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相信台灣的GDP成長率,因為跟你薪水多寡真的無關!

因為工作關係,我接觸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人。了解很多大國怎麼建夠國際經濟關係。

這些討論到最後其實很沒力,因為很多討論的問題最終關乎國際政治大國掠奪小國的問題,不是個人或國家的問題。所以一直繞著ECFA, 服貿, 自由貿易等議題轉只會變成意氣之爭或政治立場之爭。不會解決國家的問題,也不會解決薪資低的問題。

你把世界經濟想成一塊餅,有人拿得多就有人拿得少。你把土地想成有上限的資源只能養一個上限的人口,超過以後人的生活水準就會降低,所以只能往國外掠奪便宜的資源。這是很真實的事情。

什麼是必要資源?石油,天然氣,水,耕,金屬,木材。有這些東西的國家人口又不多的話,人民生活水準會比較高,但不代表該國國民薪資高,兩碼子事。沒有這些東西但人口又多的話只能人民勤勞點,多勞動跟其他國換資源。所以臺灣是哪種很清楚。

那我們可不可以找個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結盟?他賣我們資源,我們賣他們勤勞臺灣人生產的好產品?理論上可行,也很有建設性。但老美,老中,老法,老英,老俄會分我們一杯嗎?

所以我認為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分大餅旁邊的二餅是我們國家的最佳策略。請各位前輩指教。
lfjadsflk wrote:
產業出走速度也明顯減...(恕刪)
daslebewhol wrote:
因為工作關係,我接觸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的人。了解很多大國怎麼建夠國際經濟關係。

這些討論到最後其實很沒力,因為很多討論的問題最終關乎國際政治大國掠奪小國的問題,不是個人或國家的問題。所以一直繞著ECFA, 服貿, 自由貿易等議題轉只會變成意氣之爭或政治立場之爭。不會解決國家的問題,也不會解決薪資低的問題。

你把世界經濟想成一塊餅,有人拿得多就有人拿得少。你把土地想成有上限的資源只能養一個上限的人口,超過以後人的生活水準就會降低,所以只能往國外掠奪便宜的資源。這是很真實的事情。

什麼是必要資源?石油,天然氣,水,耕,金屬,木材。有這些東西的國家人口又不多的話,人民生活水準會比較高,但不代表該國國民薪資高,兩碼子事。沒有這些東西但人口又多的話只能人民勤勞點,多勞動跟其他國換資源。所以臺灣是哪種很清楚。

那我們可不可以找個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結盟?他賣我們資源,我們賣他們勤勞臺灣人生產的好產品?理論上可行,也很有建設性。但老美,老中,老法,老英,老俄會分我們一杯嗎?

所以我認為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分大餅旁邊的二餅是我們國家的最佳策略。請各位前輩指教。...(恕刪)


[新聞] 江宜樺:顧慮張顯耀要養家 才會安排董座
(謂避免有人濫用板規檢舉,請自行Google)

其實我沒什麼立場問題,反服貿的人也不代表是反自由貿易!
黑箱作業,
草率溝通(甚至不溝通),
低劣的談判成果,自我催眠Z>B
騙國人不可以,不應該,不允許條約更改一個字(事實上國際FTA很常改修的,看看中韓FTA就好...)
想促成「不監督」條約立法闖關...

而去參與服貿談判的代表,江宜樺:顧慮張顯耀要養家 才會安排董座...

我不曉得你是為什麼有辦法解釋成「意氣之爭或政治立場之爭」~

一點想法,給你參考!!

lfjadsflk wrote:
你自己去查一下中韓FTA談了幾年,
然後韓國相對弱勢產業的稻米「預計」要幾年後開放......(恕刪)


你又被台灣媒體騙了啦 ~

韓國其實早就開放中國稻米進口了 ...

畢竟相較中國龐大的市場及購買力 , 韓國本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




事實上台灣在00~08期間 , 開放了936 項大陸農產品進口;

而馬總統上任至今,則沒有開放過任何一項。



當然 這些真相媒體自然是不會提的就是囉 ~~


lfjadsflk wrote:
其實我沒什麼立場問題,反服貿的人也不代表是反自由貿易!
黑箱作業,
草率溝通(甚至不溝通),...(恕刪)



老兄你在反串嗎 ?

00~08期間政府開放九百多項大陸農產品進口時 , 有跟人民溝通過嗎 ?

米酒一瓶一百七 , 有徵詢過人民嗎 ?

這些才是真正的黑箱呀 !!!




相反的 , 服貿與業界的溝通及說明 可是前所未有的呢 !!



lfjadsflk wrote:
大陸用買用偷的拿走台灣的技術,之後再用法令扶植大陸本國業者,打擊台商,這種玩法不是
一次兩次了,服貿很多開放內容看似對台無影響,對中國無關緊要,反正我們技術比較好,就
覺得開放對我們比較好,這根本錯得離譜!我們開放,對岸可沒跟著開放啊!...(恕刪)



老兄你又搞錯了 ~

民國91年 台灣政府自廢武功 , 向中國及其他國家大幅調降關稅 , 這才是真正對台灣本土

業者造成毀滅性傷害的原因呀 !!


看看台灣進口關稅與其他主要競爭者的差距 ... 唉 , 這種沒有媒體敢提的黑箱才是真正把

台灣害慘了 ~~





piwu0531 wrote:
相反的 , 服貿與業界的溝通及說明 可是前所未有的呢 !!...(恕刪)

蠻有趣的,美國就有自由貿易相關的法律制度!

