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1271n wrote:台灣的公投哪一次成功...(恕刪) 1991年的~核四公投千里苦行~1994年的~貢寮鄉舉行「公民投票」~1996年的~台北市舉行核四公投~2002年的~環島呼籲核四公投及公民投票立法運動~2003年的~行政院發動靜坐守夜、要求2004年總統大選前舉辦核四公投。..現在是~~核能安全問題也不太適合用公投決定~~前面那些人是吃飽太閒來亂的。
kantinger wrote:核電廠中只有一次圍...(恕刪) 反應器廠房:為鋼筋水泥作成的建物(又稱二次圍阻體),將鋼筋水泥圍阻體包封在裡面,壓力比外面大氣壓力低,萬一有放射性產物洩漏至反應器廠房內,排放外界的氣體需經特殊的處理設備過濾其中的輻射物質,不致直接逸散到大氣中。SBGT系統可用來保持二次圍阻體(反應器廠房)的負壓,使放射性物. 質經由SBGT 系統內之高效率過濾器(HEPA)與活性碳床將放射. 性物質吸附後再排氣到主煙囪外釋放,這邊舊的核電廠是使用SBGT而新的核四是則會加裝FCVS(具備過濾功能之圍阻體強化排氣系統)來加強過濾所以前面我說是一般的吸排氣這邊有所不妥,應該是含有輻射的氣體不過會經過過濾設施,但這跟PM2.5到底有何關係呢?
sunhm wrote:亂入一下,核四相對於老舊的核一、二是新科技沒疑問.但是,核四相對於世界上的先進核能機組,會是多新的科技呢?...(恕刪) 不論多新的科技,在被有心人士洗腦的愚民面前,都是說不通的,猴子再怎麼教會打電腦嗎?
wuyuyutw wrote:照您的意思,選總統也不應該給老百姓投票,因為大多數人什麼也不懂?(恕刪) 其實我認為是這樣沒錯,看看台灣衰敗的歷史不就是由民選總統開始的嗎,1996年開始民選總統,選出了個岩里政男,台灣就是由當時開始走向衰敗
wuyuyutw wrote:總統都能全民選舉了,總統這個職物和國家安全、國家未來發展無關嗎?這麼重要的人物都能民選了,哪個議題不能公投? 所有跟國家長遠發展有關係的議題,都不適合公投。總統這個職位雖然很重要,但是這個職位有「替換性」。時間一到,就要退位,就算在任時也可以被彈劾。甚至就算被暗殺,也有副總統,與其他後備人選可以接手。這種機制就是為了保持「替換性」,不能出現「獨裁」與「不可挽回」的狀況。但是「公投」是非常容易出現「不可挽回」的狀況。而「不可挽回」的狀況,很多時候不是一般人民可以承受的。尤其當「公投」的投票者,很大機率是根本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與細節。這樣的狀態下所投出來的結果,很大機率就是「意氣之爭」,根本沒有意義。例如這次的「英國脫歐」公投,就是一個「不可挽回」的狀況,一個「後悔」的狀況。以台獨公投為例,一但公投,如果引發戰爭,那是「不可挽回」的狀況。以廢核公投為例,一但公投,如果決定廢核,那也是「不可挽回」的狀況。為何「不可挽回」?光是要逆轉公投的結果,一定會引起非常大的政治風暴,那不是任何執政黨可以面對的。不說別的,光是一句「人民之所願」,沒有政黨膽敢去反悔的,而英國就是一例。甚至,連二度公投的機會都不可允許的,而英國脫歐就是這樣。而就算有政黨有guts去逆轉,接下來就要面對司法與憲法的挑戰 (端看那個國家的法律)。這將會是一場漫長的過程,而在這過程完成之前,是不能逆轉結果的...而在這段期間,「沒有人」會等你的結果再決定要怎麼做。這不是「講講情面」,「捐捐錢」,「多給點輔助」就能解決的。以英國公投為例,很多大公司的總部,立馬決定離開英國,搬到歐盟國家去。他們是不會等待英國最後的脫歐決定與成果,就算最後是「不脫歐」,也是一樣。以廢核公投為例,一但決定廢核,台灣外商與精密工業一定外移,因為台灣將無法提供穩定的電源。沒有穩定電源所造成的百萬千萬等級傷害,不是每個精密工業都願意承受的。廢核這種事情,不是拿民生用電來衡量的,不是省冷氣就能救能源的...更不是關關日光燈就能靠綠電活下去,而出一張嘴的用愛發電更是瘋狂。但是台灣人多少人真心的去了解這些事情?好,而就算台灣政府後來反悔,決定重啟核電...那也不見得可以再度吸引這些外商回頭,這些工廠一但走了,然後在別的地方建立起來,短期內就不會回來的。請問,這些「重傷害」將要誰來承擔?這不是換一個總統,換一個首長,就能解決的大事。這是要全民來承擔,全民的後代也要一起承擔的大事。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各國都非常審慎的研究英國脫歐的前因後果與過程。很多國家也擺明絕不舉行公投,或儘量回避公投,因為風險實在太大。但是目前看來,台灣是完全無感,完全不知道公投的後果有多沈重。