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把粽子當飯吃了嗎?粽子也不過是應景在吃的食物,頂多一天吃2個就好,吃多了對消化也不好,就算漲個5元,也不至於吃不起吧,而且翻開購物型錄和賣場,一堆20-30元價格的粽子可供選擇,真的覺得貴,不一定非吃粽子不可,少吃一點也不會死,我現在過端午,粽子總共不會超過3顆。
如果是"民生必需品"狂漲,對百姓影響是比較大的,粽子、泡沫手搖飲料應該不算是"民生必需品"吧!我自己已經好幾年沒買過泡沫手搖飲料了,因為這類飲料含糖過高對身體不好,其實價格很低,大多是糖水,賣40以上根本是搶劫吧,賣50-60以上簡直匪夷所思,在外真的渴了不如到超商買10元的包裝綠茶反而經濟又實惠!我認為的"民生必需品",應該是每天都必須要使用的,如衛生紙類、汽油、便當餐飲、交通運輸費...無法省的項目。至於粽子、元宵湯元、月餅、柚子...這些節日應景食品,淺嘗就好,不是把它當飯吃,即使貴一點還能接受。
無冕王 wrote:回家問問看自己包的....(恕刪) 平均一顆約25元左右蛋黃.豬肉.該有的都加了...一顆至少250g以上當然如果你學成本會計的話...加上人力成本運輸成本...我想應該也是不用30元/顆ps...只包了62顆..
piwu0531 wrote:你應該先問問 我們的...(恕刪) 沒錯!原文,陳保基是說:[像是粽子,茄子...]從記者轉出來卻變成沒法吃粽子改吃茄子...在台灣要汙衊一個人,真的很容易~官員無能歸無能,馬政府的確無法處理物價上漲的問題,也刻意掩飾物價上漲的真實(CPI根本刻意美化)但是硬要捏造跟斷章取義,那對誰都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