3.4號機,中火11.12號機,核四1.2號機一樣
深澳電廠民國95年陳總統和蘇院長任內已經行政院核定到現在要12年了還在紙上


目前台電計劃也只有2025年完成協和電廠新1號機1.3GW..剩下三台完工未定的機組要如何彌補2025年深澳電廠1號機的缺口呢


台電再怎麼神也沒法拿未來完工才有的電發給現在用吧










西布克F91 wrote:
協和電廠將改建到5.2GW,是台電的夢想啦



我看到新聞嚇一跳,感覺不是夢想是狂想呢?!
不知道有無內幕消息.

西布克F91 wrote:
台電鑽法律漏洞的手段就是3月到7月天天弄到備載6%就可以無限制開好開滿協和1.2號機,看看今年這段時間的備載線多平穩



不是很明白您的意思
照你的圖,今年多數時間都在6%以上不是?
stunmaker wrote:
不是很明白您的意思
照你的圖,今年多數時間都在6%以上不是?


其實今年5月底以前, 低於6%的日數與去年差不多

可是今年詭異的地方在於即使是假日,備載率都是維持在7%以下
造成這種與往年異常現象的原因
就是因為扣除協和1,2號機後,備載率會少於6%,
因此不受720小時的限制

過客4112 wrote:
就是因為扣除協和1,2號機後,備載率會少於6%,
因此不受720小時的限制


是說如果當天預估低於6%就把協和開啟
但又不能高過6%太多,免得一不小心用到720小時的額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