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用途太單純整棟樓給我做美食地下街3C商品一到四樓5樓 電影院(小廳)6樓 湯姆熊遊樂場7樓 各類書籍動漫去看場電影回來順便拜一張顯示卡或是找朋友去打打機台回來帶張主機板之類的要給去的人多點誘因要買單品我在家網購多花五十一百請人宅配到家不就輕鬆多了專程出門去買我現在不幹這種事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口袋要有錢薪水要漲不漲以上都是廢言
這不是指秋葉原,一直在叫的是新光華,因為背後的老闆很多都是同一個人,自然回不去以前那種比價的樂趣,想當年的人去光華,都是先去京典拿報價單,之後在去一家一家問,現在價差都只有50~150,以前的那種樂趣不見了,後期又出了一堆用假貨騙人的商家,後面的老闆自己要想清楚,業績要好又不做好行銷或者多辦一些促銷活動,要別人來這裡買東西要有誘因,老闆不會想員工也幫不上忙。
自從智慧型手機+平板當道,把數位相機、隨身聽、音響器材等這些以前日本廠商很厲害的東西打趴之後,去東京秋葉原和大阪日本橋銷售主力早就變成ACG集散地,3C賣場就變成大者恆大,像BIC Camera(光池袋就有三家,秋葉原還沒有)、Yodobashi Camera。台北秋葉原三創+光華新天地這兩間加起來老實說比BIC Camera在東京池袋總店或大阪梅田分店還不如。要說台北比較像現在東京秋葉原的地方,大概就台北地下街的某一段,至少規模有像名古屋大須商店街(日本三大ACG集散地,但是規模跟秋葉原和日本橋差很大)。
其實不只光華商場這樣連台中電子街也是慘況當時也是因為沒什麼網購學生時代組電腦都會去現場比價現在網購很方便下單付費寄到家裡來省掉很多時間上的成本售價上也沒有比較貴現在我連書都上網買網路書店7~9折都有有優惠券還能更便宜實體書店有會員卡能打個9折就很了不起了所以實體書店也式微了
現在已經不是單純賣貨就能生存的時代了!大陸的電子街都已經東倒西歪,台灣的3C業者還不change ?不可逆的事情。 現在是「用戶體驗」經濟的時代了喔!「單純的塞貨」思維不可取 自己看看福建體育用品、鞋帽也是在轉型成體育體驗、健身中心 ,提供更完整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