只討論台灣跟中國的話,才是從來沒有~

不曉得你的「前所未有」的資訊,是不是也是來自政府的文宣?!


原來, 公聽會是這樣開的


20場公聽會,我有去聽完整版的,有興趣的人請Google「自己的服貿自己審」完整影片錄影,從第一場開始就在亂搞!




piwu0531 wrote:
00~08期間政府開放九百多項大陸農產品進口時 , 有跟人民溝通過嗎 ?...(恕刪)

台灣加入WTO,當時有與中國競爭誰先加入的時間背景,我同意WTO談的很爛!
那是一場台灣外交存亡的政治>經濟的決策~
我不記得當時政府有像現在一樣不斷地絕對的Z > B,決口不提這是台灣外交的突破口...
(也許你的記憶與我有所不同?)

最後,WTO談得很爛,不代表ECFA就必須談得更爛,然後說那是利大於弊!

lfjadsflk wrote:
蠻有趣的,美國就有自...(恕刪)



服貿是ECFA下的其中一個項目你應該知道吧 ?

ECFA可由單方面宣布終止, 180天後自動生效你也應該知道吧 ?


呵呵 不要看台灣去年對外貿易順差達331億美金 打破2012年所創的307億美金歷史紀錄 ~

但你知道如果扣掉對大陸龐大出超後 台灣經濟會是啥慘況嗎 ??

既然對於大陸這麼有疑慮 建議那些政客乾脆宣布2016年後廢掉ECFA不就好啦 !!

何必急著發動學生佔領立法院 衝進行政院 霸占馬路製造社會不安呢 ??



不過我是看衰他們到時不敢廢掉ECFA啦 ....
piwu0531 wrote:
服貿是ECFA下的其中一個項目你應該知道吧 ?

ECFA可由單方面宣布終止, 180天後自動生效你也應該知道吧 ?...(恕刪)

然後呢?
如馬英九所說的:
女兒嫁人了,遇人不淑可以離婚
是這樣嘛?


等傷害造成,台灣經濟受到控制貨退出市場,到時候終止有什麼鬼用!?

我前面就說了,不反對ECFA,
政府一開始不溝通就算了,我們還可以亡羊補牢去監督,
但是現在行政院又要搞一個等同「不監督」條例,
那還不讓人生氣!?

lfjadsflk wrote:
蠻有趣的,美國就有自...(恕刪)


其實民國九十一年就大幅開放陸資來台了 , 當時還當做重大施政項目哩 ~

看看當時忙著捧馬屁的媒體是怎樣的嘴臉 , 再對比現在 .... 唉 ~


=========


http://www.mac.gov.tw/ct.asp?xItem=47449&ctNode=5996&mp=1

(以下內容為部份摘要)

重大施政項目

民國九十一年年報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二) 大幅放寬大陸投資項目,目前農工產品部分開放達8,163項,比例達93.82﹪;服務業開放項目加計日前政府有條件適度開放赴大陸投資房地產開發業,共計69項,開放比例已逾8成。

(三) 放寬大陸投資金額上限、取消企業赴大陸投資個案不能超過五千萬美元的上限。


行政院於民國九十一年一月十六日通過「加入WTO兩岸經貿政策調整執行計畫」,並推動以下措施:

(一) 擴大開放大陸物品進口。經濟部於民國九十一年二月十三日修正公告「大陸物品有條件准許輸入項目,輸入管理規定彙總表」,擴大開放大陸物品進口項目,同時建立定期檢討機制。目前准許進口之大陸物品項目為8,044項,開放比例達75.4﹪ 。

(二) 開放兩岸貿易商直接交易。經濟部於民國九十一年二月十三日修正頒布「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開放兩岸貿易商直接交易,並配合修正相關金融往來規範,以便利廠商辦理兩岸直接貿易之匯款作業。

(三) 開放陸資來臺投資

1. 開放陸資來臺投資土地及不動產。內政部於民國九十一年八月八日發布「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取得設定或移轉不動產物權許可辦法」,開放大陸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或其於第三地區投資之公司,在臺灣地區取得、設定或移轉不動產物權,並建立相關管理及審查機制。

2. 開放陸資來臺從事事業投資。在開放陸資來臺投資服務業方面,依加入WTO特定服務業承諾表,在對其他國家開放的108項服務業中,已決定先開放58項;另外,將規劃開放陸資投資製造業。此一開放措施俟立法院完成兩岸關係條例相關條文修正後,即可實施。

2. 另為因應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工作及從事商務活動之居留需求,亦於該條例修正草案修正第十七條第二項,明定大陸地區人民得依法令申請在臺停留,符合該條例第十一條受僱在臺工作或第十條、第十六條從事商務活動之大陸地區人民,得申請在臺工作或商務居留,期間最長為三年,期滿得申請延期,以符實際需要。上述規定,使大陸地區人民因商務或工作需求來臺,得以建構出如同外籍商務人士來臺的常態性規範機制。


其實ECFA早收清單 , 除了讓台灣廠商少繳巨額關稅給中國海關之外 , 對台灣還有一

個很重要的影響 , 那就是產業出走速度得以急速降緩 ~



事實上自2010年簽訂ECFA後迄今 , 台灣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在五成左右已好幾年沒再增加了 !

現在回想00~07期間 台灣海外生產比重每年以5%速度增加的慘況 ... 真是令人不寒而慄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